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的智能化:方向、路径和起点

印刷企业智能化

  建设WiFi工厂,不仅是为未来的智能工厂打下“连接”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企业当下的一些的问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如今,智能制造在印刷行业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概念,网络印刷、C2M、新零售……,似乎印刷企业不来个彻底的转型,就不能搞智能制造。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印刷企业做的还是线下接单的B2B生意,在1万多亿元的印刷生产总值中,大多份额依然以B2B订单形式存在。因此笔者认为,探讨印刷企业内部的智能化更具普遍意义,也许这并不那么高大上,但对推动行业进步确实会有实质性的帮助。

  对于绝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来说,智能化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进化的过程,而不是哪天建个新的智能工厂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既然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并不存在一套成熟的建设智能化工厂的现成图纸,那么方向、路径和起步的落脚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起步选择:WiFi工厂

  近两年,我们团队在做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即推动印刷企业在工厂内部署WiFi,不仅部署在办公区,还要覆盖生产车间和库房。部署完WiFi网络后,便在各个车间、机台、工序中配置平板电脑,在仓库配备可以连接WiFi的手持设备,在客户接待室安装可以连接WiFi的大屏幕,等等。接下来我们还要给生产设备加装WiFi,同时通过WiFi采集生产环境数据,通过WiFi连接物流线、机械臂、AGV小车等。

  部署WiFi网络和终端设备,其实是在打造企业的物联网平台,其核心就是在做一件事——“连接”。它实现了企业中人与人、人与设备、人与物料等的连接,可以称之为智能工厂的一项基础建设。同时,这也是智能制造的一个创新平台。部署WiFi工厂,相当于把移动互联网搬到企业内部。消费领域内,基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每天都在发生,同样,企业一旦建立创新机制,基于WiFi工厂的内部创新就会持续发生,让企业进入持续进化的进程,直至实现智能工厂。

  部署了WiFi网络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后,在软件应用方面,现阶段我们还要干什么呢?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协同生产。WiFi工厂建立了印刷企业端到端的网络连接,实现了内部的移动化,从而为协同生产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协同生产聚焦于生产的执行环节,企业的所有生产执行单元都可以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接收指令,而不再接收纸质单据或口头指令。同时这种指令是基于作业的,基于任务的——推送到手机或平板电脑,就指挥人去执行;推送给AGV小车,就是机器去执行,这等于做好了接入智能生产设备或自动化物流设备的准备。

  所谓协同生产,是由软件系统而非人来协同,用软件替代上传下达和横向协调的简单管理工作,从而大幅减少基层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一个无人工厂,不仅仅是生产执行单元的无人化,也是管理人员的无人化。很多印刷企业动辄20%~30%的管理辅助人员,是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构成。

  建设WiFi工厂,不仅是为未来的智能工厂打下“连接”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企业当下的一些的问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无疑WiFi工厂是印刷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起步阶段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发展方向:三种类型

  笔者认为传统印刷企业要实现智能化不外乎三个方向,换言之就是智能工厂建成后的三种形式。

  1. 只能生产一类标准化产品的智能工厂,前提是这类产品的需求量能够匹配工厂的产能;2. 拥有多条生产不同类产品的标准生产线的智能工厂,例如集团化企业,很可能建立起一批专业化智能分厂,每个工厂生产不同品类的产品;3. 拥有柔性制造能力的智能工厂。

  实现途径:

  基于标准化的数字化

  我们在帮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经常被企业问及“你能不能做到自动化”,有一个基本常识:只有标准化的东西,才有可能自动化。而在智能化时代,还有一条:只有被真正数字化的东西,才有可能实现智能化。笔者理解的数字化,就是输入电脑的信息,机器能够读得懂的程度,就是数字化的程度。

  为了说明不同程度的数字化,我们以把一张名片输入到手机中保存为例进行解释。第一种方式,给名片拍张照片并保存在手机的相册里,第二种方式,用“名片全能王”之类的名片管理软件拍照,识别后把姓名、电话号码保存到手机通讯录。这两种输入名片方式的数字化程度显然是不同的,前一种方式,我通常称之为给人看的数字化,而后一种方式是给机器看的数字化。信息化其实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很多企业做了信息化、上线了ERP,但还是停留在给人看的阶段,这样的数字化程度无法支撑未来的智能化。

  很多企业都多次尝试过标准化建设,却一次次无功而返。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大家都想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把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标准化”。我认为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点在于把潜在的可标准化项与非标准化项区分,先把能标准化的标准化,然后将剩下的部分再进行可标准化项和非标准化项的区分,继续进行标准化。能标准化的走标准化的自动流程,不能标准化的走非标的手工处理流程。直至企业可以将非标的那部分舍弃,然后才有可能实现全面的标准化。

  在笔者看来,传统印刷企业实现智能化的途径,就是持续进行基于标准化的数字化,然后自动化、智能化一部分,直至全部。而这正是企业内功所在,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当前,传统印刷企业可以为实现智能工厂着手做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包括提高现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采用代替手工的印后设备等;第二,实现从原材料到生产车间、半成品转序、成品的打包装箱、运送到成品仓码垛,以及仓储的自动化,包括采用智能物流设备自动化物流线、AGV小车、机械臂和智能立体仓库等;第三,加大信息化投入,从连接、标准化与数字化这两项智能化的基础工作抓起。

  印刷企业在开展智能化建设工作时,应兼顾未来和眼前,一方面为实现智能工厂打基础,另一方面解决当下企业人工成本高、招工难和人员流动快等问题。

  (本文作者为北京悟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时间:2017-10-12  作者:陈俊江  来源:印刷工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