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愿更多人 触摸纸质书的温度

纸质书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读唐代才女薛涛所作歌咏砚、笔、墨、纸的《四友赞》,便知古人不可一日无“四友”。作为文字的寄托,其实早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引发的便不止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更是读书史上划时代的变革。自此,纸质书香,温暖了近两千年。

  书店为何要以“文亩”命名?一袭短发、藏蓝色素雅棉麻连衣裙着身的孙玉玲莞尔笑言,这是个巧合。“取名‘文亩’,本意为文化的一片天地,熟知薛涛诗中竟寓意为纸。纸是文字的载体,文字可以抚慰灵魂,书店理念是希望能有更多人静心触摸纸质书的温度,于是便定下这个名字。”

  前脚踏入书店大门,身后的喧嚣便被迎面而来的涓涓书气掩盖,330平的矩形空间清新文艺尽染格调,明亮柔和的灯光下,2米有余的8层落地书架贴墙而立,由高而低层次排列的小型书架规则放置。有的客人在咖啡区的布艺沙发上安静看书,有的父母则在亲子阅读区的卡通坐垫上陪孩子阅读。

  这里,是阅读情怀的孕育地和坚守地。

  渴望

  爷爷房间高高的门槛是我跨不进的书世界

  商海打拼二十载,孙玉玲直言见过了太多的起伏跌宕,灵魂似乎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没有了归属地。

  “之前是为了生活而活,现在特别想为理想而活。”少年时期便酷爱读书的她感觉,人不能因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生活磨灭了最初的追求。读书,更多是一种仪式,一种享受,一种情怀。正如诗人于谦在《观书》中所写:“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孙玉玲最初对书籍的热爱源自爷爷。“爷爷一生行医,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医生。从窗户中望去,他的房间里处处是一摞摞书籍和药方手抄本。”然而,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这位老人却从不允许三个孙女踏进自己的书房半步,只有家中唯一的孙子、孙玉玲的大哥才有这个特权。

  “那个时候我常常远远地徘徊在他房间门口,踮着脚尖朝里张望。满屋的书像是挥动着一双双小手,热情地邀我进去赏读。可房间门槛实在是太高了,我跨不过去,也不敢尝试。书的世界,离我太遥远。”

  后来因为父亲患病、家境困难,孙玉玲高中未读完便外出打工。但对读书的渴望,却从未停止。赚得的第一

  笔收入,便用来买了书。“那种终于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走进另一个精彩世界的感觉真好。”宗教哲学、历史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像重获自由的鸟儿,孙玉玲通过广泛涉猎不同门类书籍,积累了丰富

  的知识经验,对事业的规划安排,也比旁人多了些独特见解。

  挣扎

  100%的人反对仍然选择坚持

  决定开一家集文化、艺术、创意、体验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复合式体验书店,既是孙玉玲对个人情怀的追求,也是基于社会现实所做的尝试。

  “古人说‘雪夜闭门读书是一大快事’,然而时光流转,当网络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低头族盛行,电子书充斥眼帘,有多少人还愿意拿起书本,去嗅一嗅那久违的书香气息?”孙玉玲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肩负着为阅读燃灯的重任,应当为城市读书气质的培养提供一些精神层面的帮助。

  “起初是想开家传统书店,单纯提供书籍销售服务。然而,经过很长时间的考察和思考,决定创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让更多人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而不是单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被动接受。”

  令孙玉玲没想到的是,开书店的决定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复合书店前期投入大,收益慢,风险性太高了。”家人也曾不止一次地劝说,然而性格倔强要强的她未曾动摇分毫。在唯一的赞成者—— 赴美读研学习艺术设计的小侄女的支持下,书店的风格设计确定下来。“文创展台、咖啡区、亲子阅读区等空间划分,选材用料以及颜色搭配都是我们俩商量确定的。”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工程时间和工程进度成为摆在孙玉玲面前的最大障碍。提及这段经历,孙玉玲眼中几次泛着泪光。“还是缺少经验吧,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总是不尽如人意。开业前几天,不知不觉就忙到凌晨一两点。图书分类上架、设施摆放都还好,最令人崩溃的是墙面是花的!”即便如此,凭着

