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小镇走向世界,这个出版家族靠什么?

贝塔斯曼集团

  近日,贝塔斯曼集团宣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首次突破5亿欧元,并增持了全球最为知名的图书出版集团企鹅兰登的股份,达到75%。

  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个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绩、业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员工超过11万人的大集团,竟然发源自德国一个只有9万人的小城市。

  小城名叫居特斯洛,位于德国西部偏僻的森林地带,小城居民中一半都是贝塔斯曼的员工,不少人还是世代相传。走在这个富足的小城里,上百年历史的木结构房子随处可见。居特斯洛人很喜欢对游客说起贝塔斯曼集团从这个德国小城走向世界的故事。

  1868 年,贝塔斯曼印刷与出版公司

  追溯贝塔斯曼集团的历史,第一个要提的人物就是卡尔·贝塔斯曼。1835年,44岁的卡尔在居特斯洛市建立了卡尔·贝塔斯曼出版社。该社出的第一本畅销书是一本基督教歌本。除了基督教读物外,它也出版教育类书籍,后来还出了两份报纸。

  14年后,儿子亨利希接管了老贝塔斯曼的企业。当时,出版社只有14名员工。

  亨利希接手后,开始扩大出版类型,出版了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方面的书籍,还推出了实用类书籍。几年后,出版社员工增加到70人。

  1887年,亨利希去世,企业大权落到了女婿约翰内斯·默恩手里。约翰内斯非常忠实于岳父、岳祖父的“企业路线”:用宗教读物促进道德进步、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公益。

  1921年,约翰内斯的儿子海因里希·默恩开始全权负责贝塔斯曼的管理。作为第四代管理者,海因里希领导公司度过了20世纪20年代早期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后来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了促进贝塔斯曼集团在管理上实现现代化,海因里希充分授权并引入外部人才。

  这时,一位“外人”弗里茨·威克斯福斯走上了贝塔斯曼的舞台,出任销售总监。他的出现促使公司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弗里茨与贝塔斯曼和默恩家族人员的性格截然不同,他自称“俗人”,为拓展业务,从不拒绝和客户喝酒。他通过使用巨幅海报、橱窗展示及有奖销售等方式,为贝塔斯曼打开了小说和流行读物的市场。到了1939年,出版社员工增至400人。

  在第三帝国时代,贝塔斯曼集团也被纳入了为纳粹效劳的轨道,出版了许多国家民族主义的、甚至是反犹太的书籍。不过,最后贝塔斯曼还是与纳粹政府产生了矛盾。1944年,贝塔斯曼出版社被纳粹政府以“对战争没有重要性”为名关闭。来年3月,其在居特斯洛市的出版社大楼在英军的轰炸中被摧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几台印刷机。

  战后,重振贝塔斯曼的重任落在了家族第五代莱茵哈德·默恩肩上。

  莱茵哈德出生于1921年。16岁时,在学校布置的命题作文《择业之我见》中,他就曾大谈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直言渴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由于战争,他没有上过大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回忆说:“当时社会沉浸在国家民族主义的思维里。直到今天,我还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希特勒能够操纵整个民族?我的答案是:没有自由媒体。”

  战争期间,莱茵哈德在北非当军官,后来成为战俘去了美国。在那里,莱茵哈德不仅掌握了英语,还学会了美国人的生意经。

  战后,德国人因为经济拮据,很少去书店买书。莱茵哈德就建立了一个俱乐部——“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主旨是:改变读者去书店的老传统,让书去找读者。很快,邮购目录像雪花一样飞进无数德国家庭的信箱。

  这个“创意”被称为“金点子”。6个月后,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就吸纳了5万多名会员,1954年突破百万,1960年高达300万。如今,贝塔斯曼俱乐部在全世界的会员已经达到几千万。

  1953 年,利用“图书巴士”招募书友会会员

  随后,贝塔斯曼推出成套的词典,很快在德国赢得了盛名。战后第五年,贝塔斯曼的印刷厂从传统的印刷技术转向胶版印刷,成为欧洲最大的胶版印刷公司。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也多了一个兄弟——“唱片俱乐部”。两年后,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

  上世纪60年代初,默恩家族开始了首次“跨国行动”。他们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建立了第一个境外图书俱乐部,连国王夫妇也成为他们的会员。之后,默恩家族接连买下柏林电影公司Ufa、古纳亚尔出版社,就连德国著名杂志《明星》周刊和《明镜》周刊都成为他们旗下的媒体。紧接着,默恩家族持股德国最大的私人电视台RTL。到2002年1月,默恩家族的合资公司已拥有RTL电视台96%的股份。

  由于收购太多国内公司,贝塔斯曼被反垄断竞争的德国政府叫停。莱茵哈德又把眼光盯向了世界上最大媒体市场——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买下矮脚鸡出版社和双日出版社;1987年,贝塔斯曼音乐集团(BMG)在纽约成立;1998年,又买下美国著名出版机构兰登书屋,直接成为英语出版界的老大。

  莱茵哈德几乎是从二战之后的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贝塔斯曼,并一路领导公司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媒体帝国。

