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
1473种古籍入选《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913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仅上海图书馆修复古籍累计总量就达到19733册1095543叶,约占全国古籍修复总量十分之一以上,这是2007年国家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十年间,上海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累累成果。6月14日,由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本市12家古籍收藏单位参与的“汲古慧今——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十年成果展”将在上海图书馆正式开幕,向公众展示各参与单位收藏的70件古籍精品。
编目,摸清古籍“家底”
2007年3月起,上海古籍保护工作陆续展开。当年8月23日,市文广局召开上海市古籍普查试点工作会议,标志着上海地区古籍普查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在市文广局牵头下,包括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科委、市民族宗教委、市财政局、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在内的单位组成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次年10月,上海图书馆多了“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的新身份,由此,上海市古籍保护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基本成形,为此后十年古籍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浩如烟海的待整理、修复、保护的古籍,“摸清家底”是第一步。2007年7月,上海图书馆正式启动馆藏古籍查库清点,至2008年1月底,17万余册善本清点完成,100余万册普通古籍此后又历时一年清点完毕。当时,暂存于外围书库的未编古籍,清点装箱后的数量达2000余箱。为此,上图建立未编古籍清理组,专事古籍整理,直至2012年共完成了40万册古籍复本的整理上架;古籍普查组则以年均4000种的进度埋首于故纸堆中,共完成编目42000余种。
在这次“汲古慧今——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十年成果展”上,就有一批近年在编目中新发现的善本古籍亮相,如《山堂先生群书考索》,为元延祐七年(1320)圆沙书院刻明修本;明前期刻本《新刊古论精粹》为各家书目所未载;明末刻本《六研斋笔记》(存二卷),为《四库全书》进呈本;更令研究人员感到振奋的是,整理出的部分古籍可补旧藏善本之缺,如新发现的清抄本《资治通鉴续编》首册,恰好将上图旧藏配齐;清乾隆学者沈德潜编《杜诗选》稿本,上图旧藏上册,2013年清理出下册得以配齐;清人汪日桢《二十四史月日考》未刊稿,2012年发现了《旧五代史》《辽史》部分二册,2013年又发现了《金史》卷一至三、卷十至卷十二。这些分离多年的古籍,在普查人员手中终获完璧。
在“清点家底”的基础上,上海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得以建立,1473种古籍入选《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其中913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等于为每一件珍贵古籍都发放了‘身份证’。”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说。
修复,与时间赛跑
“最突出的矛盾还是待修复的古籍数量实在浩大,而修复人员数量和修复速度远跟不上。”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告诉记者。据国家图书馆2012年统计,全国包含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在内的公藏单位有3800多家,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而当时,专业修复人员还不到百人。
尽快培养相关人才,成为古籍保护工作的“命门”。“80后”王晨敏2005年进入上图文献保护修复部工作,十多年间,身边同事从老师辈居多,到“80后”乃至“90后”渐成主力。他总结,科学管理、加强研究,是上图古籍修复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因素。十年来,上图古籍修复在继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设备修复和保护纸质文献,电脑监控的纸张撕裂度仪、纸张耐破度仪、纸张耐折度仪、纸张厚度测定仪、造纸纤维测量仪、纸张酸度计、超纯水系统等成为古籍修复的有力助手,特别是2010年从美国引进纸浆补洞机,率先在国内图书馆开展机器修复古籍的实践。2013年,上图研制的“文献防蠹纸2号”经过一系列专业测试,其安全、高效的防虫便捷性,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这一创新成果被国内多家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运用。
据悉,目前上海拥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一家(上海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两家(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传习所两家(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开展了文献修复人才的专业培养。2014年11月,复旦大学成立全国首家“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次年招收“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专业硕士,去年底,古籍保护方向博士研究生招收工作启动,两年来已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25人。张品芳的老师——74岁的赵嘉福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古籍修复人才,古稀之年,他接受聘书,来到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教学第一线,为的就是“将手艺传下去”。“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建立双导师制度,每位研究生至少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兼职导师,还先后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建立了6个实践基地,包括公共图书馆、线装古籍印刷厂、传统制墨工坊等,2015级硕士研究生分别在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完成了近240个工作日的实践学习。在古籍修复领域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授艺”形式,有了与现代教育结合发展的新的实践可能。
2011年起,“上海市古籍修复技能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面向上海地区40岁以下古籍修复人员展开,专家现场点评,以赛促学,上海古籍修复技艺的传统优势和辐射力有望代代相传。
利用,让中华优秀古籍“活起来”
在整理、修复、保护优秀古籍的同时,如何让古籍资源“活起来”,化身千百,为天下人所用,更好地传承历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古籍保护工作者们思考的新课题。
据悉,上图目前馆藏善本、刻本约2.5万种,截至去年,约三分之一完成了数字化。以家谱为例,已完成15000余种共12万余册的扫描加工,总量达1100万拍,其中,2007年至今的数量达11000种,800万拍。周德明还记得,1996年,上海图书馆开放全国首家家谱阅览室,有人因为找到家谱在走廊激动地大喊大叫,馆方专门开了空置房间,让他们平静情绪。有人找到家谱后,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泪水直流。而随着数字家谱资源的开发开放不断推进,世界各地的华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家谱。2006年,第一期3000种家谱正式向读者开放阅览后,每年及时补充已完成的家谱数字化资源,成为利用率最高的古籍数据库。去年,上图又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推出基于关联数据开放的数字人文服务——“华人家谱总目·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截至今年4月,6000种家谱在网上向社会公开服务。上图古籍数字化服务也建立了历史文献统一检索平台,读者可以便捷地查阅馆藏稿抄本、家谱、盛宣怀档案等全文,实现了实物古籍与数字化古籍并举的复合型服务。
2005年起,上海图书馆以“揭示馆藏精品,宏扬中华文化,服务社会大众”的理念,在国内图书馆界开创馆藏文献年度精品展服务,以每年一个主题的形式将馆藏历史文献进行公益性展示。各古籍收藏单位组织的古籍讲座、展览、现场演示等活动,影印出版的珍贵古籍和大量学术价值颇高的历史文献、古籍专著和工具书的整理出版发行,使得“藏在闺中”的古籍资源向大众揭开了神秘面纱,也让大众切实体验到中华古籍保护成果的获得感。“汲古慧今”,正是古籍保护工作的真谛——让中华优秀古籍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和文化自信的源头。
[时间:2017-06-13 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