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在“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2017)”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坚定出版方向,肩负起新时代的出版使命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重要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当代中国现实和世界发展大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就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新判断,凝练了新思想,提出了新目标,部署了新任务,开启了新征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出版战线必须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今天,出版产学研三界的同志们齐聚一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共同探讨推进新时代出版业繁荣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既是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是“学懂弄通做实”六个字。对于出版界来说,这六个字既是对我们队伍的要求,也是行业的重点,应当尽快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首先是要学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出版业的发展道路和前进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既不忘祖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融入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是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这个理论指导,就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能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复兴继续推向前进。出版人不仅要带头学、自己学懂,更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产品、工作、服务,帮助带动全党全国人民学懂这个新时代的新思想。最近我国出版界及时出版了十九大的文献,也出版了一大批帮助人民群众学懂弄通的书籍、文章、声像、网络作品,全国各地设立了专营书店,民文外文同步出版加快了步伐,以满足大家学习之需。这是出版界政治责任感和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体现,要继续保持这个热情和态势。
其次要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和基本内涵。作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有以下一些根据,不是简单地提口号。一是科学把握时代变化的新趋势和国际风云变幻的新特点,二是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三是科学判断我们的历史方位及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是从历史的必然性和实践的机遇性两个方向上考察的结果。这个判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大家一定要弄通。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也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是要明确今后我们奋力前进的目标和重要部署。当前,要集中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出版业要服务这个硬仗,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四十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五四运动一百年、建党一百年等这样一些重大事件、重要节点组织主题出版和大众出版,满足社会阅读的需求。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后,党中央作了两个十五年的路线图:十五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奋斗十五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些目标是要靠实干、创新、发展才能得到,不是喊喊口号、敲锣打鼓就能得到的。中国“富起来”靠的是改革开放和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强起来”,更加需要全民族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开拓奋进。出版业应当跟上这个大时代,为全党全国为之奋斗的“四个伟大”提供精神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深刻论述使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我们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出版是文化的基础建设和传承创新的基本载体。一个国家文化要振兴,出版的角色不可或缺,而且在其中承担着创造、选择、记录新文化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职责。在当代中国,出版是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在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的出版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奋斗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信仰,就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敬畏,有一种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走向未来的文化定力。尤其要对新时代我们的文化发展充满自信,主动承担出版业的文化责任。出版界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新时代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到出版业的全过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最根本的是,全行业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出版优秀文化产品,武装思想、普及科学真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为开启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要勇于担当新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赋予出版行业的历史责任,就是首先加快推进出版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新部署,是我们推进出版强国建设的新动力。我们必须牢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切实担负起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重大责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两创”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工作导向,以多出精品力作为中心环节,全力加强内容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依法完善出版管理,重视提高出版质量,健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实现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推动我国尽快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三要奋力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出版强国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之一,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出版业自身改革创新、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建设出版强国的基本任务,坚持正确导向,突出时代精神,做强主流思想阵地;坚持质量第一,打造更多精品力作;坚持深化改革,确保行业的创造活力;坚持融合发展,构建产业新格局;坚持出版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出版大军,使我国出版发展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相适应,与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相适应。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造出版强国建设的新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文化建设和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出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策环境。出版界认真落实中央要求,积极推进出版改革创新,形成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主流文化更加壮大。五年来,出版界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忠实履行使命,强化价值引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围绕宣传贯彻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开展了主题出版工作,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推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爱国四章》《中国家规》等一批高质量的主题图书,形成主题出版、先进文化传播的热点和亮点,兴起巨大的时代文化潮。
