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凯:以融合创新推进印刷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融合创新印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6月15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刘晓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出席全国出版印刷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发表《以融合创新推进印刷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讲。内容如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刘晓凯

以融合创新推进印刷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全国出版印刷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刘晓凯

(2017年6月15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纪念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20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下午,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出版印刷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又在这里举办。我们共聚申江,研讨融合发展;我们汇于商务旧址,承继和发扬“商务精神”。抚今追昔、不忘初心,饮水思源、继续前进。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举办这样的活动、进行这样的研讨,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特别值得纪念。在此,我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120年前,商务印书馆成立于上海。她是中国第一家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印刷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秉承“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宗旨,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守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节操和气节,传播中外先进思想和技术,培育新型社会伦理和文明观念,成为引领中国现代印刷出版业负重前进、不断创新的先驱。一百多年来,印刷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使得商务印书馆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许多个“第一”:1900年第一次使用纸型印书;1907年第一个采用珂罗版印刷;1915年第一个创制仿古活字,采用胶版彩色印刷;1923年,第一个采用影写版;1930年第一个创制和规定印刷出版的标准版式和标准纸张,等等。可以说,商务印书馆既是印刷和出版深度融合所铸就的中华优质文化品牌,又是中国印刷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见证和缩影。传承、弘扬“商务精神”,是当代印刷出版人的责任。下面,我就传承好这种融合发展精神,推动印刷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三点意见。

  一、我国印刷业进入深度融合发展的窗口期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国印刷业改革发展面临着成本上升、需求下降、环境制约增强等多重压力和挑战,发展增速滞于谷底,就业容纳数额相对减少。但是,即使在发展制约因素不断增多的严峻挑战下,这几年来,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创新战略的驱动下,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互联网+”战略的大环境下,我们从供给侧,致力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资本结构和企业制度创新,主动向综合服务深度转型,从去年底今年初开始,产业发展慢慢呈现出存量调整、增量崛起、质量提升的较好态势,发展增速连续3年触底,目前已现“U型”抬升轨迹。这为全行业“十三五”期间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刚性基础条件。主要体现在:

  第一,印刷业整体保持了低缓增长。根据总局2017年印刷企业年度核验统计,2016年我国共有印刷企业10.1万家,印刷业总产值1.15多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资产总额1.29多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4%,数字印刷产值357.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9%。与全球其他经济体印刷业相比,与国内其他加工制造业相比,我国印刷业继续保持了低缓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力推进的运行提质增效所体现的深度调整特征越来越明显;印刷业深度融于各行业、服务于新兴产业和业态的“黏性”特质越来越彰显。这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回旋余地进一步拓宽,全行业争取了一段较宽裕的“窗口期”。与此相适合,多领域、多层次、多产品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特别是印刷电商的异军突起,在市场格局上为产业深度融合提振了信心、拓宽了空间。

  第二,产业提质增效有成绩有特色有亮点。一是一是骨干企业保持快速发展。2016年,10家在我国内地主板上市的印刷企业营业收入为2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其带动作用、示范效果显著增强。,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规模小、缺乏特色的企业数量连续多年下降。二是是优质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大。绿色图书、少儿出版物、绿色图书、个性包装、智能标签等领域印刷的产值增速超过超过10%,成为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后起之秀”,甚至达到20%。,而报刊印刷等继续下降。三是是新兴运营模式创意汹涌、应接不暇。互联网已经成为许多印刷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渠道,竞争态势热火朝天。我在湖南调研时发现,当地一家电商网络平台可以给若干家中型印刷企业提供50%以上的市场订单,提升了印刷服务价值链的效率,而这仅是近3年之内的事情。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印包业电商平台近400家,“互联网+印刷”已经走出创意阶段而真实地服务于全行业,冲击、改造和融合着原有传统的运营模式。四是梯度转移增添活力。中西部地区印刷企业利用后发优势“弯道超车”,加快承接转移;京津冀一体化格局的奠定和雄安新区的巨大感召力,也使印刷服务当地市场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引擎作用开始凸显。当前,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数字技术与印刷业正在发生着深度的、我们难以想象的融合。这些信息数字技术,既是可直接投入的生产资源要素,可以参与加工运营,能够创造价值;又是对其他生产资源要素进行优化的助力器和放大剂,可以重构原有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改造着企业的原有人力结构、融资来源与行业宏观运行制度,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几何倍数的快速增长。这种数字化融合,不仅成为拉动印刷业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引擎,而且为印刷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组织基础。

