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书店创意
不像书店却在售书;不像邮局却能寄明信片;不像餐厅却在卖咖啡简餐……一夜之间,城市的商场、写字间,甚至郊区的奥特莱斯,忽然间就开起了很多这种图书和创意百货“混搭”的“新”书店。
在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的西西弗书店500多平方米的店铺内,见缝插针地设置了专门的阅读区,书架下的座椅、围着柱子特制的坐台、宽窄适度的楼梯凳,一切都是为了进店的人能够随时坐下阅读。
除了卖书,这里还卖很多别的东西,咖啡简餐、文创产品、定期的文化沙龙和电影赏析……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说,传统意义上的实体书店功能正在退化,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网络图书销售平台以及电子图书阅读终端的出现,都给实体书店带来巨大冲击。然而,以文化综合体面貌重现江湖的“新”书店,近年却不断增加。
去年以来,沈阳陆续开了十多家文化综合体书店,这些“新”书店最大的改变就是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
在沈阳中街的大象生活馆内,书架旁配有茶具和茶叶,儿童图书与各种益智玩具混放在一起,黑胶唱片旁摆放着留声机,在这个文化产品与生活用品和谐共处的书店里,图书和创意百货都是混搭的,有书的地方就会有座位,有产品的地方就会有书。
经常泡在这家书店的张颖告诉记者,实体书店会给阅读带来一种仪式感——在阳光明媚的午后,选一本喜爱的书,配上一杯清茶,享受温暖与墨香,这和窝在沙发里、盯着光闪闪的小屏幕,有很大的不同。在书店安静地阅读,应当是这个时代最有范儿的事情,起码是“之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读者认为,实体书店是提升文化幸福感的一个平台。走进书店,自然而然地就会置身于一种阅读情境之中,产生一种渴望阅读的心理暗示。
欢迎阅读也成为一些新型书店奉行的待客之道,就像一家书店墙上的几行字:“背包太沉,存吧;站着太累,坐吧;买了太贵,抄吧。”“新”书店正逐渐成为聚集人群的一个精神文化栖息地,为阅读纸质图书提供一个文化氛围与气场。
齐勇锋说,尽管在这些“新”书店刚出现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人只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转转看看,可能并不会在店里看书买书。但阅读本身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影响与引导、渗透与浸润。这些“新”书店的开门纳客本身就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他们所做的种种尝试与努力,本身就是探索大众阅读可能性、引导公众培养阅读习惯、引领阅读风向的举措。
[时间:2017-04-21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