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出版业七大关键词

出版业关键词

  2017年上半年,一本《人民的名义》多次脱销断货,打破了近两年继《秘密花园》之后再无现象级畅销书的行业沉寂。而静观上半年出版业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前有“全民阅读”如火如荼地进行,“实体书店”在政策利好下焕发新生机,后有“纸价上涨”“价格战”导致出版成本不断上涨,利润空间被压缩,亟待构建良好有序的行业生态。与此同时,书企上市、民营出版策划机构频频融资等“资本运作”呈白热化,“IP热”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逐渐趋于常态,“传统文化热”则是今年的新亮点。

  全民阅读

  提到上半年的关键词,“全民阅读”依然是绕不开的话题。今年是2006年中央“11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的第11个年头,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简称“总局”)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围绕全民阅读工作提出了着力办好主题阅读活动、着力提供优质阅读内容、着力完善基础阅读设施、着力促进少年儿童阅读、着力倡导领导干部阅读、着力推动基层群众阅读、着力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着力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等八项“着力”。

  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这不仅是“全民阅读”第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重要的是在表述上也由去年的“倡导”变为了“大力推动”,政府对推动全民阅读的决心可见一斑。同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呼之欲出。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从中央到各省市再到全国民众,都为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各省市陆续下发全民阅读工作计划,启动全民阅读相关的书展或读书活动,并从方针政策上对该项工作进行系统性规划。如福建省发布《福建省全民阅读2017—2020年发展规划》,成都公布了“成都市2017年全民阅读十大行动”等;全国各地还诞生了一大批全民阅读社会组织,包括促进会、读书会、读书俱乐部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此外,还有主持人何炅、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歌手李健担任“2017年全民阅读形象大使”。

  此外,各地的全民阅读工作还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据本报统计,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内,共有12个省份专门为全民阅读开通官网,共有15个省份开通了全民阅读官方微信公众号,11个省份开通了省级全民阅读官方微博,还有辽宁、浙江、江西、湖南和西藏等5个省份开通了全民阅读官方App,通过新兴媒体来宣传全民阅读活动、推荐图书、传播文化资讯。

  今年4月,《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分析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4%个,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较2014年上升了5.9%,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了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全民阅读建设工作呈欣欣向荣之态。

  传统文化热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央视的霸屏节目掀起了一波传统文化出版物的销售热潮。但其实,“传统文化热”并不是偶然,既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自信提升的表现,也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对于“经典阅读”的阶段性渴求。据了解,《朗读者》的热播带动了《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画说宋词》等图书的销量上涨。

  除了电视节目对于大众阅读的影响之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年初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各省市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强调传统文化建设,突出地方文化优势,这些政策红利为出版业在策划相关图书选题上提供了指南。在本报盘点的2017年上半年热销新书中,《中国诗词大会》《“北京口述历史”丛书》《姚著中国史》《中国通史》《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诗的八堂课》《中华文化简明读本》等传统文化类图书占据了大半席位,说明与传统文化主题相关的图书出版在2017年呈井喷之势。

  但出版社在满足读者热点需求的同时,更应注重传统文化出版物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文化价值,而目前除了中华书局、凤凰出版社等大部分专业类和古籍类出版社之外,还有不少非专业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本。据CIP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有关《论语》图书出版数量有200余种,《史记》有100多种,《红楼梦》有100多种,也不得不让人警惕:对于读者来说,推崇传统文化,并不是就是意味着祭孔拜孔、穿汉服、阅读传统类书籍等;而对于出版社来说,加强传统文化类图书出版,并不意味着重复出版、同质化出版,而是要深挖民族文化精粹,让这一类图书成为一大精品出版板块,才能真正实现“双效”获益。

  实体书店

  继去年6月中央“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全国各省纷纷实行政策跟进。今年1月,天津率先发布《关于推进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0个省(直辖市)发布了更为具体的实施办法。

