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出版业要怎么谋划新作为?

出版业新作为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新时代的本质特征是高质量发展。出版业也要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走进新时代,不是简单的判断和口号,而是有它实质性的内容。出版业要按照新时代的新要求,谋划新作为。

  深入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

  一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

  二是明确了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是深化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

  四是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奋斗的新征程。

  五是全面分析复杂国际关系,进一步坚持中国的“四个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是这个时代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要集中解决这个时代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解决时代提出的主要矛盾。这个新时代简要地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同,作为我党长期的指导思想,为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指导。出版业界首先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才能领会我们这个时代要做些什么,弄清哪些要坚守、哪些要改革、哪些要创新。

  二是明确了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我去广西,边境县市的扶贫攻坚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中国的城市发展很快,但农村、山区贫穷落后的问题尚未解决。必须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解决贫穷落后边远地区的发展,这是脱贫攻坚的难点。这个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助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依据。

  三是深化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十九大报告对此作了充分论述。依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内容发生的变化,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比如说,在文化建设上,明确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位高了,深化了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出版行业对这些新的内容要有深刻认识,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

  四是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奋斗的新征程。十九大的部署非常明确,最近三年,要打三个攻坚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和生态环境治理。当前还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地区、家庭、个人要脱贫,扶贫到了最后,难度最大的是因病致贫,这些短板问题不解决,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全面建成小康攻坚战,就是实实在在的小康,平均的小康现在已经达到,但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区都进入小康还有难度,如果到2020年还有一些地区、一些人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就是有水分的、不合格的小康;生态治理的攻坚战,是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相当程度上要补上生态建设上的欠账,达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如果三年攻坚战拿不下,全面小康实现不了,后面的设想就会落空。出版业要围绕决胜全面小康攻坚战谋划出版工作。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不仅要隆重纪念,还要把今年作为改革年。明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后年,全面建成小康,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最后一年。下一个1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已经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其他方面的建设也要加强;要用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民主建设方面也不能输给西方。要好好学习十九大报告,总书记专门用了一个专题,讲用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过去主要集中在发展,主要保障了公共权力、公共建设,公民权利方面的法律制度保障还不完善,今后也要建设高质量的民主。

  第二个15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3年时间,3年攻坚战,1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1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建立100周年时,成为强国。每一个进程都与出版工作紧密相连,谋划工作要跟上时代变化。

  五是全面分析复杂国际关系,进一步坚持中国的“四个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战略。中国要对人类作出贡献,打造“一带一路”发展的平台,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探索。全方位跨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很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培训学习,也有一些国际项目在启动实施,推动中国和平发展、共享发展。

  以上这些,就是新时代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要把握新时代的这些特点,按照时代要求谋划出版业发展。

  发展高质量的出版业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出版业呢?

  一是出版工作的高质量;

  二是出版产品的高质量;

  三是出版企业的高质量;

  四是出版产业的高质量;

  五是出版服务的高质量。

  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要求,就是总书记所讲的,各项事业要进入高质量发展,结束数量型、粗放型的发展。出版业同样也要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为什么要求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成为小康社会,人们消费水平大大提高,需要高质量的消费品,包括生产、生活、文化各个方面。过去是差别很大的社会,没有进入小康社会。二是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求出版也要现代化,也要进入现代出版业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时期。三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些年,出版业在不断变化,就是因为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变化,业态、形态、产品上都在提高质量、适应社会。四是出版业发展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出版业,国际版协的两任主席都曾讲到,没有中国就没有国际出版,21世纪是中国出版的世纪。我们已经有50多万种图书产品、30多万种数字出版产品,动销产品已经达到200多万种。五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文化强国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国际上出版是衡量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准。六是中国国际地位需要高质量的出版业。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不断走进国际社会政治舞台的中央,如何走进?要拿出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对世界的影响,中国不仅仅是产品输出、提供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智慧、思想和精神产品,这方面我们还远远不够。中国出版“大而不强”的弱点就是影响力不够。每年影响世界的100本图书或25本图书,至今没有中国出版的图书,出版业应感到惭愧,今年公布的25本短名单有3本中国的书,但不是中国出版的,也不是中国人写的。这么大的中国,拿不出论述中国的出版物,还要别人来写中国,外国人的视角不太能够准确、全面地看待中国。

  面对这么多的需要,什么才是高质量的出版业呢?

