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坊到产业-出版的真正转型

出版

   图书如水,有了水为基液,才会有咖啡、茶、酒、汤等等各种饮品;图书如基酒,有了它,才会有五光十色的鸡尾酒;图书如三原色,有了三种基色的调和,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出版机构只有大小作坊之分,难见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经营
 
  业者都说传统的纸媒图书出版现在不赚钱了。这种说法既对也不对。为什么?如果你把图书出版只理解为就是出版图书、发行图书,那么确实现在不赚钱。但如果你把图书出版作为一个产品线,一个产业链里的一环,那简直就可以说是一个金矿。
 
  时至今日,传统出版业人才流失严重,使得人才本已严重匮乏的行业,更加萎靡不振。所谓的人才,不单是操作具体工作的编辑、销售人员,最主要的还是经营性的人才。虽然各大出版社已从事业单位传为企业,虽然也有很多优秀的民营出版机构引入了风险投资,但这个行业的人才晋升及管理体系仍是落后于众多行业。出版行业大部分的企业,其掌舵人及高管层,主要都是行政、编辑岗位出身。书生从商,在几千年来积累下的轻商文化里,本就不是十分通畅,且自身的知识结构性的缺陷,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出版单位的市场运作。虽然偶尔有个发行出身的管理者,但是因为传统图书发行模式的落后及行业的闭塞,发行人员所掌握的商业运作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这些掌舵人离成为一个合格的经理人,不管在思维及能力上还是都有一定差距的。绝大多数在运作一个现代商业企业上,还显得经营模式古板,管理混乱低效,发展缺少规划,基本没有可行性的战略布局。
 
  传统出版人,大都把出版的概念固化在纸媒图书上。出版被理解成单纯的图书策划、制作、销售等流程的不断重复。不管是十几个人的小公司,还是几百人的大公司、大出版社,所执行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核心思路仍不过是小作坊式或者大作坊的区别。出版企业缺少核心的经营理念,欠缺具有远见的发展战略,企业没有核心的企业文化。所谓的经营和改革,不过是在传播模式的细节上加以改进和提高控制力。如何校对好一部书稿,设计好一个封面,维护好一家书店,成为从编辑到发行,从社长到员工的整体追求。过多对细节的追求,必然会忽略发展战略的规划,组织架构的改进,经营模式的创新。这些不仅是经营的着重点的不同,更多的也是经营者自身素质能力学识的局限性。
 
  出版只是大产业中的小行业,是产业链中起始一环
 
  图书产品作为具有精神属性的特殊产品,传统纸媒只是精神的一个物化载体。这一特点也就造成了图书出版独特的特点:每本书的内容都不一样,产品没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复制,没法实现工业化量产。每本图书都是一个独立的产品,都需要对每个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加工、包装,在销售上依据图书选题受众也会产生不同的渠道及策略的不同与制约。所以图书出版这个行业直到现在,仍然留有很多手工作坊的痕迹。出版从业人员与其他行业的的交流较少,行业较为封闭。行业内的交流本就浅薄和有限,与其他行业的深度的交流、学习更是少之又少。这里有本身行业的特殊性,但更多是文人相轻的思维状态。长此以往,造成了人才、思维模式、操作经验上的近亲繁殖,从而导致行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操作手法、新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滞后、缓慢,更有个别的是停滞和倒退。但在这个科技和人文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版界不可能再做鸵鸟,不可能在自我小圈子里简单的循环、偷安。外来的冲击是超乎大多数出版人的承受能力和想象力的。网络书店、电子阅读、移动阅读、有声阅读、多媒体应用、资本运作等,都已经对以纸媒为基础的传统出版形态及产业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让行业发生了众多被动而巨大的改变。
 
  出版准确的说应该是行业而不非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中内容、创意的基础平台。就如开文所比喻的那样,图书不过是众多美好事物的一个基本元素。没有了它作为基础,那么其他的事物不可能产生。但只有它,虽然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形态,但总是单调无味缺少吸引力的。所以现在传统出版人热衷经营操作的,只能称之为图书出版,但是不能称之为出版产业。虽然现在从小公司到出版集团都在喊着要做“出版产业”,要打造出出版产业的航母。但如何把出版做成“产业”,如何把握现代经济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潮流。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出版人还是十分迷茫和没有方向的。
 
  以图书为种子,可栽培出无限的果实
 
  图书出版业本身产值很小,零售额一年不过几百亿人民币。加上团购、教材等等也不过千亿上下。我们整个行业的资产总和,甚至比不上一个大型的钢铁工厂。传统纸媒图书只是众多行业中一个小小的舞台。虽然内涵无比丰富,但本身的规模、空间极为有限。但如果把传统的纸媒图书作为一个平台,从这个平台则可以延伸出无数的现代产业及商业项目。
 
