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贵州苗夫”古村落探秘报道组走进了造纸塘。造纸塘坐落在务川自治县丰乐镇新场村大山深处。整个寨子坐南朝北,依山傍水,水车轱辘声在大山里格外厚重,向世人诉说久远而沧桑的传奇。
造纸塘原名枣子塘,因这里生产火纸被人们称为草纸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草纸塘家家造纸,不仅生产草纸,也生产皮纸、毛边纸,造纸业兴盛,20世纪后期改名造纸塘。全寨71户318人,以仡佬族人口居多,苗族、土家族次之。这里的民居多为传统木构建筑,大部分修建于清末民国时期,建筑工艺较为讲究。寨子前的造纸河由四面山上溶洞里的地下水、山泉汇聚而成,然后流入丰乐河。
在这里,用于造纸煮原料的土窑子大致有200多个,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有些窑子上还带有锅炉,分布在长达6公里的河两岸。当地村民说,两岸的窑子都是1955年以前建的。1955年,务川在造纸塘建立了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新场造纸生产合作社,1958年新场造纸生产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修建厂房三间,更名为新场造纸厂,有80多名工人。但1987年8月的一场洪灾把厂房冲毁了。随后,因为打工潮兴起,皮纸、草纸用途逐渐减少,造纸业逐步走向了衰落。为了将传统的造纸术传承下去,2009年,该县投资在造纸塘河边重新修建了厂房。
造纸有72道工序,其工具也多达20多种。按照工序,造纸的工期最少也得1个月左右。在纸槽边,我们目睹了打碓和舀纸、晒纸的过程:村民将加工好的构皮放在水车木碓下面,开水车打碓,直到打细。然后,将制作好的构皮绒倒入纸槽内,加水用打槽棍搅拌了两个小时后,加入化根汤搅拌就成为纸浆了。最后再用操作盘入纸浆轻轻摇动,提出来后,上面就有一层薄薄的纸浆,取下帘子倒扣在放纸的平台上,揭去帘子,一张纸就成型了。据介绍,舀纸是最难掌握的一门技术,每一张纸的厚薄、均匀、光洁程度全靠在舀上下功夫,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是很难提高质量和速度的。因此,这里的人们一般都是从八九岁就开始打碓,十几岁就开始练习舀纸,从娴熟的操作中可以看出,这里的村民们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从造纸厂出来后,笔者沿着石阶来到了有名的胡家大院。
胡家大院由丈许高的围墙围起,院子里含有8个三合院,共20多栋木楼,户与户联通,围墙上有三个朝门。围墙和两处朝门都在破四旧时被毁坏了,只依稀残留着一些痕迹。站在平整的青石板院坝上,仰望着历经沧桑的古民居,窗户上精致的梅花鹿、喜鹊仿佛呼之欲出,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相传,胡家的祖先兄弟二人从江西到贵州避难,在路过这儿时,兄弟两人就在河边烧火做饭。突然,一条鱼跳到锅里。兄弟二人认为这里是鱼落之地,水好,山好,遂安顿下来,并以一棵大枣子树为标志,将这里命名为枣子塘。
有一天,在朝廷做官的蔡伦带着随从到思南办私事,路过水大箐洞口时摔倒在水塘中。在晾晒衣服时,他顺便捡起一块红石头在衣服上划了一下,居然能画出字来。他灵机一动,希望造一个像衣服一般薄的东西写字。于是,他在胡家住了下来,用很多种植物做实验。蔡伦发现构树皮有很多丝,韧性极好。他就把构皮剥下来后浸泡、去渣、锤扁、煮烂成浆,但是,总是不能连成片。有一天中午,他在河边实验时,迷迷糊糊睡着了,梦中观音菩萨点化他,造纸想成张可用杨桃根做成化根汤。蔡伦醒来后,急忙到山上找来杨桃根,用根浆放在构皮浆里。再用帘子一透,一张纸就制造出来了。从此,胡家兴起了造纸业。
枣子塘因此声名远播,客商云集,商贸兴隆。鼎盛时期,一年可产皮纸四百多万张。光绪至民国初年,枣子塘造纸业兴盛,家家造纸,这地方也更名为草纸塘。为了纪念蔡伦,这里的人们在造纸前,都会给压纸机上的两根将军柱和蔡伦烧纸钱祭拜,保佑纸业兴旺,这个习俗延续至今。
悠久的造纸业还给这个野僻的仡佬山寨带来了很盛的文风。《务川文史资料》第五辑载:卢芷扬,草纸塘人,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曾在重庆市国民政府任秘书、科长等职。1946年任务川参议会副参议长。
如今,造纸塘手工纸生产技艺,在《中国手工纸文库第一卷·贵州省分卷》有详尽的记录。2009年,“造纸塘皮纸制作技艺”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造纸工具13件(套)被征集到仡佬族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手工纸研究所所长、博导汤书昆教授还带领科考组亲临造纸塘察看,认为造纸塘古法造纸是中国文化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还将“务川县新场乡造纸合作社”“务川县地方国营造纸厂”及“包装纸”三枚木刻印章收藏到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
[时间:2017-12-06 来源:中国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