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出版 新气象
1月1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出版创新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新时代 新出版”为主题,旨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学习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单位的重要职责,结合当下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走出一条新型的精品创作出版之路。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森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山东出版集团董事长张志华、掌阅科技创始人张凌云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左晓光,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勇富,广西国资委副主任王晓华,广西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朱为范,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覃超,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总编辑曹光哲等出席会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各出版单位、杂志社、相关机构的领导及编辑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走进高质量出版的新时代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 柳斌杰
现在中国发展最大的动力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对于出版也一样。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出版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版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谋划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冷静、清醒地判断出版业形势,要看到出版业还存在着创新不足、质量不高、融合不深、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还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等问题。
要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从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进行创新、围绕国家的文化工程进行创新、围绕发展难题进行创新3个方面谋划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进行创新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性地转换,创新性地发展。通过创新,使五千年积累的丰富文化资源活起来,让其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力量。二是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需要长时间的出版创新。三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吸收外来要创新,面向未来更要创新。四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五是学前教育和学前儿童阅读方面的创新。六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出版要在这方面创新。七是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相关出版物需要创新。八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民教育和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九是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出版大有创新发展之地。十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包括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世界观,出版业要提供教育资源。十一是普及科学技术教育,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科技出版需要创新。十二要多生产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十三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精神食粮。十四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十五是跨文化传播,文明互鉴、文明超越,把中华文明介绍给世界。
围绕国家的文化工程进行创新
一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二是不断加强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提升传播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三是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程。四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五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六是创新文化的生产经营机制。七是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八是培育文化的新业态、新形态、新产品。九是国际传播力的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创新的重要方向。十是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围绕发展难题进行创新
一是深化改革的问题。现在改革到位、已经建立企业制度的出版单位发展得非常好,改革不到位的出版企业,特别是中小出版机构还有很多困难。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年是改革年,既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也要启动一些深层次改革的措施。二是融合发展的问题。融合发展到现在还是两张皮,其中有很多政策问题、体制问题、机制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融合是要融到第三种境界,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三是技术的问题。传播的主要问题是技术问题,行业要关注技术创新。四是内容创新。中国是一个大国,在世界上展示的不应只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要展现文化力量对人类引领的作用。五是市场的问题。开拓市场的空间很大,比如中国国民的图书阅读量目前人均才5本书,与以色列、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这些国家相比,还不到它们的1/3,说明将来市场空间还很大。要学习互联网思维,改革供给侧,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供更好的精神产品。当前要注重细分城市市场,做到精准阅读,比如学术界、大学生、少年儿童、家庭妇女、职业女性等人群的阅读,要找准对象。要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依托农家书屋把农村的供应搞好。国际市场也大有潜力,中国的影响力和科学技术以及中国产品所到之处,必然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好机会,因此要到国际市场上去发展,改变过去送书的方式,要卖书。另外,一个更大的市场是知识服务市场,通过知识服务商的角色给社会提供知识。
