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皮古法造纸
关中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也是较早发明造纸术的地域之一。西安旧时有民谣,“仓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其中的“沣出纸”记录的是过去沣水岸边生意红火的造纸业。在清明陕西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逢学和省级传承人马松胜的家庭造纸作坊,考察了古法造纸工艺的传承发展状况。
北张村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坐落秦岭终南山北,沣水岸边,这里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山中灌木丛生,楮树、桑树随处可见,为造纸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树皮原料,丰沛的沣河水则为楮皮造纸工艺的洗瓤提供了便利。由于此地靠近山区,地少人多,当地村民自古以来靠楮皮纸制作维生,民谚有“一豁槽要顶十亩地”之说。据说,造纸行业始于东汉时期,唐朝时供给京城,之后远销日韩等国家。在造纸最兴盛时沣河岸边造纸作坊达3000家之多。一直到建国后,西安地区的报纸印刷都采用这种楮皮纸。
在北张村,石碾、石臼、豁槽等造纸工具随处可见。张逢学的家庭造纸作坊挂着“楮皮纸抄制技艺传习所”的牌子,这是他作为国家级传承人为古法造纸传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位老艺人已经年近八旬,1952年开始跟随父亲从事楮皮纸抄纸技艺,14岁时便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全部技艺。2008年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张逢学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逢学之子张建昌原本已是成为中青年造纸匠中的佼佼者,但前几年得了脑梗之后,便只能承担一些简单的造纸工序了。令人欣慰的是,张逢学年龄刚满二十岁的孙子张刚,年纪轻轻就已经跟随父亲和爷爷学会了造纸技艺,成为北张村古法造纸最年轻的传承人。他熟练的为我们展示了用切翻子等技艺流程。
马松胜生于1957年,今年60岁,是楮皮纸抄纸技艺的省级传承人。他的家族世代生活在北张村,其祖父马顺德、父亲马玖都从事古法造纸行业,以造纸为生,现在他的儿子也从事这个行业,是世家传承。马松胜在传统造纸基础上,整理古法造纸话决,并在继承中发展,试图进行古法造纸技法进行创新,探索在当今社会发展传统工艺的新路经。
北张村的造纸可谓古法造纸工艺的活化石,我们一起顺着技艺流程观摩了古法造纸的步骤。楮皮纸制作流程非常复杂,树皮要浸泡24小时进行软化,然后蒸化12小时以软化纤维,还要经过踏碓,反复压楮皮纤维制成翻子,随后进行切翻等一系列的制作流程。整体要经过树皮浸泡、碾压、漂洗、切翻、捣浆、捞纸、晒纸等几十道工序。当地人总结出了“做穰凭的是蒸化”“造纸凭的是水法”、“踏细、切粗、多和、少撸”“干鼻头硬档,四角一样”等技艺口诀。
由于工序复杂,造纸是一个辛苦的活计。在过去,当地流传着“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的说法,说的就是造纸人家每天要早早起来踏碓。踏碓时声响很大,常常影响到邻近村子的人休息,于是邻村人常用“北张村的狗踏碓,把人整的不得睡”这句顺口溜来表达不满。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手工造纸效率落后,在机器纸的冲击下北张村的造纸行业逐渐萎缩,许多年轻人放弃了造纸生计,外出打工或从事商业服务、运输等行业。随着老一代艺人的离去,一些关键技术面临失传的危机。据介绍,如今能够制浆的传承人仅有张逢学一人,会打编造纸专用细竹帘的艺人早已谢世,如今仅有张逢学和马松胜等6家作坊还在坚守传统古法造纸工艺。
北张村古法造出的楮皮纸,具有纹理清晰、韧性强、防虫咬、耐保存等特点。这几年,随着非遗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北张村寻访传统造纸工艺的客商和游客日渐增多,纸匠们的收入也逐渐有所改善。张逢学家新建了三层楼房,房屋布置的十分整洁。传习所挂牌以后,张逢学在院子中又增加了一个捞纸池,便于参观的游客亲身体验竹帘捞纸的过程。北张村古老的造纸工艺流程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技艺发展等各个角度都具有深远的价值,尤其是没有使用纸药便能分纸的工艺,成为研究传统造纸技艺的重要参考。北张村古法造纸工艺,在工艺上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经由书画家的创作之后,又以书画的形式衍生出一种艺术与人文的价值,这项技艺可以视作古老造纸术“活化石”,是值得我们今天每个人去珍视的身边的老手艺。
[时间:2017-04-17 来源:潘鲁生民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