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
书店作为一扇窗口,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坐落于上海福州路的各大书店门庭若市,以十九大展台为主的各类图书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近年来,在全民阅读热潮下,市民逛书店的几率大大增加,在短暂的“闭店潮”之后,沪上实体书店重新焕发了生机。
再添20家读者热情不断高涨
实体书店行业回暖,首先体现在新增书店的数量上。近几年,全国不少知名品牌的实体书店纷纷落户上海。自2016年底至今,上海新增的实体书店就达20家左右。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几家书店里,大众书局今年已有3家特色主题书店面世,西西弗书店也已实现4家门店布局,言几又书店更是在两年内实现了书店数量从0到9的大跨越。
另外,上海本地品牌书店同样发展迅猛。近年来颇受欢迎的钟书阁,继芮欧店、闵行店后,今年又新增了徐汇滨江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在开设朱家角旅行书店后,也计划开设佘山新店。
今年是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作为图书销售的主阵地,上海新华书店也有新增计划,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开的门店将打破读者对新华书店的固有印象,打造全新阅读空间。
书店数量激增,读者的阅读热情也空前高涨。上周,劳动报记者走访了上海近10家实体书店发现,读者们的活跃度都非常高,尤其是周末时段,各大书店人潮涌动。钟书阁芮欧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过去一年里,书店的整体业绩良好,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实体书店来看书、购书。
政策助力社会力量被全面调动
实体书店再迎春天,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早在2012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就率先出台了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配套政策。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又推出了新一轮的扶持政策,《上海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 据了解,《实施意见》在网点布局上,结合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要求,提出了“鼓励和支持国际上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特色书店落户上海”;市区联动,发挥区级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区范围内实体书店的支持力度等措施。
得益于此的大众书局世博店,自今年4月开店以来,无论是读者流动量,还是图书销售上,都超过了预期。在政策支持之下,各种社会力量也被积极调动起来。商圈给予实体书店低廉的租金支持,实体书店与商圈抱团发展、互为依托,推进了实体书店的复苏之路。
此外,校园、社区、企业等也纷纷参与其中。据大众书局负责人朱兵介绍,他们的“书香六进”阅读项目,就先后与陆家嘴金融城、虹梅街道、徐家汇街道开展了交流合作,并在一年时间里举办了百余场阅读活动。今年上海书展期间,新华书店、建投书局、钟书阁等40家实体书店也纷纷成为书展分会场,通过阅读活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复合型模式引领未来发展新方向
系列政策的出台,开启了上海实体书店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众所周知,如今,实体书店所承载的职能,已经不单是卖书。在上海,许多书店不仅可以看书买书,咖啡、甜点、文创品等生活业态也随处可见,这无疑刷新了不少读者的阅读观。
其实,随着网络购物和电子书籍的快速兴起,传统实体书店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低价、便捷的网购渠道将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而要想自救,实体书店必须创新经营模式,体验式、复合型书店无疑是其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最早书店是柜台式,现在发展到开架式,体验性更强才能吸引读者逗留。”朱兵说,“舒适的环境、好的周边服务,会带动整体销售额的增长,也将激活书店的长远发展。”
此外,个性化阅读也是实体书店复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上海几家升级转型比较成功的实体书店,几乎都是“专、精、特”的运营模式。如主打“连锁不复制”的大众书局,就根据所在商圈的特点,分别推出不同的主题。建投书局的特色版块是党建服务,并主推人物传记类图书。这不仅填补了所在区域的空白,也方便书店聚焦特定读者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阅读资源。
全民阅读时代,实体书店承载的社会职能越来越丰富,外沿也不断延展。新政策、新理念、新模式之下,未来,实体书店的拓展空间还很大。这不仅给了从业者极大的文化信心,也将为广大市民打开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时间:2017-10-24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