主题出版的新时代格局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的大力倡导给正能量有担当的出版赋予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而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出版人精心谋划、精心打造,出版带有新时代特征的优秀的主题出版物。
主题出版的本质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反映出时代的最强音。最强音在当下对世界而言是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对中国而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都是主题出版领域最核心的内容。主题出版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出版板块,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它是出版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内容创新的富矿。主题出版的本质决定了其从来不是应景、单调和狭窄的,而是深厚、丰富和浑厚的。衡量主题出版质量的标准也不应该是数量多少,而是质量的高低;不是选题的某几个类型,而是内容是否深刻、读者是否认可。主题出版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与出版企业能否健康发展高度契合,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出版集团针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采取齐头并进、多项开发的策略,突出两大核心理念,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一个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学术表达,由此构建具有中国出版特色的主题出版体系。在出版管理层面,实施专项管理,加大扶持力度,专门制定了加强主题出版的若干意见。这几年,我们出版了一批优秀的主题出版图书,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出版集团特色的出版风格,坚持“大家品位、大众口味”,既注重文化内涵,也注重专业特色,兼具大家的阅读习惯,产生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主题出版选题的设计要更有深度更有温度,要构建多层次、多向性和多元化的产品线。做多媒体的呈现形式,一种思想的多种载体的表达、多种方式的表达,这是我们下一步在主题出版上追求的目标。
出好书是永恒的主题,而好书一定要有好的主题。2018年,我们将全面迎来主题出版的丰收之年。接下来有很多重要的历史时点,比如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趋势等,都会成为时代的大命题。
新阅读时代的坚守与创新
掌阅科技创始人 张凌云
创新分两个部分,一是找到一些新的领域、机会,二是正在做的事情中可以大幅度改进的点,也就是微创新。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带来的一定是消费升级,一定是极大地提高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比重,带来的不仅仅是娱乐的需求,还有知识付费的崛起。
今天,阅读的内容和形态都在发生着变化。掌阅科技2018年将推出一款带手写功能的阅读器。因为书除了读的功能,还有批注的功能、记录的功能,甚至看到别人批注的功能。同时可以把手写跟日常工作的笔记结合起来,这已经突破了仅仅是看书的概念。掌阅科技前几年开始做人工智能,相信人工智能技术一定能给阅读带来更新、更大的改变。
创新应该坚守品位、格调、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还要坚持用技术创造更美好的阅读内容和形态。除了掌阅APP,我们还有一些创新产品,包括导读的产品、解读的产品等,但核心是不变的,无论形式和内容怎么创新,都是为了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服务或者内容。我们用技术提升整个文学的原创性,用掌阅平台培育原创新作品,包括网络文学作品和漫画作品等。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提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并进行风险控制和监控。我们还用技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将技术和编辑两方面的力量加在一起产生了这个创新。
实现国际出版能力创新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陆彩荣
加强国际合作出版,推动出版走出去是中国外文局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出版的合作日益扩大,合作出版的形式不断拓展,合作出版的产品与日俱增,目前中国外文局已经建立了23家海外编辑部。如何实现国际出版能力的创新,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托国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动推进合作出版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软实力。在出版合作过程中,尤其是国际出版一定要以我为主,牢牢掌握定稿权。翻译合作可以找不同的人,但定稿权一定要在我们手里,这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另外,要突出中国特色,展示中国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国际出版合作是要把中国故事传出去,把中国声音传出去,因此出版一定要讲政治。
第二,要顺应出版发展规律和趋势,提升专业化水平。国际出版合作要提高针对性,必须贴近读者需求,推动出版的供给侧改革,按照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来打造精品图书,使我们出版的图书更多地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接受。联合策划、联合编辑,重要的就是双方的磨合、沟通,使选题更加贴近外国读者的需要。还要注重本土化出版,联合策划、联合出版之后要本地发行,进入对象国主流的发行渠道,中国图书走出去才能落地生根、产生作用。
第三,要加强对外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出版工作队伍,同时要与国外的专家结合起来,打造一支融通中外的编辑、翻译和版权人才队伍,提升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以及出版的针对性和效果,从而提高出版的影响力。
