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再掀出版热潮

主题图书出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2017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近期,随着论坛准备工作的展开,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经济文化活动也相当丰富、活跃。3月8日,葛洲坝签约巴基斯坦最大的达苏水电站项目;3月14日,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在上交所完成“一带一路”首单熊猫债发行;3月16日,中国交建与沙特签署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备忘录;3月21日,中国“一带一路”官网网站正式上线;3月29日,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主题图书巡回展在泰国曼谷举行,精美的中国图书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表演引发了当地民众了解中国的浓厚兴趣。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又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该倡议提出的3年多来,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热情响应,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随着近期这些经济与文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主题图书巡回展活动的开展,让“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出版与阅读也再度升温。据悉,曼谷书展只是首站,其后书展还将在华沙、雅加达、沙迦和克罗地亚4地举办活动,目的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众充分展示中国优秀图书、展现中国文化。为此,各出版机构2017年第一季度都纷纷推出与“一带一路”主题相关的好书、新书,期望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新书、好书齐亮相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是中国学界“一带一路”战略前沿的研究者和呐喊者,他写作的《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版)一书入选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十一批学习书目并登上央视“2015年中国好书”排行榜。在书中,王义桅从国际战略视角对“一带一路”进行了专业解读并论述了“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也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近期,王义桅又推出新著《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商务印书馆2016年6月版),在书中他指出,“世界是平的”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错觉。其实,贫富差距、民心不通,乃是各国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全球化,单靠过去欧洲所开创的航线、美国所确立的规则,早已无法承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体现了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天下担当,同时也预示着“包容性全球化”才是世界大势所趋。“一带一路”提倡的“五通”才是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让全球化普惠而均衡,并落地生根,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规划路径,也推动更多国家脱贫致富,开创21世纪地区与国际合作新模式。

  王义桅还认为,如果我们把古代丝绸之路称之为全球化1.0时代,近代西方开创的全球化称之为全球化2.0时代,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则开创了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化3.0时代。“一带一路”战略符合当代世界文化融合发展的整体趋势,体现出深沉而强劲的文化力量。其他近期出版的新书还有李学林主编的《“一带一路”:中亚石油安全与共享》(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年1月版)、李鸿阶主编的《福建经济新常态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3月版)、朱坚真著《中华经济圈与全球经济协作》(海洋出版社2017年3月版)、张祥建主编的《“一带一路”中国大战略与全球新未来》(格致出版社2017年3月版)、胡正塬著《“一带一路”战略》(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4月版)、中国银监会国家部编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概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3月版)、米华健著《牛津通识读本:丝绸之路》(译林出版社2017年4月版)、廖国一著《新海上丝绸之路构建》(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版)等。这些图书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自贸区建设、基础设施、金融、历史文化等相关领域阐述了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所能提供的服务以及未来发展路径。都是学术功底比较扎实的研究之作。

  “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期待实用性与可读性

  其实,“一带一路”主题出版近些年一直是各出版机构关注的重点。据记者观察,以社科图书出版见长的出版社主要关注政策解读、学术前沿的选题。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出版社的选题则侧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入挖掘故事。虽然品种丰富,各有所长,但有时也不免重复,选题策划有同质化现象。未来“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出版,各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应该在保证权威性、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实用性与可读性,力求给“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切实的帮助;给想要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读者提供生动有趣、更有深度和内涵的读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初推出的“一带一路双向投资丛书”就是既权威又非常实用的图书。据该书责编王颖介绍,这套丛书包括《中国双向投资政策指南》《2015中国双向投资发展报告》《“一带一路”双向投资研究与案例分析》《“一带一路”国外投资指南》(上)《“一带一路”国外投资指南》(下)共5本。该丛书的作者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各省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发改委和商务部、外交部联合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执行工作,他们掌握一手资料,有各省市对外投资的一手数据,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能直接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使馆沟通,组织素材,给国内企业了解国外的投资环境提供帮助。因此机工社在策划这套图书时觉得,选择发改委这样比较权威的机构合作,能够保证图书的质量。王颖还介绍,这套书出版后,企业读者反馈认为这套书比较实用。中国企业出去投资,一定要了解对方。这套书能够帮助读者深入到当地文化当中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政治、法律、社会环境,更好地跟当地企业、政府沟通。

  谈到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生动解读,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是必须要提到的一本书。该书从历史角度解读了中国为什么要打造“一带一路”顶层战略,由于作者用突破以往“欧洲中心”的视角,全景展现了2000年来主宰人类文明的丝绸之路的历史,叙述曲折生动、语言睿智流畅,刚一出版就受到读者好评。

  该书责任编辑向记者介绍,该书原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中文版在预售阶段,亚马逊网上的排名一度超越了拥有千万粉丝的《哈利·波特》新作。虽然出版社定的首印量高达10万册,但在正式上市后仅仅3天,就接到再加印10万册的通知。

  该书还获得巴曙松、梁小民、吴晓波、陈功、葛剑雄、荣新江、许纪霖、樊登等知名人士的联袂推荐。《人民日报》在19天内两度推荐该书,《光明日报》《环球时报》《解放日报》《国际先驱导报》等媒体也都给出推荐。《丝绸之路》还先后被评为新浪2016年度10大好书、豆瓣2016年度10大历史书、《21世纪经济报》2016年度最受关注图书、吴晓波频道2016年度10大好书。

  《丝绸之路》一书的责编还认为,国内目前出版的“一带一路”图书,大多是从历史、经济、贸易、国际关系等具体方面策划的,不是单纯讲古代丝绸之路,就是单纯讲当代“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虽然作者都是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毕竟太深奥了。彼得·弗兰科潘这本书从西方学者视角讲透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顶层战略的逻辑,正好满足读者的需求。《抗日战争的细节》的作者魏风华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和视野其实一点都不输于西方学者,但文学水平有待提高。国内优秀的专家学者,如何走出象牙塔,用优美、通俗的文字把高深的思想带给普罗大众,是需要整个学术界和出版行业长期思考和努力的。

[时间:2017-04-12  作者:郑杨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