  一是出版工作的高质量。国家的法律、政策、管理、评价体系、奖惩体系要是高质量的,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出版产品的高质量。出版是要靠产品说话的。95%的产品是复制、重复的,在前人和外国人设置的话题里面做文章,外国提出陷阱、终结,你也提出陷阱、终结,或者就是四书五经的翻版,没有新的思想,没有闪光东西出来,世界感觉不到你能产出新的思想和智慧。我们现在能在世界上创新的是政治话语权问题,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制度、中国自信、中国体系。但这些政治领域又比较复杂,限于偏见,很难得到主流认同。国外一些主流人士,认为中国不关心国际主流话题,不关心气候变化、反恐斗争,不关心人类进步的共同问题,只关心自己,没有世界性,值得大家好好研究。最近网络文学有些突破,触及到了人类命运、前途和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传统出版领域、有影响力的作者,要在这些领域多些突破。去年最有影响的25本图书,基本话题都是全球性的公共话题,都是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些问题。所以,要打造高质量的产品,不是我们的书做得不好,目前载体制作与世界水平不相上下,而是我们在内容上稍逊风骚。要联系一些大牌作者创造一些作品,过去请了一些外国人写了一些中国的书,但观察中国的角度毕竟与我们不一样,能否由中国高水平的作者写些高质量的中国方面的图书?

  三是出版企业的高质量。企业改制上市,实力大增,通过上市吸收了社会资本。但是我们现在能够在世界上排到前列的企业不多,世界出版五十强里面只有3家,排名还不靠前。要在世界出版业前十里面有几家,就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四是出版产业的高质量。与外国比较,从数量、集合上看,中国出版产业已经够庞大了,去年2.3万亿,数字出版占了6000多亿,印刷复制业占了1万多亿,真正核心的文化创造力的产业还不突出。产业质量要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要合理。五是出版服务的高质量。出版业要坚持互联网思维,服务为先,在服务中获得自己的效益。出版业还没有转变过来,还是先卖产品,还不是先服务后收费。传统出版业还有很大余地来改进我们的服务,要提供知识文化信息,除了印刷以外,把自己的资源运用多种形式推送给人民群众。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就是服务,从供给侧开始就要考虑终端客户,为客户服务。当然还有其他的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的更新。出版社发行、多功能阅读空间、实体书店、网上书店,整个供应系统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几个方面都要走上高质量发展,使出版业面貌整体上改变。过去曾经经历过书荒的状态,出什么书都能够畅销。现在阅读载体变了,除了印刷的,还有数字的、视频的,转场阅读是个重要的变化。阅读的内容是不变的。我在党报论坛讲过一个问题,要看到“纸”变“报”不变,把“纸”变成网、屏,内容是不变的;出版业也是这样,内容不变,变的是载体。

  高质量发展要攻克难关

  一是要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要推动融合发展;

  三是要加强技术创新;

  四是要加强高水平内容创新;

  五是要培养高端人才。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全行业不断攻克难关。

  一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在企业改革上要下功夫,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把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型国企进行混改的主要目标就是管理层持股,打造利益共同体,没有这样的制度,就无法实现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出版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要进一步建立公司制、股份制,让职工、管理人员的命运绑在一起,真正地同舟共济。这个机制挽救了西方的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工人同时也是股东,稳定了企业的发展,使劳资双方的矛盾得到缓和。人民企业需要人民一起来办。多年前我就提出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一些试点,还要继续做。出版单位人才流失,高端人才流向新媒体、新业态,就是利益机制出现问题。要通过改革造就一个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这是中国的一个关键问题。没有人,没有顶尖人才就无法真正发展。要建立“激励能干事的人、留住有能力的人”的分配机制。改革的任务,体制、机制、企业制度、人才、分配,要进一步突破。最近国务院连连出台推动改革的政策,很多方面都在寻求新的突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出版业的改革深入一步。

  二是要推动融合发展。目前新技术带来业态变化,不断形成新的出版业态、新的出版类型。所有出版门类,要进一步加强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唯一出路,对传统出版业、新型出版业、数字出版业、未来出版业来说都是这样。传统出版业,有内容资源优势;新型出版有技术、渠道、平台优势。融合在一起,打造新优势,出版业是大有作为的。总书记讲的融合发展的三个阶段,现在大多数还处于第一阶段“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有一些做得好的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中央要求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还差很远,有改革不到位的问题,现在有国有、民营、印刷、数字等,体制尚未打破,融合难以到位。