解决图书原创能力不足问题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郝振省
针对图书原创能力不足的问题,我有三个建议:
一是要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对现有的人才工程及繁多的名目进行集约化、简约化的整顿和梳理,限制数量,保证质量,提高规格,遴选方法应该更加科学、客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公正、非节约因素,使专家学者有充足的时间醉心于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另外,要根据中央精神和出版社实际,调整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际与考评规则,特别要考虑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往往不在一个时间节点上。
二是要保证基本的编校人员队伍,并提出基本要求,让编辑制作和编辑加工由专业的人去做,促使他们把自己的心血与智慧用在专业工作上。根据供给侧改革的精神,把对编辑任务的设定回归到合乎出版规律和生理规律的轨道上来,以保证编辑能以比较从容的智力、体力参与到精品出版的创造性加工工序中,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在内容和思想的提炼上。一本好的原创图书是编辑和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因此,出版社应通过重点出版工程和审读报告、书评文章的写作,培养名编辑、学者型编辑,打造编辑追求学术和理论的良好氛围。
三是编辑不必都唯名人是从,应该转换思维方法,把目光转到成长性良好的中青年作者身上,争取让中青年编辑与中青年作者一起成长。
同时,编辑自身也要有意识地坚持提升文化素养与编辑能力。在价值观和责任担当的基础上,我提倡锻炼“六性”和“四力”。“六性”指文学的感性、史学的智性、哲学的悟性、科学的理性、艺术的灵性和伦理的德性,“四力”指直觉加论证选题的策划力、对于作者的选择力及亲和力、对于文稿的统辖力和对于文字的驾驭力。
新出版的时代内涵与创新维度
山东出版集团董事长 张志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我们应当重点把握新出版的时代内涵。
新出版的时代内涵
把握新出版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坚持一个不变,适应三个转变,推进三大变革。
坚持一个不变,就是坚持把握政治导向的基本要求不变。一个不变是新出版的生命线,是新出版的时代内涵中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在新时代的新出版,要始终不渝地严明出版纪律和出版规矩,严把政治导向观、价值取向观、内容题材观、出版质量观,正确处理好阵地和市场、导向和效益的关系。
适应三个转变,指的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后带来的变化。三个转变具体为:一是经济增长模式将加快从粗放向集约转变;二是经济增长形式将进一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三是宏观政策将加速从需求管理为主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更加强调优化经济结构,使各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需求问题,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深刻调整出版产业的供给结构。
推进三大变革,核心是推动出版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讲:一是推动出版主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建立全新的精品力作生产机制为重点,实现质量变革;二是以推动构建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机制为重点,实现效益变革;三是以推动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实现动力变革。要全力推进三大变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的精品力作。
新出版的山东路径探索
一是实施“双品双效”战略,畅通“把好书做出来”的路径。坚持实施出精品书、创品牌社的“双品工程”,各出版单位以耐读、上榜、有销量为标准,创新策划,精心打磨推出了一大批有质量、有效益的双效精品出版物。二是实施创新转型战略,畅通“让好书卖出去”的途径。明确提出了全省新华书店“三新”发展总的战略,明确新定位,进行新布局,探索新路径,统筹新华书店的改革发展和创新转型工作。确定了实体书店“三四五”转型升级思路,即建设三个中心、提升四个水平、狠抓五个关键点。在此基础上,部署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建设,即建设一个新华阅客数字营销平台,打造全省第一教育装备营销商、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商和第一教育旅游提供商品牌,转型升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是搭建版权贸易平台,畅通“使好书走出去”的路径。策划了三个走出去平台:一是中国山东“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二是尼山书屋走出去工程,三是本土化运作平台。
新出版面向未来的创新维度
一是内容创新,力推精品力作,推动原创能力。
二是发行创新,应对五大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当前出版主业面临的五大挑战是:新零售时代新业态崛起;电商的运营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发行渠道分化,网上书店影响力大幅提升;内容载体多元,有声图书及其他方式的载体正在蓬勃兴起;读者阅读习惯改变。通过实施“三新”战略,开展数字平台建设,真正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起来,打造特色鲜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三个中心,擦亮新华书店的品牌,把出版发行工作做得更好。
三是技术创新,深化媒体融合,聚焦数据应用。目前国内的新兴出版有五个特点,第一是围绕内容和知识的消费升级已经进入以内容价值为目标的新阶段;第二是数字出版已从渠道驱动发展为内容驱动,内容是核心要素;第三是内容生产和分发传播的相对独立,有助于内容生产者打造优质的内容产品;第四是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内容生产和内容精准营销,大数据技术逐渐融合到数字内容产品中;第五是内容版权和知识付费会带来新的增值空间。因此我们将把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起来,加强对读屏、听书、数据库、动漫、游戏、影视产品、文化产品等多种介质的开发及网络化的传播,建立多元化的版权运营体系。
四是走出去创新,深耕“一带一路”,实现有效落地。延续“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的成效和品牌影响;充分挖掘尼山书屋国际出版公司资源,增加合作出版比重;加强海外出版机构中国主题图书编辑部和中国尼山书屋的建设,立足于山东文化优势和重点区域合作,实现本土化运营和产品服务的有效落地。
五是管理创新,优化组织架构,实施有效激励。调整组织部门的架构,通过设立工作室、项目组或者组建专门选题部等形式,搭建不同部门员工之间合作的通道,在团队工作目标与成效为导向的基础上尊重员工个人价值,为有创新意识的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平台资源。
[时间:2018-02-05 作者:柳斌杰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