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丰前身——牡丹江造纸厂的建立

恒丰牡丹江造纸厂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恒丰的历史最早可回溯到上世纪30年代。

  当时,全中国仅上海、太原有两台小型卷烟纸机,每天可出成品400余斤卷烟纸,其他多数卷烟纸从英法等国进口。

  1936年4月,日本人矢野茂与中国人孙培梓、周玉堂、宋承德等人,以集资和向社会募集的形式筹集资金35万元伪满洲国币,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家卷烟纸厂——安东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安东今为丹东),厂址在当时的安东县东坎子镇安路118号。新建纸厂拥有一台日本产94英寸长网造纸机,日产卷烟纸3吨。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进口卷烟纸断绝,烟纸产量供不应求,纸厂增加一台74英寸造纸机,于1942年6月竣工投产,日产卷烟纸2.3吨。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民主政府接收了这个工厂,省政府实业厅特派员刘天达(即当代著名作家雷加)任厂长,率原先大部分职工继续生产,改名安东造纸三分厂。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疏散工业、保障生产,安东市委发出工厂搬迁令。9月底,纸机设备拆运装车,由王秉恕等十余人分批武装押运至佳木斯市(当时属合江省)。因当时松江省(后改称黑龙江省)内没有大中型造纸厂,省工业厅与合江省洽商,用凤山煤矿换取由安东迁来的全部造纸设备。

  1951年3月,松江省工业厅任命邓吉升为厂长,组建牡丹江造纸厂。5-6月间,安东造纸三分厂拆迁的造纸设备由佳木斯运抵牡丹江。

  新厂址(即恒丰现址)地势平坦,不仅靠近富江镇火车站可开辟铁路专用线,而且北靠公路、东临牡丹江,水质适合,电气、燃料资源充沛,是理想的造纸工厂用地。新址原是日伪时期日本人开设的肥皂厂旧址,当时仅有高约30余米、水泥捣制的大烟囱一座,以及破窑基、土草房等设施。筹建初期,工厂有职工130名,技术工人以安东随机器转来,广州、吉林等地调来的熟练技工为主,当地招用徒工为辅。截至1951年末,职工增加到636人。

  1952年4月,牡丹江解放造纸厂划归牡丹江造纸厂。合并后,工厂有长网多缸造纸机、圆网单缸造纸机、14立方米蒸球各两台。8月1日,举行纸机投产庆典仪式,恒丰从一片废墟上拔地而起,正式拉开了她的历史帷幕。

[时间:2017-04-18  来源:牡丹江恒丰纸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