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活体器械的功能材料与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技术开发”重点专项启动推进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第一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Bio-architect®X”,紧扣临床转化和应用需求,完成了50余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可以实现对医疗制品的大批量稳定制备。这意味着我国生物3D打印技术已经走在国际前端,彰显巨大的行业前景。
我国生物3D打印机的行业地位越来越高
事实上,中国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的成功研发也不是一簇而就的。早在2013年8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铭恩教授带领的团队研发成功了国内首款3D生物打印机。这台国内首款生物3D打印机的成功研制意味着我国3D生物打印的研究已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在国际舞台上已可以和美国的Organovo公司等3D生物打印先驱同台竞技。
就目前而言,国际上主要生产的生物3D打印机企业有德国EnvisionTEC、美国Organovo、四川蓝光英诺、瑞士RegenHU和杭州捷诺飞等公司,除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传统优势企业之外,我国四川蓝光英诺和杭州捷诺飞等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理论突破,在生物3D打印机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在国际上的行业地位越来越高。
生物3D打印手术落地
我国生物3D打印技术不仅仅在设备上有所突破,生物3D打印手术落地进程也不断加快。近年来,为了发展我国生物3D打印技术,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措施。2013年,国家863计划中首次将3D打印选入,并拟拨不超过4000万的专项研究基金,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发展3D打印产业有着很高的积极性。3D打印产业园区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兴起,为我国生物3D打印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经过我国近几年对于生物3D打印领域的发展,2017年11月,随着我国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成功研发,我国首度将3D打印的生物产品运用到手术之中,取得了历史阶段性的成功。
设备和技术的逐渐成熟,推动中国生物3D打印的发展
从应用端来看,目前我国生物3D打印设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从整个医疗器械的发展情况来看,2011-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过,由于我国医疗器械整体行业产品参差不齐,行业产品鱼龙混杂,极大程度上的制约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2016年,行业整体销售收入首度出现下滑,实现销售收入2247.24亿元,同比下降0.92%,停止了持续的增长阶段,进入行业调整时期。
虽然我国整体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在下滑,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对于高端医疗设备的缺口仍然很大,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逼近,我国医疗器械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动力。而随着我国第一代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的面世以及相关手术的成功案例,对于全面发展和推广高精度的生物3D打印设备建立了较好的认知基础和市场准备,推动着我国生物3D打印的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我国生物3D打印行业产值大致占整个3D打印领域的9%左右,到2016年,我国生物3D打印行业产值规模大致在1.08亿美元,而到2020年,我国生物3D打印行业的产值占比情况将会和发达国家产值占比情况持平,达到15%左右,产值为5.49亿美元,2016-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0.05%,彰显巨大的发展前景。
2015-2020年我国生物3D打印行业产值规模及预测情况(单位:亿美元,%)
总体来看,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打印机的成功研制,不但推进了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生物3D打印领域和人工组织器官的临床转化进程,也为我国医疗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可行的发展方式,但是要实现全面性的推广和应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不过相信随着我国生物3D打印技术的不断精进,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时间:2017-11-28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