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商务印书馆学术研讨会

  8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筹)、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商务印书馆创业120年“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著名学者、学科带头人共70余人共聚一堂,就商务印书馆企业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出版物研究、商务印书馆与现代文化教育等主题展开研讨。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商务印书馆历史研究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研讨活动。

  商务印书馆作为一个蜚声海内外卓有成就的文化教育机构,以其卓绝的文化出版活动,深刻嵌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见证了百余年的复兴之路。商务印书馆120年的兴衰及成就,以及其间蕴藏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历史启迪,吸引了学界长期的关注。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部研究商务的专著——法国汉学家戴仁先生《上海商务印书馆(1897—1949)》问世以来,商务印书馆史研究呈现越来越热的趋势,每年都有一两部甚至多部研究专著出版,硕士、博士论文更是难以计数。目前,商务印书馆研究不断深入,研究领域越来越宽,关注的题目越来越细,并呈现多学科、多视界、多维度的研究特点。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认为,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商务印书馆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出版机构无法比拟的。他说,商务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它如何处理世界与中国的关系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商务人放眼看世界时那种令后人尊敬的坦然——旧学新知的平衡和完美结合,使得他们在行事处世上具备一种“现代中国理性”。这种文化自信给后人以启迪。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哲后张人凤认为,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自信的代表和典范,商务精神是对中华文化的无限热爱和极强的责任心。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前总裁陈万雄在主题演讲中详述了商务印书馆馆歌的创作过程,以及商务精神和商务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认为,商务印书馆对现代文化的贡献表现在对“昌明教育、开启民智”出版宗旨的坚持,始终以解决时代命题为己任保持独立的风骨和品格,参与培育了一代新型知识分子,守正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四个方面,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富矿。

  据了解,研讨会共收到论文65篇,围绕商务印书馆创立现代教育制度,开启全民启蒙进程;整理国故、译介西学,参与构建了整个现代汉语知识体系等成就展开研讨。

[时间:2017-08-15  作者:王坤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