二是精品生产成果丰硕。五年来,出版界紧紧围绕多出优秀作品这个中心环节,有序推进“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发挥国家出版基金等政府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出版工程、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有力推动精品力作生产。许多历史经典作品都进行了传承出版,对历代书画、美术作品和历代史著进行了重新校译编著;出版了大量中外科学技术著作,满足了科技发展的需要;文学著作获得国际儿童文学奖,代表了文学出版的新成绩。现在每年出版50万种图书,动销品种200多万种,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读书需求。
三是出版公共服务加快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性设计。出版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围绕均等化、标准化目标,实施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通过60多万家农家书屋和10万多个城乡公共阅报栏(屏),把十多亿册图书和上千种报刊送到城乡居民的家门口。“东风工程”和民文出版基地相继建立,极大地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缺少书刊的问题。国家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已经10周年,很多地方也出台了全民阅读相关法规,国务院出台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全民阅读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书香中国渐成风尚。
四是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我国出版领域改革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基本完成。出版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深入推进,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国有出版企业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体现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参与对外专项出版业务、图书制作和出版分开等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出版结构日趋合理,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深入推进,规模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全国出版图书50万种,图书出版总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资产总额超过百亿的出版传媒集团达17家,以主业带动多元发展的模式基本确立。数字出版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年均增长保持了30%以上,网络文学走向国际,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点。
五是出版“走出去”成效显著。出版界坚定响应“走出去”的号召,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以书为媒,为世界了解中国架起文化桥梁。版权和实物贸易取得新突破,版权引进输出比从2005年的7.2∶1缩小到2016年的1.55∶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一批反映当代中国的主题图书在海外产生重大影响。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积极推动出版走向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外图书互译计划以及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加强“走出去”的海外布局,推动我国出版企业在海外设立各类分支机构400多家,国内出版单位与海外出版机构共同策划选题、翻译出版、开发市场的立体化“走出去”模式已成常态。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出版业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和先进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初步奠定了出版大国的地位。这一成就的取得,关键是改革开放这步棋,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出版业。经过了长期的改革和艰辛的探索,我们已经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出版强国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坚持党性原则,牢记职责使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好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出版繁荣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四是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把内容建设放在出版工作第一位,把好质量关,精心出好书,尤其要多出精品力作。五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适应融合发展趋势,推动出版全方位改革创新,把出版发展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把握新时代出版业的新特点,坚定自信应对新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距离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也只有30多年。在这个奋斗历程中,文化建设有引领性的特殊地位。中国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处于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前进的动力,也有严峻的挑战。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文化大而不强,在国际上影响力还不够。在世界180多个主要学科中,中国大多数还是在跟进,少量在并行,只有更少量在引领。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接受中国文化的还不多。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出版,我们要勇于承担使命,通过优秀图书的“走出去”,让中国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的创造成为引领人类思想文化的旗帜。
从文化传播来看,正如这届年会主题所指出的,我们所处这个新时代,是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人类文明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跨文化传播借助于全球化的潮流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的力量,文化方面的交流互鉴、融合发展势不可挡,交锋也在所难免。对于出版业而言,我们既要应对全球性的行业挑战,也要解决阶段性的新问题,主动适应跨文化传播的时代要求。
从行业发展来看,出版业还存在一些与党和国家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管理理念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政府行政管理对于导向把关、舆论引导有要求;另一方面,在保证导向正确、引导有力的同时,很多出版企业面临生存发展的实际困难,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持。二是传统体制与融合发展不相适应。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行业共识,但由于出版业改革还没有真正到位,体制障碍尚未彻底清除,国有与民营、传统与现代两种体制相互分割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三是技术超前与应用滞后的矛盾。当前,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但我国出版业很多还是使用传统的老办法,没有完全应用现代新技术,这导致出版效率低、成本高,出版周期长。四是人事制度与人才发展不相适应。传统体制对于人才的管理比较死,导致传统出版企业大量精英人才流失,亟待加快改革、完善新的人才制度和薪酬机制、激励机制。五是产业政策与创新创业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文化门类的各个行业,按照行业分类管理的原则制定国家政策,而现在创新创业领域多是在一个融合平台上的跨行业行动,这一矛盾迫切需要在改革中加以解决。六是中国出版“走出去”模式和实际效果不相适应。以往的出版“走出去”是以政府推动为主,企业动力不足,缺少市场竞争力,实际上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还比较弱。
