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

图书

  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于2017年8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名获奖者包括16名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和4名青年成就奖获得者。其中,有6位作家、7位翻译家、7位出版家。此外阿尔巴尼亚、奥地利、黎巴嫩、乌克兰4国首次有专家获选。我们了解到,本次由外研社推荐的三位候选人——保加利亚出版家科扎雷夫、汉学家韩裴与阿尔巴尼亚翻译家斯巴修均荣获此项奖项。

  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人

  伊里亚兹·斯巴修(Iljaz Spahiu)

  阿尔巴尼亚翻译家,现任阿中文化协会会长。积极组织中阿文化交流和研讨活动。翻译的《红高粱家族》《中国历史十五讲》等中国图书在阿获得高度评价。2016年,他协助中国驻阿使馆翻译《一带一路》阿文画册,实现“一带一路”图书首次在阿落地。

  魏华德(Harold Weldon)

  澳大利亚出版家。带领澳大利亚威尔顿国际集团,全面与中国出版机构开展合作。2011年,与青岛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画册《中国-新长征》,以10多种文版在全球20多个国家销售。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黄河》《鸟瞰中国》《中国经济领军人物高端访谈》。

  卡明斯基(Gerd Kaminski)

  奥地利作家。致力于推动中奥友好交流,1971年创建奥中友协及奥地利中国和东南亚研究所。他对中国的研究广泛而全面,撰写编辑出版介绍中国的著作72种。代表作品有:《嫁给中国》《奥中友谊史》《中国农民画》等。其中,长篇传记《嫁给中国》被拍成电影,拉近了中奥两国人民距离。(奥地利驻华大使石迪福Friedrich Stift代领奖)

  柳本·科扎雷夫(Lyuben Iliev Kozarev)

  保加利亚出版家。创办的索菲亚东西方出版社,出版了一批介绍当代中国的保加利亚文作品。出版的作品有:《中国道路:改革与稳定》《中国:过去与现在》《中国梦》等。

  王和达(Oldřich Král)

  捷克翻译家。毕生从事汉学研究和翻译。他的译著出版数量大、质量高,译著包括《家》《儒林外史》《老子》《孙子兵法》等。曾凭借译作《庄子》获得捷克最佳图书奖。

  黑米·马修(Rémi Mathieu)

  法国翻译家。是法国汉学界对中国文化翻译与研究的权威之一。他多次应邀来中国研究机构和高校授业讲学。他主编的《中国诗词选集》是迄今西方涵盖内容最广的中国诗词选集,在世界汉学界产生重大影响。

  文树德(Paul U. Unschuld)

  德国翻译家。致力于中医医学史、思想史、中西医学史比较研究,积极推动中医典籍的译介和推广,被誉为当今西方世界传播中医第一人。主要著作有《中国药学史》《中国医学思想史》等。

  拉斯洛·巴尔迪(László Bárdi)

  匈牙利作家。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及哲学思想研究。他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丝绸之路历史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著作在匈牙利乃至欧洲广泛传播。著作有:《东方信仰》《东方世界宗教历史及理想》《古丝绸之路》《埋在沙中的古代商路》《东方联系-东方根源》《我们是东方的民族》。

  邵葆丽(Sabaree Mitra)

  印度作家。长期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化,并通过教学、研究以及翻译等方式向印度民众介绍中国及中华文化。主要著作有:《印度和中国:跨文化视角》《东方地平线诗选:三位当代中国诗人简介》等。

  三好敏(Satoshi Miyoshi)

  日本出版家,日本亚东书店店长。一生致力于日中友好和中国图书在日本的普及推广。他创立的亚东书店长年坚持经销中国主题图书、杂志,累计推广销售中国杂志1800万册、中国主题图书5万余册。对日本民众了解、认识中国起到积极作用。

  费·罗德·哈罗德(Rod Fee)

  新西兰出版家,阿诺伊尔出版集团创始人。高度重视并积极帮助中国拓展国际出版市场,与中国少儿出版企业积极开展业务合作,引进出版了曹文轩的多部作品,推动中国原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在新西兰传播。

  萨安娜(Anna Budura)

  罗马尼亚作家。热心中罗关系发展和文化交流,多年来在罗马尼亚《历史杂志》、《文化巡礼》发表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文章,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动中罗友好关系作出贡献。撰写发表作品有:《4200年的中国史——记司马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的贡献》《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视同仁—中国的外交政策》等。(木固然Zlotea Mugurel-Dan,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讲师,萨安娜学生代领奖)

  雷林科(Alicia Relinque)

  西班牙翻译家。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翻译工作。她翻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均由中文直译西班牙语,对西语世界的中国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译著:《文心雕龙》《中国三部戏剧集》《牡丹亭》等。

  理查德·察金(Richard Charkin)

  英国出版家。在担任国际出版商协会主席期间,支持中国作为出版大国在国际出版界应有的重要地位,全力促成中国出版协会加入国际出版商协会。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他参与举办了首届伦敦中国图书节,推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100多种优秀英文版中国图书。

  保罗·怀特(Paul White)

  英国翻译家,中国外文局外国专家。在中国已工作31年,出色地完成一批中国主题图书英文版翻译改稿润色工作,累计2400余万字。翻译审校的作品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道路与中国梦》《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等。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

  美国作家。他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擅长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写作中国,他研究写作中国的图书在国际市场广受好评。主要作品有:《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等。(史景迁夫人金安平代领奖)

  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获奖人

  韩裴(Petko Hinov)

  保加利亚青年翻译家。从事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的翻译工作,翻译出版《三十六计》《红楼梦》《生死疲劳》等,开创了中国长篇名著直接翻译成保加利亚文的先河。

  穆罕默德·哈提卜(Mohamad El Khatib)