  莱茵哈德因为疾病退出贝塔斯曼的舞台后,他的妻子莉兹·默恩成为“后默恩时代”的领导人。

  莉兹曾是莱茵哈德长达24年的地下情人。她1958年进入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工作。17岁那年,当小秘书的她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时年37岁的莱茵哈德,两人迅速坠入情网。虽然莱茵哈德当时已经结婚,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减。

  莉兹为莱茵哈德生下三个子女。为了掩盖这段恋情,她假装和贝塔斯曼公司内的一个高级经理成婚,与莱茵哈德所生的三名子女,也都被公众认作是与这个高级经理所生。直到1982年,莱茵哈德与前妻离婚后,才和莉兹成婚。

  在莱茵哈德眼中,莉兹是个浑身上下充满活力的女人,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刚开始以“默恩太太”的身份参与公司事务时,莉兹只是负责一些非商业项目,如组织歌唱比赛等。2002年,莱茵哈德指派妻子出任家族发言人。

  随着莉兹的崛起,贝塔斯曼内部人士开始逐渐相信,她才是公司内拥有最高权力的人。与此同时,她也引发了集团内部的一系列矛盾。

  一位熟悉贝塔斯曼公司的德国媒体人士宣称,前任集团总裁梅德霍夫突然被迫辞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莉兹在背后“逼宫”。她希望在莱茵哈德去世之前,巩固自己的势力。之后,贝塔斯曼监事主席舒特席伦也被迫辞职,原因是他在德国《镜报》上撰文,表示贝塔斯曼可能会被“母仪天下”。但贝塔斯曼也有内部人士认为,这番说辞太过,可能是这位愤怒的老男人受到排挤,而夸大了对手莉兹的影响力。

  在贝塔斯曼内部,对莉兹的评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她的对手表示,这个女人很情绪化,很想增加自己与孩子的权力,甚至形容她是《爱丽思梦游仙境》里的女王,如果有人质疑她的判断,就会大叫:“拉出去砍了! ”

  还有人爆料,莱茵哈德与前妻所生的儿子约翰内斯,正是由于不堪忍受莉兹的排挤,离开了贝塔斯曼集团。约翰内斯在大学经济工程专业毕业后,就被安排在企业内担任不同的管理职务,并且成为监事会成员。上世纪70年代时,他被认为是贝塔斯曼未来理所当然的一号人物。

  如今,莉兹成为贝塔斯曼集团首屈一指的显赫人物,被人们称为“贝塔斯曼女士”。

  贝塔斯曼公司的一位高管透露,2002年,为默恩家族立下汗马功劳的总裁梅德霍夫被驱逐出门,其原因并不只是莉兹“逼宫”这么简单。

  梅德霍夫曾坚持要把贝塔斯曼从家族企业改造成跨国公司,他在任内大举收购RTL集团、美国兰登书屋等,并和美国在线(AOL)结盟。除此之外,梅德霍夫还坚持贝塔斯曼的上市计划。据说,这一计划曾遭到莱茵哈德的反对,但最终梅德霍夫用坚持获得了“胜利”。

  就在梅德霍夫为成功沾沾自喜时,就得到了被解雇的消息。不久后,莱茵哈德还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中,他毫不留情地抨击了企业经理人的“虚荣”。

  对此,行业内人士分析,贝塔斯曼的上市计划导致了梅德霍夫和监事会的直接分歧。从更深层次看,这也显示了默恩家族一直以来的经营策略——注重公益,拒绝单纯的追求财富。早在1993年,莱茵哈德就把集团68.8%的股份交给了非盈利性质的贝塔斯曼基金会。

  曾有德国媒体在采访中问莱茵哈德:“假如您不将这些股份交给基金会,而是把贝塔斯曼集团抛上市,默恩家族也许就是世界上的首富了,你为什么不考虑这样做?”莱茵哈德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做首富对默恩家族来说“毫无意义”,建立这个基金会,同样也可以为企业保有资本基础。

  随着时间的流逝,莱茵哈德的“家长”形象越发深入人心。他是德国商人的典范——讲究合作、尊重下属。他从不忌讳向手下的经理人放权,还乐于将公司的利润分给员工,再鼓励员工用分到的钱购买公司的股票,“共享利润”。他的这些经营理念取得了直接、显著的成效。在莱茵哈德掌权贝塔斯曼集团期间,公司没有发生过一次罢工事件。

  虽然良好的公众形象帮默恩家族化解了许多问题,但贝塔斯曼旗下的媒体也常常闹出丑闻。例如,《明星》周刊曾刊登过伪造的希特勒日记,《明镜》周刊更以“黄色间谍”为封面造谣诽谤过海外华人。

  在公司的经营方面,贝塔斯曼最大的一次“滑铁卢”发生在中国。2008年,在关闭了在华18个城市的36家书店之后,贝塔斯曼发出公告,停止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的全部运营,退出中国业务。“水土不服”是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对这次失败的解释。

  然而,贝塔斯曼集团表示,他们不会放弃中国这块市场,并且由此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时间:2017-09-27  来源:环球人物]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