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箱板纸市场,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然而,中国的产能自2007年以来迅速增长(每年约为10%),而美国的产能增长相对平稳(图1)。
图1
本世纪早期,中国的产能急剧扩张,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放缓,这也直接导致的产能过剩。(图2)
图2
自2008-2009年以后,行业整体的营业利率已经下降了,美国市场经历了50-60年的演变,而中国则在过去的20年完成了市场的建设。东莞玖龙是中国最大的箱板纸造纸企业,自2000年以来,其所配置的造纸设备等于是美国的两倍之多。快速增长导致中国的产分布比美国更为分散(图3)。
图3
在美国,四家公司占有主导地位,总共只有29家生产商。而在中国,只有两个大型生产商的产量占据总产能的30%,而生产商总计达到了191个,其中一半以上的企业产能不到总产能的1%,这显然导致了市场波动更大。
如图4所示,中国和美国的箱板纸产品组合和渠道来源差异很大。 在美国,原生牛卡占所有产量的约一半,其次是回收瓦楞纸和再生里纸等。大部分(70%)被整合到纸箱企业中,其中一半用于远期销售和出口(几乎是所有的原生牛卡)。中国约有一半为瓦楞芯纸,约40%为再生里纸,其余由回收白面牛卡和其他纸张组成。销售渠道也与美国的渠道完全不同,仅有20%的整合到纸箱企业中,几乎所有剩余的80%依赖于独立纸箱厂,而出口几乎为零。 这给中国生产者造成了缺乏灵活性,如需求发生变化,他们不能轻易将生产转移到其余途径。
图4
中国的OCC大部分进口自美国和欧洲,这意味着中国生产者可以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出口商是不符合逻辑的,只能以高成本处理进口废纸,再以成品出口到原料进口国。换句话说,中国已经投入了新的能力来服务于当地市场。由于这个事实和最近的运营率,今天下降到了大约80%,我们预计价格将会下降。在过去的几年中,价格已经在每吨约3000元(约合437美元)左右,这是底价,这个底价定义了足够的生产者可以赚取利润以满足整体需求的价格(即最多高效率的80%的生产者)。由于中国依赖进口OCC,其成本结构一般高于美国。其纤维成本往往高于每吨30美元。中国更多地使用OCC,而不是原始纤维,还可以提高其他更高的成本,如添加淀粉、强度助剂、化学品,以补偿回收材料的较低质量。
中国的造纸厂之间的成本差异不如美国(图5)。 在美国,任何一家造纸企业的平均成本差异,无论是高于,还是低于,一般的平均差异为每吨1.7美元,而在中国,差距只有0.6美元。在美国,机器比中国要陈旧很多,加上成本曲线更为陡峭,这也导致了更多的重建(图6)。
图5
图6
两国在劳动力成本上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平均每个工厂有400名员工,这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因此,中国的人均产能只有550吨,美国为1748吨,等于是中国的人均产能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以成本补贴计算,中国的工资平均每小时约为10美元,相比美国的每小时40美元,显然是在美国经营更精简。
尽管中国整体生产成本曲线平滑,但最高成本与最低成本生产者之间的固定成本差距很大。 因此,投入大型纸机仍然具有吸引力,实际上可能会比美国的绿地工厂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因此,我们可能还会期待看到新厂房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在中国大陆市场陆续建造。
FisherSolve数据显示,尽管运营率低,中国已经宣布在未来两年计划新增1100万吨的新产能(图7)。其中有些项目可能没有实现,但还是有增加产能的动力。我们也应该记住,虽然中国经历了一个较慢增长的时期,但这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正在建设的新纸机比现有的纸机幅宽多20%-40%(图8),这给他们带来了显著的固定成本优势。
图7
图8
中国的工资增长水平在过去几年达到了惊人的三倍(图9)。 预计未来工资还将继续增长,显然工资通胀将对生产率较低的机器产生更大的影响。随着中国工资水平的不断攀升,生产者的机器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图9
图10
在中国,最大的三大生产商的成本已经很低了(图10)。他们不太可能会以较高的成本结构购买较小的生产者,因此并购不太可能成为市场的一大特色,而在较大型生产商增加新机器的情况下,行业将趋于整合。
[时间:2017-11-15 来源:纸箱微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