  在政策红利下,旧书店重装开业,新书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新开业的书店多达60家,其中言几又、大隐书局、钟书阁、西西弗等民营书店占比90%以上,而西西弗书店表现尤甚,以“书店+地产”的模式在上半年共开新店21家。除了扩张规模持续递增之外,上半年“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和“24小时书店热”让业内外对实体书店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

  除了扩张规模持续递增之外,上半年“新华书店80周年”和“24小时书店热”让业内外对实体书店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新华书店顶着“国有血脉”的光环,经历了在“革命斗争中起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截至2015年末,全国新华书店及其发行网点有1万余处,从业人员13万多人,较1949年分别增长近14倍、11倍有余。为了纪念80年的光辉岁月,而全国新华系统策划的相关主题活动从年初开始,一直到5月的“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座谈会”达到高潮。

  6月高考来临,山东作文考题带动了“24小时书店热”,而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共有7家“24小时书店”开业,全国总量达30多家。这些“24小时书店”在致力于成为当地文化地标的同时,也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增光添彩。

  实体书店的不断复苏,几乎都是围绕着“服务”打转,不论是外表越来越华丽的装修,还是店内越来越多元的业态,费尽心机留住读者是其最终目的。但也有人指出,在商场和资本的“合谋”下,书店成为了一种“景观”和“秀场”。“最美书店”应该在经营好图书主业的同时,让真正懂书、爱书的人走进来,不能让“实体书店活了,书死了”。

  价格战

  如果说关于全民阅读、实体书店、行业规范等各种政策利好,为纸质书回暖和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注入了动力,那么图书“价格战”却如同盗版,成为行业痼疾,在不断挤压出版社利润空间的同时,渠道话语权的丧失也让出版人苦不堪言。

  电商“价格战”由来已久,从2011年,京东、当当上演图书“大战”至今,促销频率从“6·18”“双11”等重要节点演变为常规打折不断、“一季度一大促”。今年“6·18”,当当推出了以“60万种图书5折封顶,20万电子书满20减10”的大促,持续了整整6天。而京东则以发放优惠券的形式,进行3天“价格狂欢”,并在“6·18”当天实现了图书及文娱类产品销售额130.9%的增长。

  纵观整个出版业,去年网络渠道销售首次超越了实体渠道,有人说“高码洋、低折扣”这种竞争策略是中国图书市场中的“怪象”,甚至成为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但“价格战”最终造成书价上涨,形成图书行业的恶性循环,湛庐文化创始人兼总裁陈晓晖总结了“价格战”伤害利润、减少销量、伤害品牌、损害渠道经销商的利益、销售人员的无脑化等“五宗罪”。

  在电商“价格战”愈演愈烈,而图书价格保护体系又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出版社只能在拒绝低价、同质化竞争的同时,依靠产品差异化、产品质量的提升、挖掘满足读者深层次需求的良性竞争,来实现行业的良性运转。面对电商的“步步紧逼”,“华东六少”在6月召开的2017年度华东六省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年会上,联合发声,共商对策抵制“价格战”,这也是出版社首次以团体形式为争取渠道话语权“摇旗呐喊”。

  对于出版机构来说,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渠道格局,一定要“自力更生”。在打造过硬产品的同时,通过深挖地面店渠道潜力,建立店中店模式;打造社办书店,促进品牌升级;自建天猫旗舰店和社群渠道;深挖特种渠道,探索读者数据库建设等多种手段来加强自身的渠道话语权。

  纸价上涨

  其实,一些业内人士早从2016年下半年部分造纸厂关门停产中窥见了“纸价上涨”的端倪,但从2016年10月开始全国各地的纸价一路狂飚,到2017年2月,全国箱板纸和瓦楞纸均价分别涨至4478元/吨和4023元/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引起了出版机构的重视,总局针对这一现象专门召开讨论会。

