术语,公式,图象元素和操作步骤
(续第二部分)
附录 A
对用于单色感光材料上的密度计反应曲线的选择
无论是彩色感光材料还是黑或灰感光材料,都有三种基本的密度测定结果:Type1(UV)密度,Type2(正色)密度和视觉密度。
每一种密度类型都需要满足印刷工业的需要,根据选用的工艺类型的特性描述、测定方法或辅助条件来选择。读数可能很相似也可能完全不同,这主要依赖于被测量的特定材料。
这些类型中的每一种光谱特性曲线都在ANSI/ISO
5/3-1984 照相术——密度测定——Part3:光谱条件中有详尽的描述。
当使用蓝和紫外线区域的窄波段光谱在重氮和微泡软片上曝光时,使用Type1(UV)印刷密度来提供标准的印刷密度值,波长范围在380nm和420nm之间,其峰值在400mm。Type1类型的密度计反应曲线还可以用于其他的感光材料上,这些材料具有相似的光谱敏感特性(如一些胶印版材和明室型胶片)。
当在感蓝-绿光(正色片)材料上曝光时,使用Type2(正色型)印刷密度来提供标准的印刷密度值,光谱范围在350nm到520nm之间,峰值在435nm。
当通过人眼或通过放映直接观察图象的色彩或明暗时,使用视觉密度进行标准化评价(如黑白透明度)。它还可以用于人眼所直接观察的任何材料上(因此使用“视觉”一词),无论图象带颜色还是不带颜色,给人一种整体的近似亮度数字值。视觉反应曲线的光谱范围在440nm到690nm之间,峰值在570nm。
此外,当印刷材料(胶片)的感光曲线与视觉密度的光谱反应曲线接近时,也可以将视觉密度用作印刷密度(ISO5/3中提供)。
在印刷工业,应该使用Type1(UV)密度评价那些在UV光下曝光的胶片和剥膜材料,打样材料或明室胶片。而使用Type2(正色)密度评价正色片(传统)和不感红光的感光材料。一些情况下视觉密度可以替换Type2(正色)。
注意一定要将所用的材料和对应的印刷密度反应曲线相匹配。如果一个具有感光性的材料其敏感的光谱范围大部分在密度计的印刷反应曲线之外,所测量的印刷密度即使不是无用的,也是不精确的。
附录B
用于彩色感光材料上的密度计反应曲线选择
用于透明彩色感光材料上的密度计反应曲线有三种。分别是:Status
A,Status M,Status 密度。
每一种特性曲线在ISO5/3-1984照相术——密度测定——Part3:光谱条件中有详尽描述。
密度计的反应曲线依赖于光源,光学系统的透射度,传感器的反应和滤色片的选择。
Status T密度反应曲线
它是根据印刷中照相分色滤色片的反应曲线来定义的,通常用于印刷工业中感光材料的透射密度测定。Status
T反应还广泛地用于印刷品的密度测定。
对于Status T密度,它的对数产品应遵循ISO
5/3-1984,表5 “StatusT-log10光谱产品ⅡT” 中所列出的值。符号TB,TG和TR分别对应透射Status
T密度中的蓝,绿,红。
Status A密度反应曲线
该曲线是那些直接用于观察或放映观察的胶片或印品的特性来定义的(如感光透明度)。这些材料通常称为“正”片或阳图片。Status
A反应曲线必须遵从ISO 5/3-1984,表3“Status A log10光谱产品ⅡA”中所列出的值。符号AB,AG和AR分别对应透射Status
A密度中的蓝,绿,红。
Status M密度反应曲线
该曲线是匹配印前感光材料的特性来定义的,如彩色负片。Status
M反应曲线必须遵从ISO 5/3-1984,表4“Status M log10光谱产品ⅡM”中所列出的值。符号MB,MG和MR分别对应透射Status
A密度中的蓝,绿,红。
附录C 采样光孔
在ANSI/ISO 5/2-1991中描述了采样光孔。密度计设备提供了各种不同的采样光孔直径大小。选择与网线频率适合的光孔大小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最基本的标准是10倍的网点间隔和20倍的网点间隔。它们对应的可能出现的误差分别是网点值的0.3%(10X)和0.15%(20X)。
最小的采样光孔应该根据表C.1和精度需求来选择。
表C.1——最小光孔大小
网屏线数 采样光孔(mm)
线数/英寸 | 线数/厘米 | 10X网点间距 | 20X网点间距 |
65 | 26 | 3.9 | 7.8 |
85 | 33 | 3.0 | 6.0 |
100 | 39 | 2.5 | 5.1 |
120 | 47 | 2.1 | 4.2 |
133 | 52 | 1.9 | 3.8 |
150 | 59 | 1.7 | 3.4 |
200 | 79 | 1.3 | 2.5 |
300 | 118 | 0.8 | 1.7 |
附录 D
测量透射样品的操作步骤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通用的测量操作步骤:
1.按照每一个制造商的使用手册对密度计进行校准。
2.将密度计设置到合适的模式,如密度或网点面积。
3.将样品平放在机器上,将被测量的样品面积定位在密度计的靶心或机械光孔区。
4.完成测定。
5.记录密度计的测定结果。
