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起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中国是否广泛运用的疑问”说起

活字印刷

   历史事实是“过去”的事实。有学者指出历史事实的独特性在于它与当下事实不同, “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不在场的, 是当下缺席的“。 “当下缺席”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大都是“雪泥鸿爪”“蛛丝马迹”的史料, 它们是历史的片段, 是历史事实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 完整的历史“绝非即等于片段的史料”, 它的形成尚需史家对史料的解读, 而这是构成历史事实的又一个重要来源。由此可见, 前人记述、历史遗存、遗迹等史料与后来人的研究论著等都是我们判断和理解历史事实的重要依据。

  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在“印刷术的进步”一目中依时序叙述了古代印刷术中的“雕版印刷术”“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 并指出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不少学生接照已有的“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推动技术进步”的认识, 生发一种判断:活字印刷术在宋代以后取代雕版印刷术并广泛运用。这一判断是历史事实吗? 笔者以此为例, 略说求证历史事实的一般方法。
 
  方法一: 考证历史事实的内容
 
  如果古代的活字印刷技术在六七个世纪的发展中广泛运用, 那么活字印刷品应该有较多遗留,然而, 有些学者通过对历史上大型图书目录等文献资料的研究, 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有学者统计, 清末版本目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共著录历代书籍7 7 4 8 种, 统计约不同版本2 0 0 0 0 部, 其中活字印刷本只有2 2 0 部, 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一。又如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共著录历代善本书1 1 0 0 0 多部, 其中活字印本也只有1 5 0余部。活字印刷品在出版业中所占比例一直很低, 即使到清代中期, 用活字印刷的书籍在数量上虽比前代有所增加, 但从事活字
  印刷的刻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十家。
 
  从上述统计数据看, 雕版印刷本的数量应是远远超过活字印刷品。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 所以它能提供确凿的实物证据。我国至今还保存着大约7 0 0 本宋代的雕版印刷的古籍, 清晰精巧的字迹便之被认为是稀有的书中典范。故宫“现藏有23 万余块雕版, 以清内府雕刻居多, 其中, 清武英殿刻《二十四史》的雕版就有2 万余块。”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光是扬州双博馆, 藏有的明清古籍版片就达20 余万片。浙江省图书馆管理的嘉业堂藏有3 万片古雕版。这些雕版目前都是“记录在册”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古雕版没有记录在册。然而, 古代活字印书版的遗存至今未发现。
依据上述文献资料和实物证据, 大致可知: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中使用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印刷技术, 活字印刷一直未能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 9 世纪中期, 现代机械化活字印刷术传人我国后, 才逐渐取代了雕版印刷主流地位。
 
  关于“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中国是否广泛运用”的问题, 学界多有名家专论。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认为“唐朝后期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 但并未普遍使用, 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我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潘吉星先生对四大发明进行了系统考证, 对印刷术有这样的认识: “有了印本之后,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民的需要已得到满足, 只要书较便宜可用, 一般说不会计较是以雕版还是活字版印出的。因为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 对印本的需要数量大、种类多, 而汉字又数以万计, 做成活字动轴以十万计, 仍很费事, 活字印刷的优越性一时还难以显示出来。还要与木版竟争与并存, 而木版印刷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还不能被活字印刷迅速取代。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汉学家卡特指出“专家们一直认为, 毕昇的胶泥字和随之而起的铸锡作字, 似乎始终没有广泛流行” , 并认为“雕版印刷术,诚可谓中国最重要之发明”。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中国没有广泛运用。这些名家治学严谨, 研究成果可信度较高, 他们的研究对我们判断和理解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考证历史事实内容, 一要有靠得牢的原典史料, 二要有说得透的名家史论, 通过解读史料和借鉴史家研究, 澄清历史事实。
 
  方法二: 追溯历史事实的成因
 
  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 要使学生走出理解误区, 不仅要考证历史事实的内容, 更要追溯历史事实的成因, 以增进历史理解。围绕“活字印刷术在古代中国没有广泛运用”的成因, 笔者选取如下视角和材料进行论证。
 
  视角一: 活字印刷技术不成熟, 难以推广
 
  活字印刷术的确“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但其技术的发展多有不成熟之处。如下两则史料所述:
 
  昨夜江南所进之书有《鹃冠子》, 即活字版, 第字体不工且多讹谬。
——《水经注》序注
 
  近世又铸锡作字, 以铁条贯之作行, 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 难于使墨, 率多印坏, 所以不能久行。
——元代王额《农书》所附《造活字印书法》
 
  上述史料比较典型地说明了活字印刷术的不足之处, 如古代活字印刷工序烦琐极易出错, “第字体不工且多讹谬” ; 由于锡活字吸水性差, 以致难于使墨, 印刷效果不好等。
 