  黎巴嫩青年出版家。黎巴嫩数字未来公司董事长,他所在的出版公司与近20家中国出版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翻译出版了上百种中国图书,为中国图书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和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

  约安娜·马尔沙维克·卡瓦(Joanna Marszałek-Kawa)

  波兰青年出版家。带领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与多家中国出版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帮助中国出版机构在波兰开设出版分支机构,为中国出版开辟东欧及国际市场业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维克多·基克坚科(Viktor Kiktenko)

  乌克兰青年作家。现任乌克兰汉学家协会主席,致力于汉学研究和中国文化推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历史及学术思想,主要著作有《乌克兰汉学研究史概述》等。

  中国文化与学术的传播者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设立于2005年,作为中国出版业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主要授予在海外介绍中国、推广中华文化和中国出版物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及外裔中国籍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品牌。

  我们了解到,本次由外研社推荐的三位候选人——保加利亚出版家科扎雷夫、汉学家韩裴与阿尔巴尼亚翻译家斯巴修均荣获此项奖项。对此,我们以三位专家的事迹为例,让读者对获奖者在传播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学术上的杰出贡献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文化传播者:保加利亚出版家科扎雷夫

  与外研社共建保加利亚“中国主题编辑部”的东西方出版社社长柳本·科扎雷夫(Lyuben Iliev Kozarev)先生作为出版中国主题图书的海外出版人代表荣获本次的特殊贡献奖。科扎雷夫先生是保加利亚资深出版家,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文化和文学书籍的出版,对中华文化更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认同感。2002年,科扎雷夫先生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创立了东西方出版社。该出版社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使命,积极致力于中国图书的翻译和出版。经过不断的努力,一大批介绍中国文学、艺术、人文、社会、思想的保语作品得以出版。其翻译出版的保语版《红楼梦》第一卷荣获2015年保加利亚文化部文化贡献最高奖项——“赫里斯托·格·达诺夫”文学奖。在科扎雷夫先生的主持下,东西方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保语版中国文学著作与中国古今社会、思想、艺术论著。2017年3月1日,外研社“中国主题编辑部”在保加利亚东西方出版社正式挂牌成立。科扎雷夫先生将兴趣化为动力,肩负起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促进东西合作,连接世界文化,为中国文化在保加利亚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红楼人:保加利亚汉学家韩裴的中国缘

  保加利亚知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韩裴(Petko Todorov Hinov)先生现为保加利亚“中国主题编辑部”的主编。韩裴先生掌握汉语、英语、俄语、罗马尼亚语、塞尔威亚语、古保加利亚语、教会斯拉夫语等多门语言,尤其热爱中文及中国文化,他长期潜心从事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的翻译工作。2010年,韩裴先生来到中国,“感觉有种召唤和内心的需要”。次年,在广东佛山做英语老师时,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翻译《红楼梦》。2013年回国后,他把全部精力和时间用于翻译,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为了更加准确地翻译《红楼梦》,韩裴先生从中国带回近千本中文书籍,研究学习庞杂的背景知识。有趣的是,他还对比了“87版”和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他以厚积薄发之势,还陆续翻译了《三十六计》、《围炉夜话》、《七侠五义》等书。在这些古典名著中,他仍钟爱于《红楼梦》。韩裴的《红楼梦》保语译本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读者的普遍关注,在保加利亚掀起了《红楼梦》阅读及研究的热潮。他开创了中国长篇名著直接翻译成保语的先河,其作品获保加利亚翻译协会“杰出翻译奖”,2015年获得保加利亚文化部“赫里斯托·格·达诺夫”文学奖。

  文化使者:阿尔巴尼亚翻译家斯巴修

  伊利亚兹·斯巴修(Iljaz Spahiu),阿尔巴尼亚知名汉学家、翻译家,阿尔巴尼亚—中国文化协会会长,“中阿互译项目”阿方协调人,曾在中国学习和工作多年,熟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较全面的了解。斯巴修先生是阿尔巴尼亚最具权威的、有巨大影响力的中国图书翻译家和中国问题专家,并一直受到中国方面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主要翻译作品包括:《蛙》、《红高粱家族》、《中国历史十五讲》、《阿中日常用语词典》等。当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斯巴修先生抓住了这一契机,怀揣着对中国文学的巨大热情,他接触了中国作家协会,与著名作家、诺贝尔奖得主莫言亲自沟通,获得了他的四部作品在阿尔巴尼亚翻译出版的权利,进而翻译出版了阿文版的《蛙》,《蛙》也成为首部直译为阿语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蛙》一书销售量达2千册,在阿尔巴尼亚各电视台和报纸等媒体反响热烈并得到读者的高度评价,被当地文化部提名为2013年三部最佳译著之一。2015年,斯巴修先生创立阿尔巴尼亚—中国文化协会并担任会长,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中阿文化交流和研讨活动,并亲自做了大量出色的出版、翻译工作,将中国的语言、文学、历史和经济全方位介绍到阿尔巴尼亚,使阿尔巴尼亚人民对中国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和了解。2016年,斯巴修先生翻译的张岂之先生著作《中国历史十五讲》在阿正式发行,这是中阿经典互译项目下首部阿语翻译作品,填补在阿中国历史类书籍的空白。

  斯巴修先生表示,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是一生中的最大荣幸。这份殊荣既是鼓励又是鞭策,他本人及阿中文化协会将再接再厉,继续发挥优势,努力推动两国文化、学术、媒体、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彼此了解与友好感情,促进阿中传统友谊在新时期不断焕发新活力。目前,斯巴修先生正着手翻译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著作《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之路》,从经济角度向阿各界客观、全面介绍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

[时间:2017-08-29  来源:百道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