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子书和纸质书哪个更好读?

电子书纸质书

  上海书展接近尾声,人们逛展与买书的热情仍不减。有人或许会问,都信息化时代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买纸质书?电子书与纸质书之争由来已久,谈双方恩怨已不再新鲜,最好还是因人而异各取所需。但若非要对二者来一番“哪个更好读”的较量,我想也不妨一试。

  电子书的便捷性是让人喜爱的,既能实现“无处不阅读”的畅快,又能轻松捧起一本又一本的知识重量;它的小小内存就能让你藏书千百卷,让小家庭的空间得以释放;做起笔记来可以随意一点,不用担心涂坏纸张影响观瞻……读电子书的人都知道它的这些好,但读久了眼睛疼的缺点也是有的。除非是某些产品宣称的跟纸质阅读无异的水墨屏,但更多的也是种心理暗示。

  古人说“学富五车”,即装了五架牛车的书简,可书简上能写几个字呀,如今一本百来页的书,所含的知识量恐怕就能抵一架牛车了。若是电子书,那就更可以“笑傲”古人。杜甫说自己“读书破万卷”,虽然他用的是纸,可我们也不清楚一卷纸能写多少字,根据电子书的庞大内存,万卷估计也不过它的九牛一毛。

  如果你的电子书里藏书多,想要阅读的时候就会有更多选择来满足你,小说、诗歌、散文、人文社科等书籍随手可挑。要查阅资料,电子书也会更方便快捷地完成。但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受到干扰,要是你用手机阅读,就时常会有信息来打断阅读进程;若是用阅读器等产品,有些又会有跳出广告或息屏等状况。这些都极易让阅读变得零碎,从而被放弃;还有些人热衷于逛电子书城,选购了大量的书籍后,也就没有阅读的欲望了。

  读纸质书的环境则相对单纯,手捧一本书,一页页读下去,直到疲惫为止,这大概是最好的状态。可现在的纸质书为在宣传和设计上的别具一格,包装上常过于花哨。比如加个腰封,又或者在原有的封面上再套一个封面,又或者在书内插个宣传卡片、书签,还有的甚至直接有作者的书信、海报等,形式感大大超过书的内容,让读书之人痛苦。这些腰封、书签、海报等装饰物弃之可惜,不弃又总是给阅读增添负担。

  最近读书,看到四个字——“读书得间”,意思是说,读书时要读出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于无字处看出字来。手捧一本纸质书,在享受它的墨香的同时,也要看懂字词之间空白处的深意,这也是读书的乐趣。有的电子书可能会比较粗糙,或是下载的格式不对,或是版本不好等因素,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没有一个清晰的间隔,或干脆连字也是模糊的。如此一来,如何“读书得间”?那就读纸质书吧,在整齐的排版和干净的印刷中去寻找阅读的乐趣。

  我曾经网购过一本书,因早已绝版,很难买到,只好在网上以高价买了一本复制品。封面是很薄的一张纸,上面的图案还是用黑白复印机印出来的,内页文章也东倒西歪,有的是这一页连不上后一页的内容,还得再翻几页去寻找,仿佛一个醉酒的汉子,想要诉说他的沧桑,却说得颠三倒四。这样的纸质书能不能做到“读书得间”呢?我想,只要是爱读书的人,总能从无字处看出字来,从歪歪斜斜中读出真实。

  电子书也好,纸质书也好,没有完全的高下之分,有时候你需要电子书的便捷,有时候也需要纸质书的沉重。读书还真是不在乎形式或者用什么样的工具,就在于你是否能在字词中嚼出味道来,若能如此,电子书就是你行走的脚,纸质书则是你睁开的眼。

[时间:2017-08-21  来源:《晶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