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图书:7年打造产业生态圈

京东图书

  7年前,2010年11月1日,随着第一笔图书订单的出现,京东图书正式亮相。当时,京东作为“外行”闯入,不少人对京东图书的发展持观望态度。

  7年后,再看京东图书的数据时,可以发现它已经成为网络图书电商里当之无愧的黑马。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B2C市场出版物交易规模为68.4亿元,同比增长22.4%。中国B2C市场图书出版物品类市场份额中,京东图书占比36.2%,成为第一。

  取得这样的成绩,究其原因,是京东图书一直致力于打造上下游产业生态圈规划的策略发挥了主要作用。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京东图书平台从单一的线上图书销售到多方策略创新共举,开创了图书众筹、荐书联盟、陪伴计划、京东共读等创新业务,从选书、读书、荐书、互动等多环节全面发力。

  创新营销玩法

  注重用户体验

  京东图书文娱业务部总经理杨海峰现在还记得7年前那“痛苦”的3个月,那时京东对于图书这个品类还很陌生,摆在杨海峰面前的只有一个空白的网页,他需要在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图书上线、磨合系统、营销推广等一系列动作。

  京东图书一开始计划上线20万种图书,结果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种类突破40万种。京东图书经历从外部合作、内部支持、磨合信任3个阶段后,逐渐站稳了脚跟。而京东本身的创业文化让整个京东图书活力十足,丰富的营销创意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创造了很多营销玩法,比如现在大家熟悉的满减、满赠等促销方式,都是从京东图书开始的。”杨海峰说。

  从2010年到2017年,京东图书实现了市场份额与影响力的飞速增长,品类逐渐扩充,满足读者一条龙的购书愿望;革新系统,通过大数据的精心匹配,实现了好书找读者、读者找好书销售理念。京东强大的品牌认知度以及仓储物流系统,让读者的购书体验不断完善。“我们以服务读者为理念,京东图书上下游的渠道被打通。”杨海峰说。

  “软硬件”里应外合

  形成阅读生态圈

  京东图书在运营思维上跳出了图书售卖这一单线程的商业路径,以图书阅读这个大概念打造自己的产业生态圈,这从京东图书上线的几个项目便可见一斑。

  荐书联盟,以个性化的方式联合京东平台与微信丰富读者阅读体验;读书陪伴计划,建立精准的用户生态平台;京东共读,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JD read,发挥京东的硬件优势。“软硬件”的里应外合,形成京东文娱的阅读生态圈。

  “在这个生态圈里,我们想实现4个价值:消费价值,为消费者呈现更丰富、更便捷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供应商价值,从图书销售平台向图书文娱品牌整合服务平台转型;行业价值,促进中国出版发展,推动中国出版的世界影响力;社会价值,做中国国民阅读基础设施服务商,推动全民阅读,丰富国民精神文化生活。”杨海峰如是说。

  “无界零售”

  满足个性化体验

  京东提出了“无界零售”概念,京东认为,第一个是消费者本身需求发生了变化,第二个是技术。在消费者端,场景多元化、需求多元化、价值参与性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在与这个技术智能的时代相互碰撞后,就形成了“无界零售”的起点:消费者无界,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场景无界,不仅仅是简单的线上和线下,传统的零售商也在感知这种场景无界;供应链无界,数据可以反向驱动供应链,在设计、生产、流通环节去创造更高效率降低成本;营销无界,整个营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媒体端、品牌商、平台商和媒体的关系,包括内容智能化的开启。

  “无界零售”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体验,丰富了阅读场景,对供应链进行了智慧化创新,也创新了相关营销方案。

  杨海峰举了两个例子,首先是京东图书目前与全国100家实体店铺合作,包括书店、亲子园、咖啡厅等,京东负责提供图书,实现多场景协同服务,共同打造文化产业联盟。

  另外就是京东图书打造的协同仓,通过京东强大的物流体系和研发力量,整合网店、地面零售书店、出版社的库存,共同服务网络购书读者,让读者可以顺利买到自己最想要的图书。实现就近发货,降低图书搬运所造成的浪费,通过协同仓模式提升行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探索地面连锁零售书店与京东到家O2O业务的全面结合。两年前,京东与文轩书店联合试水协同仓模式,将西南的平行库存发货转变为本地仓,节约了67%的运输成本,系统调配的时效平均缩短3天时间。

  “我们将用户的行为细化到每个场景里面,然后用阅读赋能到其中,实现了图书的‘无界零售’,创新了读者的消费体验。”杨海峰说,京东图书打造的“京东文学奖”,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与用户发生更深层的互动。

[时间:2017-11-03  作者:张君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