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纸质图书缘何魅力不衰

纸质图书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全国纸质图书销售量已连续三年实现8%至10%的增长。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我国独有,今年发布的《2016全球电子书报告》表明:纸质图书销量在世界范围依然保持稳定的增幅。在电子阅读大行其道的今天,纸质图书居然魅力不衰,的确让人有点意外,但细细想来,又不无道理。

  电子阅读始于网络,借助手机、电子书得以普及。如果说,几年前,只有通过一台电脑才能实现电子阅读,现在,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则可以让数字化阅读随时随地实现。既然,阅读已经可以不必通过传统的纸质图书,为什么人们购书热情不减?笔者的个人体验或许可以算作一种解释。平日,笔者更多地在网络、手机上了解和工作生活相关的资讯,也常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阅读一些较有深度的文章,但是对于权威机构推荐的优秀读物、经典作品,仍然会选择纸质书。其实,许多人和笔者一样,只把电子阅读当作快餐式的“浅阅读”,把阅读纸质图书视为“深度阅读”。

  不过,当下许多经典名著都推出了电子书,它们当然值得“深度阅读”。同时,一些科技公司也开发出了更人性化的电子阅读器,比纸质书更便于携带。尽管如此,它们却依然无法取代纸质书,原因何在?笔者以为,首先是健康因素。再护眼的阅读器,长时间地盯着,对眼睛的损伤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无论是手机还是电子阅读器,都不可能完全像纸质图书那样,任你随意勾画、做笔记、反复查阅。它们终究是数字化的“虚拟”存在,有时候,你放在电子“收藏夹”中的资料,可能会因为网络异常,就瞬间消失;而纸质图书却是可触可摸的“实体”,随时在你手边,为你所用。

  几年前,电子阅读刚刚兴起,便有“纸媒消亡论”。笔者一直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任何电子阅读都是有条件的,要有电、有网才可以实现。纸媒就不同了,一张报纸在手,随时随地可以打开阅读,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电子阅读的先天优势和先天不足一样强大,因此纸媒至今虽然势弱却并未出现消亡的迹象。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阅读习惯。笔者工作的闹市区有一家小书店,销售六七十种杂志期刊。其中有不少20元以上的高端文学期刊、人文地理刊物,居然销量可观。店主说:“这些刊物买的人很多,大都是固定的读者,有的读者七八十岁了,期期都来买。”在过往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纸质图书一直是知识与思想最重要的载体,人们对纸质图书的情感很难被轻易取代。

  “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在数字时代长大,更亲近电子阅读;比他们年长的人却对纸质书情有独钟,很大程度是习惯使然。如笔者这样的“60后”,虽不拒绝电子阅读,有时也会通过网络“听”书,但是却视一册在手、独品美文为精神享受。

  电子阅读为人们提供了新的阅读路径,无疑是一种进步。但电子读物尽管信息量大,仍更多是即时的、易碎的,而纸质图书则多承载着有持久价值的信息和思想。

  电子阅读更大的贡献是倒逼纸质图书的出版机构加速提质。“快餐市场”已是电子阅读的天下,纸质图书除了制作精品,别无选择。本月初,“2017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揭晓,入选的图书不仅具有深度阅读价值,外观还有审美价值,如此“内外兼修”的纸质图书,很难不让读者动心。

  尽管电子阅读铺天盖地而来,也不必唱衰纸质图书。世界是多元的,文化形态也必然是多元的,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会各自精彩,相依相伴。

  阅读方式的多样化,最终都精彩了读者的世界。

[时间:2017-12-06  作者:张海峰  来源:新疆日报-新疆亚欧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