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领域十九大
10月18日,中共中央十九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报告。
该报告是新时期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勾画了党建、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生态、外交等各方面工作的宏伟蓝图。
对照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中央重要文件,本文试图挖掘出十九大报告在经济领域的八大亮点。
1、认可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发展成就
关于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取得的伟大成就,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特别强调了过去五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位列世界第一。同时,报告认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可见,过去五年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模式已经获得中央的高度认可,报告还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各种争议也将烟消云散。
事实上,近年来互联网产业不仅成为改造中国经济传统产业的主导力量,也成为新增高端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同时还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领头羊之一,预计未来五年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砝码。
关于经济改革的进展,报告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特别强调中央已经“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在这些改革影响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将是“改革主体框架”全面落地的五年。
2、高度重视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为此,报告提出了发展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共享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任务。同时,特别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可见,无论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还是“培育新的增长点”,都需要依赖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企业家,以及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供给能力。
3、国企改革不再强调“控制力和影响力”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对比,向来是中央党代会报告的看点。
关于国有企业,报告提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与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有着明显不同,即不再强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可以预见,在未来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一方面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垄断性地位将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近期国企混改过程中已经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的苗头将得到有效遏制。
与国有经济形成对比的是民营经济,报告不仅重申了“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此外,在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等方面给予民营经济同等的待遇,结合前文所述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预计未来五年饱受争议的“国进民退”趋势将明显缓解。
4、财税体制改革重点转向健全与完善
过去五年我国公共财政预算体制取得长足的进展,地方政府举债机制、中央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架构基本建立。为此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
而十八大报告的表述只是方向性的——“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由此可见,当前的财税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或已完成,未来五年改革的重点将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全现有的政策框架。
5、宏观调控首提 “宏观审慎政策”
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了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两大政策目标。
在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目标过程中,报告要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债券、股权市场融资的发展仍将获得决策部门的鼓励与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宏观审慎政策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纲领性文件中,而紧随其后的政策目标是“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由此可见,央行和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主导的宏观审慎政策,将与一系列金融监管举措,共同构筑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大坝。
6、负面清单制度未来五年或全面实施
针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报告提出“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下滑,这其中有我国外商企业面临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但投资领域和股权比例受限也是原因之一,其中,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的管理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的因素不容忽视。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此前只是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小范围实施,未来五年负面清单制度将全面实施,尤其是在服务业大范围推行,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在鼓励“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也将从传统制造领域向现代服务业全面转型。
7、租购并举将是房地产调控大方向
关于房地产市场,报告重申了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可见,2016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的不间断、密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还将延续,同时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层关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表态,表明十九大以后的五年,房地产税出台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同时,租赁住房特别是机构化的租赁市场,将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8、振兴乡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此次报告的亮点之一,是首次把振兴乡村战略单独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十八大报告关于“三农”问题的表述,包含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中,并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十九大报告中,无论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都是把 “三农”问题独立出来,并没有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推进。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我国快速、略显无序的城市化进程将放慢节奏,“三农”问题、乡村经济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重视,这也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一脉相承的。
[时间:2017-10-19 作者:黄志龙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