  三是要加强技术创新。随着传播技术变革,出版技术有很大变化。从全世界范围看,听书已经占到40%以上,听书适应了快节奏、多变化、流动性的场所。在飞机、汽车、轮船上都能够听书,这也是出版的蓝海,需要相应的技术来支撑。不断改进产品,方便阅读。人类文明传播形式与技术相连,技术发展即将进入智能时代。“奇点”大约有2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创造超过人类创造的东西还需要20年的时间。人工智能机自己会思想、会创造,预期很高。机器人记者写作与人类差不多,能够反射的区域都能够写出来,反射不到的区域还写不出来。智能时代给所有传统行业带来很大的颠覆性革命。数字出版,20年前开始谋划,15年前提出数字出版的九大工程,中国数字出版走向世界前列就是得益于提前谋划,技术的因素要突破。

  四是要加强高水平内容创新。这是一个难关。每年都能有几本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图书,才能体现中国的影响力。内容上要有科学的真理、要有人类的情怀、要有道德的高度、要有文明进步的趋势,多追求人类共同的东西,站到道义的制高点上。

  五是要培养高端人才。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高端人才。无论是科学、文学、艺术,没有高端人才,就没有高端产品。这几年,出版界正处在新老交替的大环境中,长期培养造就的一些出版大家、改革家、出版企业领导人,相继退出岗位,一些知识结构更加优化的年轻人进入出版业,但领军人才、创新人才要加强培养。今年还要制定出版业人才规划,进一步遴选一批出版业的人才,造就高质量出版骨干队伍。

  要创新出版“走出去”

  一是把“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平台做好;

  二是要重视跨国发展;

  三是要重视版权“走出去”;

  四是要加强资本“走出去”。

  出版“走出去”已经进行多年,在国际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最初参加国际书展,到把40多个国家从客场变成主场,中国成了世界出版的亮点。通过版权贸易、出版合作、实物贸易,也有一些产品走向世界,但总体来说影响力还不大。

  当前“走出去”,除了传统办法外,还要注意:一是把“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平台做好。我们在国际上做的一切事情,要与“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总书记见到外宾都要介绍“一带一路”设计初衷和发展状况。这次法国总统来访,中央高度重视,法国在西方国家里第一个明确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打造法国、俄罗斯、中国贸易市场体系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真正“走出去”,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实好。邀请“一带一路”一些国家参与北京图书订货会,要在每个国家建立立足点,本土化出版,推进“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推进思想文化方面的融合。二是要重视跨国发展。一些出版集团已经在国外兼并重组,创办出版机构,在30多个主要国家都有了出版机构。但还不够,一定要向互联网巨头学习,把能够为我所用的出版机构纳入我们的发展体系。继续支持出版机构、出版集团在国外本土化发展。不要沿用拿几本书到国外的单一模式的“走出去”,而是要把带有中国文化标记的出版产品打入国外主流社会,依靠市场“走出去”。支持企业跨国发展,与重要的跨国出版集团合作,收购他们的股份、出版机构和市场。“走出去”不仅仅是产品,还有资本。三是要重视版权“走出去”,版权是最有用的东西。向国外输出的版权,是用国外的出版机构和市场出版中国产品,进入他们的主流渠道和市场,提升中国出版的国际影响力。四是要加强资本“走出去”,版权贸易要加强。书展还要参加交流,图书出版产品的实物贸易还要加强,出版的交流也是必要的。现在还有一种方式——在线出版,容易跨国界传播,但在线产品不足,通过新技术、新产品传播中国文化的问题没有被重视。

  “走出去”也要注重高质量,从拿书出去,深入到资本、版权、实物贸易层面。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难题,需要去探索。如果能够在改革上有突破,在内容创新上高人一筹,中国出版有国际影响力的图书,就可能实现。

  这几个问题,需要大家去深入研究和抓紧解决。出版业走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现在是一个由数量型转变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希望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专家学者与产业结合起来,好好研究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并且变成行动。使出版业能够跟上新时代,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使中国由一个出版大国建成出版强国。

  中国出版业是在人类历史上曾作出重大贡献的行业,新时代能否继续作出贡献,关键就在于这几年的高质量发展。我这里讲的是这几年,特别是最近这3年,我国各行各业都会有新变化,都会是高质量发展。出版业要跟上新时代,必须要以新作为实现新变化。希望大家按照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改革创新,谋划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出版强国的征程上建功立业。

  (本文为2018年1月11日柳斌杰在2018北京图书订货会中国出版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时间:2018-01-31  作者:柳斌杰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