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终成烟云:新媒体停更,员工分流

京华时报

  事件:8月14日下午,“京华圈”总编辑在内部大会上通报,即日起“京华圈”并入北京日报新媒体矩阵。日后,将由北京日报人员运营“京华圈”,《京华时报》人员不再参与运营工作。据京华时报在职员工透露,本周五,69人将提交意向书,依旧采取向兄弟媒体分流或N+1补偿方案。最终人员安置方案将以内部公告为准。此外,京华时报社二期改革还将逐步解决京华时报社的债务问题。

  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告别纸质版、全面转型新媒体的《京华时报》已于近日启动二期改革。

  澎湃新闻从京华时报社多名员工处获悉,京华时报社于8月15日召开京华时报社第二次改革分流员工安置动员大会,宣布将对京华时报社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并启动京华时报社二期改革人员分流安置工作。

  据与会的京华时报社员工透露,上述会议宣布了京华时报社二期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将申请继续保留京华时报刊号,停止更新其新媒体内容,将其经营的京华圈等资源加以整合,集中力量打造一个服务北京市民的新媒体平台。

  此次二期改革的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则是针对京华时报社现有的69名在职员工,一部分尊重职工意愿,面向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71个岗位,进行双向选择、分流安置,另一部分则按改革办法给予经济补偿,结束劳动合同。

  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计划在9月15日之前完成。

  此外,京华时报社二期改革还将逐步解决京华时报社的债务问题。

  澎湃新闻注意到,截至8月15日21时45分,京华时报官方微博@京华时报最近一次更新是在15日14时29分,而15日当天该微博帐号早8时发布第一条微博起,共发布了17条微博,平均约每23分钟发布一条。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在15日的会议上称,现有(京华时报)新媒体日常新闻产量不足,且质量下降,新媒体推广运营力度不够,受质量、关注度影响,客户认可度低,京华时报品牌影响力整体下滑。

  现任京华时报社总编辑翟德罡则表示,“我和大家一样,是整体分流的一部分,也是面对新的岗位调整。”

  2016年11月13日,京华时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京华时报”发布消息称,“过去几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京华时报》身陷困境,亏损严重,突围未果。如斯大潮下,经反复考虑、慎重研究,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了将京华时报社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并于2017年1月1日休刊的决定。”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当天在京华时报社召开了员工转岗交流工作会,明确将按照分层分批的原则,有序推进岗位安排工作。

  2017年1月1日,已有15年历史的《京华时报》宣布正式告别纸质版,同时全面转型发展新媒体业务。京华网同时已完成改版,由《京华时报》开发的APP“京华圈”客户端也正式上线。

  点评:《京华时报》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停出纸质版而全面转型新媒体,而这一次新媒体停更说明了转型的彻底失败,虽然又多延续了几个月,但是结果其实早已注定。与澎湃新闻的主动停出纸质版相反的是,京华时报停出纸质版是被动的,京华时报终成烟云是中国市场化媒体的一个缩影,未来没有实力雄厚的老子可以依靠,体量大负担也大的市场化媒体将会陆续关停。

[时间:2017-08-21  来源:全中看传媒,澎湃新闻]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