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供给侧改革需4大措施

供给侧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年,资本积累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各个行业为大量的过剩产能所困恼,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只能继续制造更多的产能和更多的库存,增加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现在经济好转,但下半年会再次下行 
 
  宏观经济好转,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货币再次高速增长,特别是狭义货币M1,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数据表明M1增长率从2015年平均5%上涨到了2016年最高点25%。正是因为货币推动,去年房地产价格也是暴涨。所以,尽管中央一再强调要转向供给侧,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是不自觉地又滑到了拉动需求的老路上,滑到了依靠宏观政策来制造短期繁荣的老路上。它会拖延我们在供给侧的改革。 
 
  第二,经过了2014、2015年的调整,各行各业的库存都处于低位,企业要补库存,带来了一些需求。
 
  第三,去年中央推行的“三去”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觉得对于经济形势的好转起的作用不是很大。数据表明,杠杆不仅没有去,好象还增加了,去产能行政手段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代价也很高。
 
  从今年一季度来看,狭义货币的增长速度在放慢,估计今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又会出现下行的趋势,这是我个人的判断。 
 
  有人误解了重要对经济的研判 
 
  目前,中国正处在转折的关键时期,中央及时做出了转向供给侧的决定。但遗憾的是,对于这一具有战略意义方向政策转变,市场上和社会各界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不少人仍在幻想用刺激性的政策维持经济的增长。 
 
  我们在去年就看到财政和货币政策再度松宽,造成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宏观经济的温和好转。有人就认为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已见成效,经济企稳反弹在际。对于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是误解了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 
 
  去年5月份人民日报发表的权威人士讲话讲得非常清楚,中国经济既不是U型的,更不是V型的,而是L型的,就是经济的增长速度从8%下降到6%左右,低速增长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如果认为去年一年的货币和财政的紧缩可以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那么就会使我们在思想上产生松懈,回避推迟紧迫的供给侧制度改革,怀着侥幸的心理,继续应用传统的方法应对经济的下行。不仅无法使经济走出这个L型,而且还将浪费我们用日益稀少的政策资源换来的时间,耽误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机会。 
 
  供给侧改革需要制度保障,而不是产业政策 
 
  供给侧所有的改革措施应该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为中心,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产生消费需求,企业才能产生投资需求,政府才能增加税收。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是从价值创造的本源寻找经济增长的动力。 
 
  增加有效供给,意味着企业必须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或者用低成本来实现价格的下降。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需要企业进行创新,而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就是要为企业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企业家的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所以,供给侧不需要什么工业政策、产业政策,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
 
  具体而言,主要有四项措施。 
 
  第一,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是首要任务。良好的产权保护有助于企业建立对未来的稳定预期,鼓励他们进行长期的研发投资,持续地创新产品和技术。产权保护的意义还在于减少和杜绝山寨盗版产品和假货,提高创新的回报。所以,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指出“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侵犯产权的现象,利用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资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易发多发”等问题,并要求“坚持平等保护的原则,强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第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适当地缩小国有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的规模。这是我个人的政策建议。从本质上来讲,鼓励创新是一个激励机制的问题,动力和压力缺一不可。而在现行体制下,国有企业的高管和员工无法分享创新的收益,创新缺乏动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也不承担市场竞争下的倒闭压力,创新压力不足。因此,创新的主体只能是民营企业,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 
 
  第三,放松和解除管制。创新需要思想自由的环境,需要资源的自由流动,需要想象和尝试,需要不以失败为耻辱的企业家精神。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产生了世界级的大市值公司?原因之一就是在互联网早期的发展阶段,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比较少。4月18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重申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要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第四,全面减税。这不仅在于降低企业的负担,而且在于将更多的资源从政府部门的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 
 
  没有补贴,国企优越性会发生实质改变 
 
  目前,国企在资源使用和市场准入方面都比民营企业更为优越,它的解决不是一两项政策能够实现的,有可能要像朱镕基总理那样,抓大放小,到国家财政已经拿不出钱补贴它们的时候才能有实质性进展。据我所知,1990年代提出抓大放小,把中小国有企业全都放掉,原因是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向低效率的国有企业提供补贴。 
 
  传统行业的创新机会远多于科技行业。推荐大家读一本书彼得•德鲁科写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书里强调了两个观点。第一,创新有高科技当然好,但是高科技不是创新的前提;第二,创新需要专注,就在你自己熟悉的行业中寻找创新机会,那里是你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地方。 

[时间:2017-04-26  来源:微信公众号正和岛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