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办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治理已进入环保领域前沿。目前,VOCs治理仍然是乱象丛生。
有的偷排,有的假装治理,VOCs治理乱象丛生
“很多企业安装的废气治理设备就是个摆设,平时直接排放,遇到检查就开一下,甚至有些企业的设备根本不能用的,但他们都有排放达标的手续。如果没有强烈的投诉举报,很少能被发现。”张卫坦率又无奈说。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毕业的张卫可以说是个“老环保”,大学毕业就进入一家国营环保企业工作,2003年创办广州同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开始专注工业废气的治理,至今已有20多年的行业经验,服务过的企业有数百家,对VOCs排放企业相当熟悉。
张卫表示,由于上马VOCs治理设备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很多企业面对职能部门的要求往往是能拖则拖,实在拖不过去也会选择成本最低设备或解决方案,而价格较低的设备又往往效果不太理想。现在市面上获得一致认可的技术、设备,一般都需要几十万元,有些企业为了省钱买了最便宜的设备,又怕过不了监管部门的关,就只能在数据上造假了。
据他透露现在一些环保公司为企业做治理方案和预算都是多套方案,价格也相差悬殊,以供客户选择,承诺都能过关,甚至客户出多少钱就做多少钱的方案。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市场恶性竞争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现在的检测仪器存在着极大的偏差,不同仪器检测出来的数据不一样,这就为数据作假提供了便利。
有些VOCs治理理念很好,但落地实施很难
在张卫看来,目前VOCs行业的技术、工艺五花八门,业内专家的观点也是多种多样,但对于环保的理念,业内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就是回收技术,循环再利用。不过,有些技术理念虽好,现实中却很难落地。比如印刷行业的VOCs回收技术,前两年,广东有关部门曾力推这个技术,结果很多使用了该项技术的印刷企业现在叫苦连天,因为这个技术可操作性太差,还为企业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原因是印刷厂回收的物质并不能马上重复使用,而是要储存起来,分解提纯后才能循环使用。企业自行分解提纯并不容易,因为回收的物质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必须有安监部门的许可。所以这些回收物需要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分解、提纯,专业公司收取每吨数千元的费用。企业一算账,根本划不来,很多印刷企业只能将这项技术束之高阁转而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其实,同样是循环再利用,燃烧后热能回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曾经为企业设计建造VOCs催化燃烧工程,产生的热能同步再利用,不但减少了排放,还为企业节约了能源,附加值得以提升。三年后该企业就通过节能收回了工程的全部投资。”张卫说。
工业生产没有废料,只是放错了地方
去年下半年,广东省环保厅发布《关于开展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治理工作的通知》,将对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治理。通知提出,列入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录的管控企业,都要开展“一企一策”整治工作,后续各地要根据污染源普查及各地市固定污染源企业VOCs排放调查等结果,对重点企业清单实施动态更新。各地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将VOCs年排放量3吨以上的企业列入一般企业管理。
对于广东的“一企一策”,张卫认为出台非常及时:“虽然现在还在编制方案阶段,并未全面实施,但‘一企一策’政策意味着政府加大了对企业VOCs治理的财政扶持力度,企业没有必要再作假,环保公司也不必再想方设法削减预算了。”
他认为,除了对企业“一企一策”,对重点行业也应该执行“一行一策”,比如上述印刷行业的VOCs回收技术,如果印刷企业回收的有机物质有价值,那么专业公司应该采取有偿收购的方式,而不是企业付费处理。不过,这就需要政府来配套,用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当达到一定的量,经济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整个环境治理就是一个庞大的再造过程,本身就可以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张卫看来,工业生产没有废料,只是放错了地方,因此,最重要的是把多生产出来的东西放置到正确地方去。
[时间:2017-08-1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