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与中国策略

全球经济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弭,但全球经济前景并不明朗,认识分歧很大,对于中国战略决策也构成了一定影响。但未来全球经济将取决于“三驾马车”,中国的战略决策也将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制定。 

  未来全球经济取决于“三驾马车”走势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文章称,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形成了“三驾马车”的市场格局,即美国市场、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这三大市场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0%,对全球经济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2015年全球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32480亿美元,其中,中国为39569亿美元,占比11.90%;美国为38128.6亿美元,占比11.47%;欧盟27国为35295亿欧元(约38824.5亿美元),占比11.68%。2015年全球商业服务(不包括政府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93657.1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1591.71亿美元,占比12.38%;欧盟为37151.76亿美元,占比39.67%;中国为7518.06亿美元,占比8.03%。从全球区域经济影响力来看,虽然日本、韩国、东盟、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部分拉美与非洲国家的经济活跃或者衰退,都会在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的波澜,但不可能是颠覆性的,未来全球经济的实际走势依然取决于三大经济体的态势。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能逆转 
 
  文章表示,虽然“三驾马车”目前都已度过最困难时期,全球经济复苏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但各主要国家经济指标好坏差别很大,一些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显着上升,民粹主义思潮泛滥引发“反全球化”倾向,如果贸易保护主义极端化并演化成全球贸易战,世界经济前景将蒙上厚厚的阴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就开始抬头,最终发展到2016年以“英国脱欧”和美日欧联手对华“违约”(不履行他们在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为标志,人们有理由判断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出现明显退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可能掀起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甚至在很多国家得到效仿,反全球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需求结构再平衡,将导致全球贸易萎缩格局进一步恶化。应该看到,发达国家近期贸易保护主义集中指向中国,影响最大的肯定是中国经济。以2016年1-11月数据为例,中国对美国出口占出口总值的18%;对欧盟出口占出口总值的16%;如果考虑对日本以及具有转口意义的对香港出口,中国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度还是很高的。然而,中国加入WTO以来15年的数据也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很大,西方发达国家也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成果。 
 
  其实,全球化逆转对美国未必是好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领先的全球贸易国。二战后美国实施积极开放的国际贸易政策。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如果没有二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年均GDP总量将减少9%。美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来自多方面:通过出口扩大美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了美国的收入;将生产重心转移至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产量规模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平均生产成本,有助于增强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有助于提高一般工人的收入水平,并促进了消费;通过进口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选择,并帮助国内保持较低的物价,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进口也为美国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要素,帮助公司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具有或保持高度的竞争力。尽管如此,美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潜在经济收益远远没有用尽,大约四分之三的世界购买力和超过95%的世界消费者在美国的边界之外。彼得森研究所的分析还估计,消除剩余的全球贸易壁垒将使美国从贸易中获得的收益增加50%。从2009年第二季度到2015年,美国实际GDP年增长率为2%左右,出口额贡献了三分之一(0.7个百分点)。当前,美国贸易总额稳中有升,远好于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欧洲“反全球化”呼声越来越大,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区域保护主义趋势明显。如果这种“逆全球化”成为趋势,将对欧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欧盟经济也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内部的需求在减弱,不少成员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非常规货币政策难以见效,外部需求是欧盟GDP增长的最重要的来源。据欧盟统计,2012年以来国际贸易对欧盟GDP的贡献将欧盟经济衰退深度减少四分之一,外部需求的贡献对欧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来自欧盟国家的长期证据表明,增加1%经济的开放性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0.6%。相信欧洲负责任的政治家、有话语权的企业家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三驾马车”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大局 
 
  文章分析,回顾一下全球经济这几年走过的路,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全球经济找方向的实质。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时,大多数专业人士只是意识到美国的一些银行要倒霉,要为此交学费,但没想到华尔街发生的金融风险酝酿成全球经济的深刻调整,从美国到欧洲,再由欧洲进一步扩散到新兴市场,几乎无一幸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几经挫折之后,全球似乎陷入了迷茫,各种药方都尝试了,美国量化宽松加制造业回归战略、欧洲量化宽松加金融监管改革、新兴市场抱团取暖等等,在当时效果都不明显,以至于将近十年还在找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也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波动与调整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部门每次都能找到办法,波动与调整周期都不是很长,以至于大家总是信心十足。但2012年以后,情况似乎变了,传统的经验办法不再灵验,政策部门绞尽脑汁,用尽了过去各种办法,都无法摆脱困境。而市场却在不经意之间逐渐升级,产业结构在升级、消费需求在升级、商业模式在升级等等,并逐渐形成趋势,结构变化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困境实际上是经济找方向时期的困境。 
 
