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017年,作为实体书店界的一大亮点出现的“共享书店”概念,大众对它的态度也不尽相同。飞芒书房总经理万兴明认为,“共享”和“书店”这俩词放在一起不太搭。一起来看看他怎么说。
近年来,实体书店新模式不断涌现,我也一直在研究和思考这些新模式。传统书店的本质是什么?未来新型书店又将是什么样子?这些新模式下的实体空间还算不算书店?我认为应该对此划定一个概念界限。
追根溯源,从书店最原始的定义来看,第一家书店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诞生的——某人拥有知识产品,而另一个人需要知识产品,所以需要一个空间作为销售产品的物流中转站而存在。由此看来,传统书店的本质应该是知识服务。
共享书店更像是租赁经济
实体书店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及文化生活需求。回想小时候读书的场景,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都是新华书店,因为这里是满足我们阅读需求的场所。纵观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新华书店是我们精神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想法和知识都是看不见的,如果想将这些想法和知识传递到更多的地方,就需要分装在纸书中进行出版,“书”即第一层载体。但拥有第一层载体之后,又需要将这本书寄存在某一个店里,通过“店”这个载体,让人们遇到这本书。这是对知识的第二次封装,也是书店得以产生和存在的逻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论是出版机构还是书店,其实都是在为知识产品提供服务,也是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过去以书为载体的封装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我们卖的是纸质书,当互联网、智能手机诞生后,知识的内容通路(封装形式)变得多种多样,有光盘、在线课程、知识付费等,这些给书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书店曾经一度陷入“寒冬期”,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阅读需求变了,他们不再满足于一本纸质书里的知识内容。
过去,因为物质生活贫乏,我们没有办法为消费者提供更深度的阅读服务。除了图书外,人们没有更多的奢望,一本书足以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但如今物质生活变得丰富,人们不再仅满足于图书带来的知识内容,知识产品的载体和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纸质书并不会消亡,因为触摸纸张和通过手机、电脑阅读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与互联网、手机产生更多的交互,体验经济这个新概念也随之诞生。
体验经济可以通过更立体的方式增强文化消费,人们通过触感、听觉、视觉等,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尽管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是亘古不变的,但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更为多元,所以,传统实体书店这种以简单产品销售来满足人们阅读需求的方式,肯定是要被变革的。
那么,问题来了——今天的书店应该转型卖咖啡呢,还是应该继续把书卖好?当下的众多新概念书店,就是基于这个背景而涌现的,比如共享书店等。共享经济是目前大热的一个概念,大家对此也褒贬不一。马路上堆放着大量共享单车,方便出行的同时也浪费了城市空间资源。人们开始感觉到,这种“共享”好像存在某种问题。
实际上,国外也在探讨这种模式到底能不能称之为“共享经济”。其实,从本质来看,共享书店的运营方式更像是租赁经济。
明明是个租书的地方,怎么能说是共享图书呢?从名称来看,如果被称作“店”,那么一定是要卖东西的。如果是卖东西的,何来共享?共享的本质是没有买卖,或者说是基于大众的。
共享即共同,是属于更多人的,但如果以“店”的方式呈现,店主本人即是产品的拥有者。既然存在准确的产品拥有者,且产品的所有权属于个人,那么这种模式如果需要付费就是租赁,如果产生交易就是买卖,根本不存在共享。
所以,“共享”和“书店”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不搭。
新型阅读空间的未来构想
飞芒书房日前接手了一个实体空间,也曾考虑是否将其做成一家书店,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度探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将这个空间定义为——“共享书房”。
飞芒书房打造的“共享书房”
我们认为,从命名起就不能出现“店”这个概念。作为新形式的阅读服务空间,共享书房需要与书店做出区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产生销售。在共享书房里,我们所有的书都不卖。只要不产生销售,这里就不是书店。我们不收租赁费,所有的书免费提供给大家阅读。
那么,我们的书从哪里来?如果我们出资买,那只是偷换了概念,而且我们也无法承担这么大的支出。所以,我们邀请身边的阅读达人、读书会、阅读推广组织到我们的共享书房,为他们提供书架,展示他们自己读过的、觉得品质非常好的书,将这些图书放到这个空间里,共享给来到空间的人免费阅读。
图书的来源,可以理解为由大家捐赠而来。他们可以每个月推荐一本书,写上推荐理由及读后感;来到共享书房的人不仅可以看到图书是由谁推荐的,还可以通过App跟阅读这本书的更多人交流,实现共享阅读。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满足更多人的读书需求。
买书是为了什么?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读书,但很多读者买回去的书一本都没有读。如果产业链是这样,出版业就成了泡沫产业。因为卖出去的所有商品根本没起到作用。这跟商家造出了很多共享单车,却堆在路上没人骑,是一个道理。实际上,这是对资源的极度浪费,很多书最后都只能堆在库房。
我曾经见过一个朋友搬家卖书,大量的书连塑封都没拆。作为一个曾经的出版人,我觉得非常痛心。出版业的经济效益很好,好像是产生了消费,实际上并没有产生任何有助于阅读的作用。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书全都没有价值。真正的共享应该是共享阅读体验、共享阅读知识、共享思维和思考、共享知识成果。读者花钱买了一本书,读完后获得了需要的知识,这本书也就完成了它的载体使命,不妨将这些书放在公共空间里,让更多的人去阅读它。
所以新形式下的书店,应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服务,留有更多的座位、房间。在这个空间中并不需要提供更多的书,相反需要精选。如果读者喜欢其中的哪本书,完全可以通过App到京东、当当、亚马逊这些电商平台去买,没有必要放弃网上6折的价格,而在店内全价进行购买。读者可以在共享书房里得到的应该是阅读感受,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将这些阅读感受传播出去,从而跟其他读者形成互动交流,这才是阅读的本质。
那么,这样的共享空间如何盈利?其实,在这里注重的是服务,可以会员制的形式收取相应的服务费。这笔钱并不是读书所需要的钱,而是支付给空间的场地费、空间服务人员的服务费。会员可以在共享空间享受很多延展服务,比如按时收费的、安静独立的房间,搭配咖啡、茶、音乐、鲜花、精美的书签,以及可以做笔记的本子等。
未来,商业化要走的方向是让人们得到更多的服务。所以,在这个空间里我们还会进行更深度的服务设计,比如将图书作者请到现场,与读者面对面,通过几堂课来讲这本书。这类升级课程可以是另一个盈利点。在共享空间里,读者可以一个人读书,也可以与作者面对面交流。以某本书作为起点进入,打通线下和线上的交互,进行深度探索。我们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立体的、多元的知识服务系统。
所以在我看来,未来新型的阅读空间应该是服务重于商品的,而非当下只看重商品和消费的模式。
[时间:2018-01-18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