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昭示着我国出版业正在跨入一个新阶段,展开一个新格局。第一,内容创新将成为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出版提供给社会的价值是内容,读者阅读需要的是内容,这一点在任何时代、任何技术条件下都不会变。在内容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出版业的内容优势,把内容创新放在核心位置。第二,出版业态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纸质出版不会终结,但出版的业态、载体和阅读方式会更加多种多样。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变化,主动参与技术变革。第三,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融合发展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当今出版业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深刻理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融合发展的安排部署,推动传统与现代、印刷与数字、图片与视频、民营与国有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第四,全球文化交流推动出版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将会进一步扩大跨文化交流,弱化文明冲突。在这一进程中,世界对中国文化、中国图书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要抓住机遇,把中国图书推广到全世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第五,商业模式重构改变出版思维。互联网思维重要的是改变商业模式,先服务后收费,在服务中间收费。基于互联网,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出现了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今后出版业的商业模式也要重构,改变从作者到读者的生产、流通、供给、消费过程,形成新的互联互动共享的商业模式。
走进出版强国新时代,尚须在实践上求突破
十九大开局前三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动新时代出版业改革发展。实践上亟须在六个方面求突破。
一是要用机制保障“两个效益”统一。两个效益统一是关键,也是难题。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如何实现统一,依然任重道远。这就需要出版单位在总体上把握出版导向,总体上规划出版作品数量和质量,将能够凸显文化主流价值、产生社会效益的佳作列入选题规划,从源头上保障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当然同时也要考虑市场效益,最好是两个效益兼有。要用好政府、企业用于支持精品出版的资金,提高精品力作的比例。目前一些出版物不是社会效益不好,而是由于制度不完善、标准不统一,使得“两个效益”难以实现统一。关于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我认为可以从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具备创新内容、传播正能量等方面来制定。两个效益要用机制来保证,评价也要有客观标准。
二是要继续深化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通过优化环境、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减少对微观领域的干预,发挥出版社的市场主体作用;要深化体制改革,打破融合发展的障碍;要深化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构,把出版企业推向社会;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建立优秀人才选用和激励机制,把能干事、干成事的人留下来并实现相应价值;要深化政策规制改革,规范社会资本、社会人才的进入渠道,打造出版业竞争的“高地”;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股权改革和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共同发展目标、共担责任的干事创业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要推动深度融合发展。要树立媒体融合新理念,以读者为导向、以服务为重点,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通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之路,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推进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分彼此的局面。要发挥传统出版资源丰富、信息权威的优势,向新媒体和民营书业学习,积极运用市场的力量谋求发展。要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技术型人才培养,摆脱传统思维束缚下的出版模式与工作方式,按照互联网产业方式延长产业链、延伸服务环节,打破部门所有制和条块分割,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为读者提供更为有效的出版供给。
四是要突出内容创新。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注重了技术、业态方面的创新,但从出版业来讲,更要讲内容创新。我们的图书上不了世界图书榜,就在于内容创新的东西太少,不代表当代文化、科学知识前沿,许多图书是对过去出版内容的翻版、重复,富有开创性的原创理论著作、科学著作、文化著作都不多。所以必须加大内容创新,扶持原创著作出版,推动更多作家、理论家、科学家、艺术家推出内容创新的著作。出版社要为国家承担起创新的责任,不断出版国际上最新、最前沿的东西,把国内最好的作者、最前沿的成果介绍出去。要以内容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提升内容创造能力,调动一切力量开发内容健康丰富的数字出版产品,满足社会多平台、多载体的阅读需要。
五是要推动产业发展。出版业是个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要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三去”要求,主要是去产能和去库存,减少重复出版,使有效的出版资源生产更多适应当前市场的产品,满足有效消费的需求。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倡互联网思维,从读者需求出发,精准策划、生产有效的产品,在提供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要开拓新的市场,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到基层、做到群众中去,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供给,既不浪费资源,又能提高效率。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供给侧做得好,企业效益就会好,出版业就会发展得更好。要开辟新的投融资渠道,利用上市、股份制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壮大出版业实力。这既是这些年发展的经验,也是今后发展的条件。
六是要增强“走出去”实效。大家知道,2016年中国出版协会加入国际版协,这是中国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出版业实力增强的真实反映,标志着出版的中国世纪已经到来,对于出版“走出去”具有积极意义。在推动出版“走出去”方面,首要的是创造传播中国精神、中国思想、中国方案的国际图书,让中国故事以国际表达出版传播。要通过输出版权让更多的中国图书走进外国读者,这是真的“走出去”。要不断开拓“走出去”的渠道和方式,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共同发展首先要有文化上的沟通和认同,需要我们逐一下功夫去开拓市场。要运用民间、官方两种资源、两种方式,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特别是让出版企业“走出去”兼并重组,壮大实力,依靠市场的力量开拓国际文化传播新天地。
以上既是与大家交流思想,也是给大家出题目。因为出版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出版教育和出版科研的支撑。出版教育和出版科研为出版业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授业的作用,为出版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希望我们的大学加强人才培养,找准学科定位,合理设置课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培养数字时代出版业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二是通过科学研究,发挥智库作用,为出版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希望我们的科研队伍深入开展出版政策研究、决策评估等工作,对我国出版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前瞻性的意见,从理论上指导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出版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出版产学研合作,协助加强出版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通过项目、基地、人才的全面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系作者2017年12月16日在“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2017)”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原文发表于《现代出版》2018年第1期,略有删节
在以知识海量、信息爆炸、传播快捷、载体多样为特点的现代出版业全产业链条中,编辑出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它上联作者—决定内容的创作、选择、制造,下连读者—制作精良的阅读产品,满足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刷屏、上网的消费需求。出版的整体水平决定于编辑出版者的政治水平、知识水平和专业精神,没有高水平的编辑就没有高水平的作品问世。这是整个出版史所证明的真理。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成立,是一件大事,在团结和凝聚出版战线产、学、研三界的专家、学者、精英,以学术为主线研究中国当代出版业繁荣发展问题,推动我国的出版事业由大变强、科学发展、再创辉煌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正是我寄希望于大家的。我相信在委员会全体同志的努力下,这个年轻的学术组织一定能后来居上,引领中国编辑出版研究工作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结合本次年会的主题,我讲几点认识和思考。
[时间:2018-01-17 来源:现代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