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POD图书对报业的启示

POD图书

  不少书迷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看到自己心仪的书籍信息,想下单购买时,书却已售罄。过去碰上这种情况,如果相关书籍没有电子版,那就只能转而去图书馆等处借阅或是寻迹二手书市场,谁也没有想过让出版社为自己单印一本。毕竟,图书出版是讲求规模效应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就像家里煮饺子,你总不会一次只煮一只饺子吧?

  不过网络时代,数字技术的进步让过去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笔者最近就遇上了“一次只煮一只饺子”这样的事。在当当网上,我看中了一本新闻学译著,这部书出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当网已经告知卖完了。不过,这回不像以前那样只好作罢,有关图书销售网页上明白提醒,你可以让出版社为你专门单独印一本,图书价格也并没有比原来提高,只是到手的时间要长一些:20天左右。

  按出版界的叫法,这种做法就是按需印刷,英文缩写为POD(Print-on-demand),也叫短版印刷、即时印刷、数码印刷。在一些出版业发达的国家,POD图书已经蔚为大观。有资料显示,在美国,早在2008年,采取POD方式印的书就已经超过传统方式印的书。

  行家介绍,POD就是将书的内容数字化,然后在高速激光打印机上印制而成。与现在流行的胶印技术相比,由于POD无需出胶片,也就不用制版,这样就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POD没有需求就不生产,没有大规模出版那样的库存、运输、发行等诸多环节,这也是其能够“单兵作战”的重要原因。 

  POD给出版界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图书出版更能灵活应对市场,从而为出版业自身改革创造了新契机。网商们也是闻风而动,有消息称,当当网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负责POD图书的流通。  

  POD图书的出现,对新闻界也是有意义的。报纸与图书出版虽分属不同领域,但从生产方式上看,有其共同之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规模效应。眼下图书出版都是要讲究印数的,一般图书印刷发行的起点大致为500本至1000本左右;报纸就更不用说了,发行量常常是以几十万份计。因为一次制版费用相对是固定的,印得越多,成本相对就越低;相反,印数少甚至达不到利润盈亏点,出版方自然要承担损失。

 而网络时代和数字技术的出现,原有的经济学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失灵”,POD图书就是一例。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促使图书出版向报纸出版“靠拢”。众所周知,报纸一般是没有库存的,报纸当天看是新闻纸,隔日就是旧闻了,谁愿意订隔日报纸?过去,出版社为库存的码洋发愁,现在按需印刷方式的出现,出版业也可以像报纸那样做到零库存。

  过去,出版业出书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预估的结果,这样容易出现误差,造成大量库存。而用POD方式出书,等于是订单作业,这一点似乎也是在向报业“靠拢”:报纸是面向订户发行的,有明确的发行目标。

  这是出版业抓住数字印刷红利的结果。报业当然不能按图索骥般地照搬这一模式,但从中可以得到启示,数字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个性化文化需求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不管这种文化需求是以阅读还是以看报的方式表现出来。

  “报业将死”这种耸人听闻的论调肇始者其实并不是报业中人,而是来自2008年左右华尔街的一些证券分析师,他们的依据是证券市场上一些传统媒体股的业绩表现。当然,传统媒体自身受电子媒介的强烈冲击这一世界性的现象,似乎也在印证这些证券分析师的判断。问题在于,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起着汰旧推新的作用;另一方面,却也为在传统事物内部酝酿新的变革提供了支撑。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数字印刷技术的进步,POD图书在一些发达国家如何能渐入佳境?要知道,出版业面临的冲击并不比报业小,电子书籍的流行也在极大地吞噬着传统书籍的领地。

  POD图书受关注,这是出版界因应市场变化的新姿态,从经济学原理上讲,也是符合“长尾理论”的。事实上,一些绝版书、断销书反而因POD而重现生机,这似乎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按照出版市场的发展趋势,今后个性化的书籍需求也呈增长之势。君不见,已经有企业在做微信成书的文章了,这是出版业向普通百姓敞开了胸怀。

  同样道理,即使从经济角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报业将死”这一论调也是让人存疑的,更何况,报业自身的变革能力也不容小觑,比如已有报纸针对社区、学校推出不同的版本;有的报纸则尝试进行滚动式印刷发行……

  再则,报业与出版界的距离并不远,时下,有不少报业集团本身便拥有自己的出版社。我不知道,POD图书是否一定会带来国内出版业的另一个春天,但它一定是含苞欲放的花朵,我以为。

[时间:2017-07-05  作者:蒋卫阳  来源:传媒评论]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