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一造纸厂收到《人民的名义》小说印刷用纸订单

文化用纸印刷人民的名义

  “前段时间最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大家都熟悉。可你知道吗,《人民的名义》小说印刷用纸就是我们这条6号文化用纸生产线生产的。”近日,在山东省宁阳县某造纸企业的生产车间,企业项目总监自豪的告诉记者。

  “6号生产线见证了我们厂40多年来的风雨发展历程!”据介绍,这是企业最早建设的一条生产线,当时主要生产低克重的文化纸,后来由于设备配置低,纸品质量差、档次低,服役20多年后,最终为市场所淘汰,“闲置了十多年,厂房都快当仓库使用了。有时其他生产线上用什么零部件,就来这条线上拆卸。”

  市场就是指挥棒、红绿灯。随着近两年造纸行业市场回暖,以及与山东大学、山东造纸装备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化,技术积淀,该企业于2016年7月份启动6号文化用纸生产线技改项目,这也是公司智能改造提升计划的首次尝试。

  “这条生产线技改后的定位就是生产高附加值的纸种。”项目总监介绍,以此为出发点,他们对生产线打浆、流送、成型、脱水等各系统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

  “原先6号线生产70克、50克等不同克重的纸张,全凭人的经验进行调控,造成每批纸张的克重可能都不一样。”这次改造,他们新上了扫描架定量控制系统,将原来手工调节纸品改为全自动电脑定量控制,从而保障纸张克重的恒定性。

  类似的技改亮点还有很多,比如将原先的开放式压轧改为复合式压轧,腾出的压轧设备占地空间用来增加烘缸组数,这样既提高了车速,又增强了烘干能力,纸面更加平滑细腻,智能化改造让企业蝶变。

  2017年2月份,6号文化用纸生产线完成技改,一次性试车成功并投入使用。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线,可生产40—400克重不同规格和品种的纸张,车速由原来的150米/分钟提升到450米/分钟,产量由原来的年产7000吨一跃增加到20000吨以上。同时,由于生产流程优化,设施设备完善,产品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近50%,实现了产能效益和环保节能双提升。

  “它就是我们企业众多生产线中的特种兵。”该公司董事长对高配置、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6号线如是评价,“比如高克重的纸张,有的线无法生产,它就可以,或者是其它线可以生产的纸种,但它生产出来的质量更好。”正是凭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优势,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获得了《人民的名义》小说印刷用纸的订单。

  智能化改造让6号文化用纸生产线焕发新生,更为公司转型发展开拓了新路,公司还计划下半年再实施污水处理和废纸脱墨两个技改项目。所有项目竣工达产后,公司年浆纸总产量将达到40万吨,税收5000万元。

[时间:2017-06-16  来源:闪电新闻]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