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华:未来书店将是具有人文精神和关怀的公共空间

书店

  我一直相信,时代能够造就人,而人同样可以造就时代。而当下,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中,我认为书店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处公共景观、社会景观和记忆景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一个城市可以因书店而闻名。

  转型:未来书店的形态

  未来,我想书店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会实现转型升级,增加新的功能。未来的书店形态可能有三种:

  一是生活形态。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书店将进入“书咖时代”。“书咖时代”的书店不仅仅卖书,还销售咖啡、文创产品、鲜花、甜品等等,同时还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书店将转型成为星巴克咖啡式的书店,读者身处书店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站着”读书,而是能够“坐下来”感受阅读。同时,书店在数量上也将和星巴克咖啡一样,遍布各地,到处都能看到昏黄的“书光”。

  二是管家形态,也叫作“管家书店”。管家形态就是指在未来,书店将成为文化服务商,成为人们的“文化管家”。书店作为“文化管家”,会为很多写字楼、公司、银行设计、构建一个用于沟通、交流、碰撞思想的公共空间,书店提供品牌,并收取品牌服务费,而其他服务所产生的费用则均由对方收取。这个方面的典型有日本的茑屋书店。茑屋书店在日本有1400家分店,但其中真正的书店只有140家,其余分店是沿用了茑屋书店的品牌。不仅如此,书店还可以和其他行业与公司融合发展,进行双品牌合作。一方面,其他品牌通过书店增加自身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书店借助其他品牌宣传自己,双方实现互赢、双赢、共赢的合作。

  三是共享书店。就如同当下盛行的共享单车,“共享书店”的时代也即将到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共享书店,并不是单纯卖书、租书,而是通过收取场地出租费来获取利润的。人们利用书店的空间来举办活动、销售咖啡等等。我想,未来书店的发展目标将是重建一种公共的社群,而书店人所做的一切就是为这个社群而服务。同时,我们还要构建书店中的对话交流平台和机制,从而聚集一个能量场。举例来说,目前活动和品牌价值居高的书店,就是一个能量场。知名作家在书店举办活动,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吸引了很多人。针对这些人群,书店即便不卖书,也可以卖咖啡和文创产品。此外,现在很多书店都是以文创带动更多人群聚集到书店来,又通过聚集带动产品的销售。

  升级:从书店到公共空间

  在未来,书店将是具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和流动场域,而不只是硬邦邦的书店。硬邦邦的书店只是图书的超市,要想有长远发展很难。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书店不只是买书的地方,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场域。年轻人到书店里来参加公共活动,看一场电影,听一场讲座,看一场展览,听别人朗诵一首诗歌,他一天的生活时光就会在书店这样一个场域中展开。这一点,也是作为书店人应当考虑的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了消费主义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消费需求提升。很多书店已经成为了旅游聚集地,成为了体现城市精神的坐标。而随着我们现在的社区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有多样性,人们对于书店这样能够体现和满足文化需求的地方就越需要。

  我可以这么讲,每一个商场在建设时都应首先引入一家著名的书店。虽然看起来是这家商场或者房地产商将书店“包养”起来,但实际上,书店带来的人气以及它举办的文艺性活动都能够提升这个商场的人流量和品牌价值。

  现在书店的时尚化和创意化都在变革,不管是到英国、日本、美国,书店的形态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变在哪里呢?改变在于书店经营者把人们所需要的同书店相结合的产品,包括生活产品,有机融合到书店当中,不止卖书,也卖书店自己的文化衫、企业明信片以及介绍这个城市历史的明信片等等,此外还增加了咖啡、餐饮、美术馆和举办活动的公共空间。当下,全世界都面临一个话题,就是实体书店如何存在下去。但我想,只要书店人不断突破书店经营的瓶颈,就能将书店做得更好。

  中国目前的独立书店和实体书店存活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商业形态、书业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书店,这些书店具有很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书店要根据所在城市当地的特点,寻找目标和书店的表达形式,从而确定开什么样的书店。未来,我认为亲子图书馆是中国市场具有比较大潜力的部分。

  但亲子图书馆不应仅仅是销售少儿类的书籍,而应实现立体化经营——同时做音乐、美术、绘画、绘本等相关培训,通过培训来收取费用。书店运营者还可以在社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开设社区图书馆,当然,前提是书店一定要有空间用于教学以及有非常优质的老师资源。如果这些做到了,我想书店的发展肯定会很好。

[时间:2017-10-17  来源:国际出版周刊]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