  虽然到了3、4月纸价有所下跌,但并未持续多久,在搜索引擎输入“纸价”关键词之后,“纸价过山车”“疯狂纸价”“纸价又上涨”等层出不穷。而究其上涨的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曾分析,主要包括近年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后供应格局改善,以及生产运输成本上涨、传统旺季带来的需求短期性好转等。多年来,纸价上下浮动多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一时间洛阳纸贵,加上“价格战”的冲击波,出版机构调整书价似乎已经是“箭在弦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纸价上涨也使得整个图书产业链发生变化,而书价上涨对于出版业来说并非“一日之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据最新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55家造纸厂最新废纸报价信息,其中38家纸厂收购价格出现上调,涨幅在20-70元/吨,且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河南、云南等地区。虽然“期待市场早日稳定”是全产业链的呼声,对于出版机构来说,最有保障的做法就是主动联系可靠的货源,并及时优化选题结构。而面对纸张、印刷、版税、仓储物流、人员等各项成本的不断上升,出版机构在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坚持“品牌出版”和“精品出版”,毕竟好内容才是提高议价能力的根本。

  资本运作

  2017年上半年,登陆A股、融资扩张、重组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依然是出版企业拓展版图,提升竞争力的不二法宝。

  首先,在已有的15家出版上市企业的基础上,出版上市企业阵营再添两大“新兵”:1月正式上市的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家登陆A股主板市场的中央出版机构;4月,民营书企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继年初北洋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书后,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于近日披露了招股书,正式向A股发起冲刺。

  其次,民营出版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5月,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宣布获得1.28亿元A轮融资,估值20亿元。7月,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被曝完成3亿元左右C轮融资,估值近45亿元。

  再次,出版企业在重组并购方面的表现也较为抢眼,而这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多以IP开发、文化产业、在线教育以及海外布局等方面为主,以此加快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步伐。仅2月,就有三家出版上市企业迈开资本扩张的脚步:15日,中文在线拟1亿元设立中文在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业务。同时,其全资子公司天津中文在线拟出资1000万元设立霍尔果斯中文光之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通过IP影视衍生开发变现,提高盈利能力;24日,南方传媒发布《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南方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南方传媒产业并购基金的公告》,表示将深入挖掘文化、电子、互联网产业领域潜在投资机会,27日,时代出版宣布其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时代少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1.02亿元的价格收购北京径成英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51%股权。

  此外,5月,出版传媒以6040万元整体收购控股股东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属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全部股权,完成了旗下全部图书出版企业的整体上市;同月,中信出版集团宣布,将与日本CCC集团在日设立一家主营出版发行、版权运营的合资公司。

  少儿出版风头正劲,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少儿社在夯实主业的同时,也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力争取得版权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新突破。上半年,明天出版社与国外合作伙伴共同出资,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出版社,目前已进入实质运营阶段。无独有偶,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于今年3月在英国伦敦注册新前沿欧洲公司,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IP常态化

  “IP”一词从2013年发轫于游戏产业,几年时间席卷了网络文学、图书、电影电视等全产业链。与前两年对IP趋之若鹜相比,今年无论是大众出版还是少儿出版,出版机构对IP图书的开发逐渐趋于理性,都力图以优势和品牌来进行产业链延伸的拓展。

  大众出版领域,《人民的名义》可谓是现象级产品,优质的影视剧IP带动了同名图书的销量,半年发货量156万册、发货码洋7316.4万元,令其他虚构类图书望尘莫及。在本报盘点的2017上半年虚构类热销新书中,还有像严歌苓《芳华》这样的名家名作,其销量势必也将在下半年同名电影上映后取得新的突破。

  少儿出版领域,排在上半年热销新书榜前列的《小猪佩奇主题绘本》《汪汪队立大功儿童安全救援故事书》《海底小纵队探险记》等作品都是基于优质IP打造的精品图书。毕竟,在昙花一现的销量面前,只有深耕内容才能真正留住读者。

[时间:2017-07-28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