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月进入暑期档,大学馆馆配图书的品种数、码洋数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中小学图书馆在馆配市场份额明显增加。虽然这一阶段馆配会相对较少,但季度码洋还要高于繁忙的第二季度,有购买力的图书馆在逐渐增加。
7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开始首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规模、结构和分布,加强固定馆舍和流动服务设施、自助服务设施建设。”而随着未来《图书馆法》的正式颁布,馆配市场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馆配市场整体稳定
大学图书馆份额下降
与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整体表现平稳。其中,7月份表现突出,单月码洋突破一个亿。如表1所示,第三季度参与馆配的图书共计531.5万册,码洋达到2.8亿元,平均每月图书种数22万种。无论是码洋还是册数均略高于上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进步明显。平均每册价格约为65元,和第二季度的平均价格52元相比,出现明显的上升。目前单本平均价格最高的是岭南美术出版社、文物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艺术类图书均价在150元以上。最低的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童书,均价低于20元。
受到暑假影响,大学馆码洋占比从第二季度的64.75%下降到第三季度的58.22%,高职高专及以下馆的码洋占比则从17.5%上升到23.07%,环比增长39%,中小学图书馆是其中的主要推动力。根据已有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共有高校图书馆2595家;普通小学213529所,普通初中学校152764所,普通高中学校13352所,如果按照每所学校均有一个图书馆计算,全国应有中小学图书馆超过37万个。从现在二者在馆配市场的体量来看,中小学图书馆显然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
畅销种类保持不变
四川馆配码洋增长迅速
最近两年,由于公共图书馆的增长,文学类一直都是图书馆购买的最大类。本季度的图书种类贡献率排名也依旧是文学类高居榜首。如表3所示,排在前五名的依次为文学类、工业技术类、经济类、历史地理类和艺术类,与上季度的排名完全一致。从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销售码洋Top5的分类一直比较稳定,分别是I、T、K、F、J,总占比超过50%。前十的种类顺序略有变化,但与第二季度相比,并没有新种类加入。
在第三季度的全国各省馆配码洋排名中,广东省继续领先全国,种数比占10.28%,码洋比占8.86%。广东省的领先,源于该省在少儿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建设上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上,广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从往年的馆配数据来看,广东、北京、江苏、江西四个市场所占份额较大,超过整体市场容量的30%。第三季度中,四川、湖北和浙江闯入前五,尤其是四川省,以将近2000万码洋的馆配份额仅次于广东省,位居第二。相比之下,受到暑期大学图书馆采购减少的影响,北京的馆配码洋也下降到了第6位。
八大社继续领先
中信成馆配黑马
截止目前,人天书店系统监控到全国进入馆配市场的出版社共有515家。从第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市场份额超过1%的出版社只有13家。而京版八大社(科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部位列这13家中。虽然第三季度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受大学馆份额下降的影响未能进入前十,但随着假期的结束,这两家出版社在第四季度预计会重返Top10的榜单。
科学出版社连续三个季度位列榜首,其在馆配市场中的优势难以撼动。仅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中,科学出版社就实现了750万码洋的交易额。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出版社,作为Top10榜单的闯入者,中信出版社在此前的馆配排行中从没有进入过前20名,此次一跃成为第九名,说明其在馆配市场开始发力。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中信出版社的经管、文学类图书也会在馆配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近三年来,大学出版社、科技类出版社、社科类出版社在馆配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23.44%、22.07%、21.68%,占据了约75%的馆配市场份额。大学社一直是占比最高的类型出版社。在99家大学出版社中,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长期占据前四名的位置,也一直拥有1%以上的码洋占比。最近两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销售排行一直稳定上升,从2015年的第17名到2016年的第13名。预计2017年该社在工业技术类图书的排名可能会进入前十。
[时间:2017-10-17 作者:虞洋 来源:出版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