注意:为了改善测量精度,建议对任何一个样品都重复测量,然后计算它们的混合平均值。见附录
F。
D.1密度测定
测量绝对密度(包括片基)和相对密度(不包括片基)的操作步骤是相似的。
绝对密度
确保密度计在没有样品的时候处在“0”位。在本文中“0”位不等同于校准。
当数据出现时记录绝对密度值。
相对密度
有两种方法,可以在进行密度测定之前,将样品的D-min设置为“0”位,然后进行密度测定;或者每次测定之后,通过使用绝对密度值减去D-min值获得。(参考制造商手册)
当数据出现时记录相对密度。
D.2网点面积计算
网点面积是由绝对密度或相对密度计算得出的,在Section4.2中有讲述。
在使用简化的网点面积公式时,如果实地面积密度小于3.0时,将引进误差。图1中表示了网点大小为50%和90%时,引进的大量误差。所示的差别表示考虑了实际的实地面积密度时计算的网点面积和假设实地面积密度为3.0时的计算的网点面积之差。
图1由于使用了简化网点面积公式,计算的网点面积和实地密度之间的误差。
附录E 校准
按周期确认设备的校准情况,从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透射密度计的校准标准应该根据制造商的建议维持它的稳定。
在设备的读数与制造商的校准参考值相差在+/-0.01之间时,没有必要进行重复校准。如果必要,应该按照制造商的校准参考程序对设备进行重复校准。
校准操作将密度计设置成一个指定的透射值,这个值一般要向国家标准靠拢。通常要选择一个高密度值作为校准点。如果设备的线性关系被调整或存在疑问,则有必要在这个高密度值和绝对、最小密度值之间增加其他的校准点。
有一些应用试图提供三个目标点进行校准,从而产生更好的中间调网点面积估算。计算公式采用了计算网点面积的Yule-Nielson曲线形状,但使用的n系数要小于反射密度测定中的n值。公式如下:
估计网点面积=100×(1-10-(D(t)-D(b))/n)/(1-10-(D(S)-D(B))/n)
其中根据被测量的材料使用合适的滤色片
D(b)是片基的密度
D(s)是实地密度
D(t)是彩色部分的密度
n是一个经验系数
附录 F 透射密度计的工艺控制
一种决定测量系统(设备和测量技术)可变性的方法是制作标准样品并记录其密度和网点面积值。每一个操作者应该制作25组样品,对应25组数据,每组数据需要进行4次测量,并用ANSI/ASQC
A1-1987标准的标准操作对工艺控制进行统计学分析。
这样,系统的可变性就可以确定了,同时也可以将它们应用到未来的应用中。通常样品的使用寿命都有一定的期限,所以必须根据延聘的褪色情况定期用新的样品替换老样品。还要通过样品之间的交叉测量来控制样品和样品之间的变化。样品应存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只有当需要进行工艺控制测定时才将它们取出。
附录G 硬网点与软网点
由一些扫描仪和照排机生产出的第一阶段的胶片在网点的边缘都有一个密度轮廓,这些网点的密度不是生硬变化的。这样的网点通常称为“软”网点,它可能由照排机的许多结构方面的设计引起。很难确定软网点边缘的具体数量。评价边缘的两个基本过程是:1)黑度的亮度和2)第一阶段胶片和第二阶段胶片的比较。
用户真正想知道的是当图象被转移到印版上后最终留下网点的有效面积有多少。这意味着当网点四周的银经显影后的,在接下来几个环节中复制的胶片上有可能产生不足的密度,它是由第一环节胶片上的网点密度决定的。
当在第一环节的胶片上应用Murray-Davies公式时,计算出的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如果一个用户在同一位置上测量“软”和“硬”网点或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为其他的用户专门生产胶片,就会存在很多问题。经验表明,在这些类型的情况下,可以在测量之前拷贝胶片,使网点有一个较硬的边缘轮廓,以使问题发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然而,这就意味着用户没有办法用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测量第一环节生成的胶片。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定义校准路径是非常有用的,为此,使用第一环节的梯尺,通过Murray-Davies公式决定两个胶片的网点面积。利用这些结果就能获得第一环节胶片的测量校准。
显然,只有当复制过程相同时,并且照排机出的网点软度没有太大变化时,这样的校准才会有效。
作为一个最小值,要求由所用的光集成设备控制复制工艺,并且无论是胶片变化了还是工艺过程发生了变化,都要重新建立新的校准。
<全文完>
[时间:2000-08-16 作者:必胜网 来源:必胜印刷专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