  二、落实“十三五”规划,以融合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目标,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与此同时,印刷业低端产能散滥、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问题,也促使我们必须要从供给侧的角度,比如劳动力、资本、资源禀赋、制度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推动措施调整和结构变革。为此,今年3月,总局印发了《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印刷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这其中的“融合化”,就是要突破传统产业的边界以及产业运行同质化的制约,汇聚发展所需资源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制度创新,培育新的科技发展动能,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具体来讲,主要推动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挖掘、提升和整合印刷出版文化理念与企业资源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要唤醒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自信,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区域文化资源、行业文化资源,以及企业自身的文化资源禀赋,使其与新的动能表现形式形态相融合、相促进,以深度的“化学反应”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推动文化理念和资源优势向企业创新发展的优势方向转变。这既是印刷业当前的巨大发展潜力,也是印刷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比如,雅昌文化集团,就是在企业的动能转换、文化资源禀赋挖掘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以多元、优质的印刷传播形式呈现给读者,这其中既有纸质的艺术大书,也有数字化的VR(虚拟现实)影像,将印刷、传播和出版深入融合,以多彩多元艺术形式为读者服务,既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培育了高端市场,在本质上提高和激活了企业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升。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的企业对各种文化资源、禀赋的挖掘利用、提升转化所做的探索还太少。一会,中国印刷博物馆孙宝林馆长将介绍出版印刷文化如何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相信会给大家很多启示。

  第二,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当前,印刷出版业发展链条中的厚重文化资源和市场价值,很多还是“养在深闺人不知”或是处于“灯下黑”的状况。要充分利用印刷出版业产业链长、价值链断节的特点,由被动加工向主动服务转变,提高服务属性比重,这是促进印刷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资源挖掘导引和方向。要加快印刷出版与创意设计、发行物流、咨询服务等领域的深入融合,培育新型业态,提升服务质量,抢占新兴市场空间,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消费需求。比如,上海印刷集团,在由传统印刷出版服务商向文创产品供应商的转变中,就特别注重将其特有的印刷出版资源融于文创产品的深度链条开发中,其注册的文创品牌“尚映”深受市场欢迎。再比如,北京盛通并购韩国知名机器人教育机构的有效案例,也在在说明,只要一心谋发展、放眼看全球,机会永远多多。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需要打通、需要融汇、需要“碰撞”,但这需要企业敏锐的观察力,需要对市场规律规矩的高度认知。

  第三,加强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从去年的德鲁巴印刷展、中国国际全印展到今年的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印刷出版正在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进行着深度融合,这种融合速度快于其他制造业、质量上高于其他产业,在当今世界体现出“一花独秀”的动人景象。中国是世界著名印刷设备器材商最看好的市场,每年平均进口额超过20亿美元。通过与纳米技术、激光全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RFID(无线射频)等的结合应用,印刷出版领域的产品创新得到新激发,原有新动能短板正在逐渐弥补。在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主办的绿色创意印刷展专区,中华商务的AR图书、康得新的裸眼3D薄膜材料、上海西口的创意折纸、北大方正的“一册一码”等最新产品,因展示效果良好受到了出版单位的热烈欢迎。目前,这些新技术已在文化产品复制和商品包装等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相信在几年内,这些新技术就会在市场中占领相当的份额。

  三、加强宏观引导,提供融合发展政策保障

  为推动我国印刷业在“十三五”时期加快“融合化”发展,逐步实现由生产加工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总局将以推进印刷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高印刷供给质量和水平,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一是继续推动《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文件的修订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支持示范企业和中小特色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完善绿色印刷和质量管理,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深入开展“迎接党的十九大印刷复制发行专项行动”,确保印刷复制发行市场健康有序。二是加快探索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建立出版物印刷企业“联合审批、跨区监管”的新模式。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在绿色印刷、数字印刷、质量管理、示范企业联盟等领域加强印刷企业与出版单位的对接。四是鼓励印刷企业与出版单位在资本、技术和人力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第二,实施重点工程,加强扶持引导。要实施好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推广工程,鼓励印刷企业进行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夯实与出版环节相对接的硬件基础。目前,我们正积极配合总局财务管理部门,向国家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申请扶持绿色印刷的有关财税政策。要继续建设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加强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创新融合的骨干企业,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大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信息技术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开发进度,支持印刷出版融合发展类的项目。

  第三,打造服务平台,促进交流对接。一方面,围绕着“四化”发展方向,通过培训班、交流会等形式,培育、支持和打造行业内的交流对接平台,梳理关键问题,探索基本路径,向有关部门推荐一批好企业、好项目。另一方面,指导支持行业依托资源优势搭建融合创新发展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宣传,在全行业凝聚起融合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鼓励中国国际全印展、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绿色创意印刷展等展会创新内容、创新形式,扩大国际影响力。

  同志们、朋友们,19世纪的上海,是中国的新学枢纽,印刷出版从这里辐射全国;如今的上海,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桥头堡、中国印刷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让我们在回首与致敬“商务精神”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印刷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时间:2017-06-16  来源:必胜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