  比如从图书的内容和版权可以衍生出影视改编权、电子游戏脚本、移动阅读、电子阅读、互联网阅读、有声阅读、多媒体阅读、版权贸易、图片库授权、人物形象授权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延伸的商业项目。虽然国外的同行在很多领域已经有十分成功的先例,但在国内,我们仍然是十分原始落后的经营模式和理念。
 
  以《变形金刚》为例:
 
  A. 在传统的纸媒形式上可以出版1、单行本,2、套装,3、合集,4、抓帧版,5、黑白彩色版,6、儿童版,7、成人版,8、儿童素描本,9、儿童绘本,10、篇外集,11、阅读百科,12、图鉴等等。
 
  B. 在延伸的形式上可以把以上的诸多品类根据媒体的特性制作1、移动阅读版,2、下载在阅读平台上的阅读版,3、在线阅读版,4、多媒体阅读版,5、有声图书版等等
 
  C.可以作为版权出售也可以自己直接操作的1、电影版,2、电视剧版,3、真人版,4、卡通版,5、电子游戏的脚本改编权。
 
  以上这些形式、内容又可以作为版权出口的内容和产品。
 
  如果跳开图书的模式把这些作为内容元素则可以进行图库图片授权、人物形象授权。以此可以衍生出的新产品1、玩具,2、T恤衫,3、文具,4、书包,5、服装,6、马克杯等等,如果再延伸则可以有主题博物馆、公园、餐厅、专卖店等等形式。
 
  以上能所能叙述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的丰富可想而知。虽然因为图书内容上的区别,比如生活、文学、社科、历史等不同,但只要善于发掘,都会有众多的延伸领域。
 
  如果是从商业形态来说,则可以把图书作为产业链上的一环。直接延伸就可以有造纸、印刷、物流、储运、设计、广告、连锁经营实体门店、网络书店等等。其中的销售渠道则又可以延伸从实体书店、主题书店、特色书店、会员制书店、网上书店等等。再间接延伸,则可作为很多现代商业内容的配套设施,以提高商业行为的整体文化氛围。比如住宅社区的社区书店,大型商圈的书店,商场超市中的店内店。图书也可以作为一个附加服务项目融合在其他产业中,比如餐饮业,电影院都可以在休息区、等位区放置图书作为服务增值。
 
  不过可惜的是,以上诸多工作。目前基本是其他领域的企业,在向图书领域逐步渗透。而作为我们掌握最大内容资源、财富的出版人,面对新兴的阅读媒体,产业形态及资本运作则只能束手待毙,被动的等待命运的降临。
 
  出版需要跳出行业做产业,不能只在自己的小圈圈偏安一隅
 
  出版“产业化”,不是单纯的扩大图书品种和数量;不是单纯的增加某一本书的印量、销量;不是单纯的增加渠道的数量、覆盖率。而是要以图书为基础平台,向四周的行业延伸,做立体化的经营、做产业链的运营。在外延产业中,展开新的项目,进行新的运作,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个平台本身并不需要盈利,或只是一个微利的状态,但是、它要作为一个基础平台,来吸收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资源。然后在从其他周边行业上获得盈利,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如同苹果系电子产品一样,它的产品核心就是一个内容的平台和桥,把阅读、娱乐、游戏、影视等等诸多媒体形式集中在一个电子平台中。现在的经济状态,已经是世界一体化,不同的行业相互渗透。今后还会产生诸多如同苹果一样的平台和“桥系统”。面对新经济形态的冲击,传统出版业从资本,再到人才都是处于严重的劣势。但市场竞争就是残酷和强者生存的,你没有能力那别人就会吃掉你。行业也是,我们传统出版业在每个环节都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新兴的阅读形式抢占传统纸媒的市场份额,再到网络书店冲击传统的实体书店,图书从独立行业逐步沦为其他行业的配套附属,各种因素都在冲击着图书传统的生存形态。传统的纸媒出版业已岌岌可危,虽然有政府与读者的支持和保护,但时代的进步不可能停止,我们只有从自我改变,自我升级,才能生存,才能面对未来的竞争,在行业的彼此渗透中才能外溢而不是内侵。
 
  怎么跳出自我的小圈圈,放弃作坊式的运作模式,把图书升级为一个文化大产业的基础平台。如何从宏观的角度重新面对和改造商业形态,成为现在最迫切的问题,也是生死存亡的事情。图书的核心是内容性、思想性、知识性,纸媒只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载体。在技术变革下,载体也必然会改变和进步。把书只当“纸质图书”,必死无疑。把书作为一个核心内容提供平台,搭建一个桥,把这些内容扩散、延伸、传播,这样才能生存。把图书这座小舞台,如何转变为一个文化大产业的核心平台,是正在面临的一场战争。
 
  出版行业是一座金矿,就看谁有能力来淘金。

[时间:2017-04-17  作者:杜辉  来源:出版病毒杜辉]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