  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终于等到了柳暗花明的时刻。

  开业的前一天晚上,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她自己呆呆坐了很久,抚摸着一本本书,感慨万千。“世界突然就变得安静了,人,永远不知道储存在自己身体里的能量有多少有多大。唯有坚持,才见结果。”

  幸福

  这是我见过最棒的体验书店

  “来过这里,我决定卸掉游戏《王者荣耀》!”

  “希望在将来,我和我爱的人也能开一家这样的书店。”

  ……

  书店的咖啡区,有一面被五颜六色的便利帖贴满的墙壁,来过的客人,大多都会留下自己的笔迹和心情,孙玉玲常常站在这里驻足仰望,情不自禁地,嘴角微微扬起,她说,那是一种突破层层困难后,云开月明的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不是你做的事情能获得多少收益,而是具有多少意义。”让孙玉玲欣慰的是,书店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顾客认可,起初反对的亲戚朋友也转而支持。“前几天书店里来了两位台湾客人,付款的时候,其中年长的一位对我们竖起大拇指,说能在这座城市看到这样一家书店,是很幸福的。”

  诚然,为了能让更多人获得读书的幸福感,孙玉玲付出了很多:所有上架书籍都由她亲自把关,确保百分百正版;桌椅、书柜一定要符合环保标准,坚决保证品质;地板颜色要深,浅色的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影响阅读效果;每个书柜下边都摆放着专门定制的带滑轮木箱,平时做收纳,必要时读者可将其拉出当坐凳;亲子阅读区的低层书架上,摆放着儿童绘本和各种玩具,一抬头还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几何型灯发出明亮却不刺眼的光;文创产品展区里,作品大部分来自本地年轻设计师;所有饮品原料确保健康新鲜,并聘请了专门的咖啡师,选用进口咖啡豆,保证了每一杯咖啡浓郁醇香的品质……

  “网络时代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导致社会大众的心态越来越浮躁,在选择图书方面,存在一定盲目性。店员的阅读素养是我在招聘时的一条重要考察标准。”孙玉玲说,书店的工作人员必须热爱阅读,白天能够将推荐阅读作为首要工作,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递上一本图书,成为文化阅读的引路人。夜晚,他们要能够根据阅读热点和书刊动态重新排列,让知识离读者更近。

  坚定

  实体书店不会死融入地方特色是关键

  “不会!”

  关于实体书店存亡与否的问题,孙玉玲很坚定地抛出两个字。

  “情怀背后确实存在生存的艰难。”孙玉玲说,书店现有图书16000册、5000个

  品类,假期和周末每天的客流量可达到100人次左右,但想实现盈利,还需要时间和努力。

  她认为,互联网时代,公众注意力转移、购书阅读渠道增多,是冲击实体书店生存的最大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实体书店会被网络取代。网络购书和书店购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不亲身体验,是无法挑选到真正喜欢的书籍的。

  “必须提供网络书店没有的服务,通过体验式阅读,才能将更多读者拉回。”孙玉玲认为,除了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和饮品服务,积极尝试引入新的业态、开发相应文化产品、不定期开展阅读体验活动,能让读者获得更多精神交流,同时能够帮助实现收支平衡。跨界整合,是独立书店的生存之道。

  对于“文亩”未来的发展,孙玉玲坦言融入地方特色是关键。 “秦代置县的即墨,迄今已有1400余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希望能通过多方支持与合作,设立专门的即墨展区,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风貌、人文风情,唤起对家乡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孙玉玲发自心底的希望,“文亩”能像诚品书店一般,在尊重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透过人、空间、活动的互动积累,发展出不同的场所精神和经营内容,塑造城市中不同角落、不同内涵的文化氛围。

[时间:2017-09-05  来源:《新即墨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