  同时期的雕版印刷因活字印刷的刺激引发了技术变革。一版一色之后, 又出现了一版双色或多色印刷, 后来又发展成多色套版印刷, 后又发展出短版印刷和拱花印刷等印刷工艺。雕版印刷技术发展到它的顶峰, 位居世界的最前列。相形之下,活字印刷因技术不成熟而难以推广。
 
  视角二: 活字印刷术成本较高, 难以推广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模并没有流传下来, 清朝安徽泽县翟金生及其家人历时3 0 年, 烧炼了1 0 万个泥活字。木活字制作工序复杂, 王祯动用政府力量, 才创制了一批木活字。金属活字的成本相当高。明代中期, 江苏无锡印书家华隧投人大笔资金, 历经几十年创制铜活字, 但最终却因生意亏空,变卖了大量家产。活字印刷的这些成本是小作坊无法承担的。
 
  而雕版印刷生产的劳动成本明显低于活字印刷。刻工们“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按照原稿的样子进行刊刻。对于雕版印刷来说, 在中国有很多目不识丁的文盲, 尤其是妇女, 但他们却能以此为生。但是这些人并不能被雇为排( 活) 字工人 。
 
  古代雕版印刷品清晰度的持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版所用木料的质量, 刻工的水平, 墨的调和是否适当, 以及印刷者的熟练程度。根据米怜( 1 9 世纪中期, 住在马六甲的苏格兰传教士) 的调查, 如果具备上面提到的那些质量和优点的话, 再加上“印了2 0 0 0 -3 0 0 0 部后⋯⋯清洗印版, 反复晾干, ⋯⋯使之重新变硬, 延长其使用寿命”的话, “一付书版可以印出三万部书”⋯°可见其印刷成本低, 效率高。
 
  随着投术的革新, 制作成本的下降, 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相比显然更具商业价值。
 
  视角三: 活字印刷术不够适应传统文化, 难以推广
 
  柳冶徽先生曾说: “雕版印刷术之勃兴, 尤与文化有大关系。”叫印刷品不仅作为阅读对象和传播知识的媒介, 也作为艺术品和传播书法的载体。雕版印刷经历几百年, 工艺相当成熟, 有的刻本几乎可达到艺术的境界。宋朝的雕版印刷术处于黄金时期, 刻印精良、字体优美、版面清晰美观、装帧考究。古代文人学者和藏书家亦以收藏朱元刻本为荣。雕版印刷术的这种文化功能, 是活字印刷术难以取代的。
 
  中国汉字数量大, 一副活字要满足排版的需要, 少则要制作活字几万个多则几十万个。汉字又是象形文字, 无法像拉丁文字母那样进行自由拼写与组合。汉字的古体大多数在8 画和1 6 画之间, 无论是雕刻还是制模铸造都要有相当的投艺。而且排字工必须要识字, 懂文言文。汉字的这些特点无疑延缓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
因此, 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适应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汉字的特征, 从而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视角四: 活字印刷术没有得到政府有力支持,难以推广
 
  北宋是雕版业的黄金时期, 形成官刻、家刻、坊刻三大刻书主体。官府刻书以儒家经典为主, 坊刻则完全以盈利为目的, 刻本内容广泛, 印刷量大, 雕版更为便利, 而且图案精美, 字缘清晰。中国古代官刻首次正式采用活字印刷术, 为清雍正四年印成铜字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 可算是政府在活字印刷技术总结方面的首次贡献。但政府在活字版的使用上并不热心, 清初宫廷刻的25 万枚铜活字, 在印成《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后, 一直被柬之高阁, 乾隆年间炼铸为铜钱。而不计成本的皇家技术又不可能促进民间产品的商业化ヽ市场化。民间运用活字版印刷很早就开始, 但一直处于实验阶段, 并未大规模应用。像沈括能记录下毕异发明, 王祯能积极领导木活字印刷工程实践, 翟金生能坚持三十年, 竭举自己的家资, 试验复活毕昇泥活字工艺, 实在是古代知识分子里的风毛磷角。总之, 在古代中国, 活字印刷术没有蔚然成风。
 
  追溯历史事实的原因, 一要把事实放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析成因, 二要从社会发展的多元角度分析成因, 通过合理分析和理解事实的成因, 确认历史事实。
 
  求证历史事实的这两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需要教师有足够的专业阅读, 而在组织教学中需要教师能选取合适的材料, 设计合理的问题,通过激发疑问、多方论证的学习过程求证历史事实。方法运用的背后更有着引导学生包容理解历史和树立实证意识等价值取向的考量。
 
  ——本文载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2期第54-56页

[时间:2017-06-20  来源:微信号:历史学科教育]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