  未来全球经济还会继续找方向。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全球经济趋稳是有基础的,但短期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基于趋势思维做出的判断。 
 
  未来世界经济大格局会相对稳定,美国、欧盟、中国“三驾马车”的市场格局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期,但彼此相互关联机制会发生一定变化。我们注意到,现有三大市场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差异化,互补性很强。北美市场输出的主要是金融、会计、评估、咨询等高端服务业、高科技、军工等高附加值产品,而输入的则由先前的大宗商品等资源品为主转为各类消费品、人力资源、甚至资本等;欧洲市场传统优势的资本输入、输出均有所下降,但仍占重要地位,高端消费品、精密仪器、高端装备等输出优势仍然强劲,而劳动力、资源品、中低端消费品、甚至基础设施更新等资本需求的特征更加明显;新兴市场虽然分化很快,但中国已经成为中高端商品主要输出国,基本建设优势和部分装备优势将带动资本输出,而其他新型经济体仍然维持资源品、日常消费品输出格局(印度等国具有一定的IT产品输出优势),而输入的主要是中高端装备、高端消费品、高科技产品、金融资本等。 
 
  从趋势上来看,在可以看到的五至十年内,三大市场的差异化难以缩小。美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是稳定上行并会继续巩固高端服务业(金融、会计、评估、咨询、教育等)、高端技术行业(IT、航空、军工、尖端材料等)、全球金融中心和消费中心地位。强势美元和金融监管话语权将成为重要政策选项,财政政策也会继续发挥更积极作用,并由此对世界经济、国际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欧盟经济虽然面临一系列脱欧的不确定性,但不会是颠覆性的风险,在趋势向稳的大背景下,将会继续保持高端消费品制造优势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仍然是中高端消费品和大宗商品集散地;贸易保护主义会有所抬头,但欧洲经济已经离不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更不可能离开美国市场;可以预期欧盟经济改革的重点将是着力解决“集中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中国经济地位仍有上升空间,但增长动力将由外转内、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产出结构也将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形成错位竞争;由于转型升级将持续五至十年,仍然是全球大宗商品最主要的需求方。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保持在6%-7%区间内横向运行,总体上货币政策将处于守成状态,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维系三驾马车格局,以协商合作共赢代替市场分割、对抗甚至相互制裁,无论是对于中国最终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还是借助国际合作、尽可能延长国际和平发展周期,都是至关重要的,三大市场主体的相关国家怎样处理好小摩擦以避免大对抗,增加沟通合作,事关未来世界经济大局,考验着政治家的智慧。
 
  面对高端的北美市场、欧洲市场和内部竞争多于合作的新兴市场,中国需要有新的战略布局。一是抓住世界经济深刻调整的难得机遇,果断升级中国经济,努力使中国经济不仅在体量上无愧于“三驾马车”地位,还要在市场成熟度、经济质量上缩小与欧美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系“三驾马车”平稳运行。譬如适应经济成熟要求,升级市场监管、金融货币体系和现代服务业;适应国内消费升级和全球减排趋势,坚定淘汰落后低端制造业,积极推动制造业装备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革命等。二是立足自身市场培育,努力形成对外部市场有效吸引力。中国市场人口众多、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以上,这是其他任何市场不具备的。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需要对外不断开放和对内深入挖掘,既可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还可以增强国际引力,减少国际摩擦,国际地位提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三是经营好亚洲,增强内在联系,形成亚洲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核心。除日本、韩国以外,亚洲其他国家在要素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彼此之间竞争多于合作,区域内的联系紧密度要远低于欧洲市场,需要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中日经贸合作战略、中韩经贸合作战略、中印经贸合作战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战略。四是拓展并稳定与非洲、澳洲、南美的经济联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依赖会越来越强,前些年“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未来经济转型完成之前(甚至转型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仍然需要有稳定的能源、矿产等资源保障,同时这些地区也对中国的中高端商品、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与相应的资本供给等有着强烈的需求。五是建立与欧美市场错位竞争和国际合作关系,努力打消其安全疑虑,避免直接对抗。六是战略目光聚焦于世界经济大格局,三驾马车就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大局。 

[时间:2017-04-17  来源:中评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