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题图书作为图书的一个种类,具有图书贸易的一般属性,与中国出版业国际化进程息息相关,而中国主题图书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又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主题图书国际合作空间日益广阔,版权贸易活跃,本土化运作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系统梳理中国主题图书国际合作出版的成功路径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打造品牌:做出主题图书的国际影响力
在国家层面,打造主题图书的国际品牌是指以政府为主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走出去项目,在国际出版市场上增加曝光率、提高认知度,形成一定规模的读者群。总局在“十三五”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打造中国出版品牌的项目。而在出版企业层面,出版者要结合自身出版方向开发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主题图书产品线,从顶层设计到国际图书推广形成规模,做出特色。
在企业层面,打造主题图书的品牌是指各出版社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人大社国际化发展一直着力培育学术原创精品,确立“高端学术内容”走出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在理论出版和时政图书出版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专家资源和图书出版资源,因此在“走出去”工作宏观设计上,把中国成就和中国经验等重大问题的理论经验阐释内容作为版权输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出版积累,主题图书已经成为人大社国际品牌的主要特色。同时人大社还集中力量遴选了一批研究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趋势与经验的学术著作,通过与优质合作伙伴的合作,成功推向海外。
因地制宜:实施主题图书本土化策略
主题图书本土化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宣部和总局也都鼓励出版企业加快在重点国家、重点地区布局设点,努力构建中国图书翻译出版的长效机制,积极落实本土化战略。人大社近年来对本土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是建立海外分社。2016年1月12日,人大社成功在以色列设立了第一家海外分社。成为中国出版机构在以色列设立的第一家分社。人大社以色列分社定位于成为中国学术和主题内容的专业出版机构,计划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方面着力策划出版中以学者共同撰写的图书,积极寻求以色列出版社翻译出版中国学者的学术著作,在以色列出版英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版本,进入主流国际出版发行渠道;另一方面也推进包括特拉维夫大学学者在内的优秀作者的学术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第二,是共建图书出版中心。在出版实力较强的国家,人大社采取与目标国出版机构共建图书出版中心的方式,开展本土化合作。如2016年5月和8月,人大社与罗马尼亚文化院共建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2016年10月,人大社与蒙古国立师范大学共建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第三,是合建文化交流平台。在思想文化活跃的国家,人大社联合各界力量,以图书和出版为合作契机,合建人文交流机制平台,如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欧亚国立大学成功举行中国优秀图书巡回展;与尼泊尔白莲花出版社签署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合作出版协议;为纪念中国和黎巴嫩建交45周年,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举办了系列活动等,都为人大社聚合了各国各界的本土合作力量,提升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出版在世界的影响力。
人大社已出版并输出了一批研究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高端学术著作
回应关切:提升主题图书的针对性
主题图书国际合作要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时政热点策划有针对性的选题,回应国际社会对热点问题的关切,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解读。比如2011年前后,当时国际社会最关注的与中国相关的话题之一,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的自身定位问题;而在经济领域,大家最关切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因此,人大社策划出版了陈雨露教授的《人民币读本》和金灿荣教授的《大国的责任》。这两位作者在海内外财政金融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驾轻就熟地行走于国内外学术话语圈,更容易为外国读者接受和认可。图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海内外学术出版界的关注和好评,洽谈海外出版的外国出版社纷至沓来。目前《大国的责任》已经输出11个国家,10个语种,《人民币读本》已经输出15个国家和地区,14个语种。
此外,中国的教育问题也进入国外许多专家和读者的关注视野。针对这一需求,2012年,人大社与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签署了朱永新教授的《朱永新教育文集》(16卷)英文版版权转让协议。该项目历时4年于2016年完成。
精耕细作:重视主题图书经典版本的多次开发
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点,很多是具有共性的,是属于人类共通的文化内容,一旦为海外一个国家认可,往往意味着更大、更广阔的市场前景。遵循这一思路,我们把人大社历年来已经成功输出版权的经典著作重新挑选出来,向更多的客户进行推荐。如《中国美术》丛书的版权运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8年,我社成功将这套丛书输出到韩国;3年后,这套书又吸引了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关注,并成功通过专家评审,在2016年北京国际书展期间与读者见面;2013年,又被俄罗斯出版社看中,签下了该丛书的俄文版版权。
此外,单品的多语种开发使得人大社版权输出工作更加灵活,对产品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做法。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丛书首次出版就分中英两个版本,随后,俄文版和波兰文版由俄罗斯尚斯国际和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公司出版,此外,土、韩、西、希伯来、英、尼泊尔、阿拉伯版本均已签约,进入出版流程。
重视营销:运用多种形式为主题图书传播助力
中国主题图书的国际宣传要深入研究、密切关注目标国各类媒体特点,一事一议、一国一策,把图书出版和文化交流作为宣传的主线,围绕事件制造热点、亮点,吸引媒体关注,让中国主题图书真正在国际传播能力构建中落地有声。
第一,要因势利导,吸引大众媒体。
首先,是密切配合中国领导人高访活动,认真筹划和展示中外出版合作交流成果以及中国学术图书的翻译出版成果,吸引与会当地媒体的关注。2016年人大社参与了多次中国领导人高访活动,借此契机与国外合作方签署了合作交流成果,展示了走出去成果。其次,充分利用目标国人脉资源,邀请目标国有影响力的人物参加活动,借助目标国合作伙伴的媒体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例如人大社协助举办了纪念中黎巴嫩建交45周年系列活动,黎巴嫩新闻部总司长和法兰萨银行高层参加,为此黎通社发布了长篇、专栏报道,多家主流报纸和网络媒体都以“一带一路”为题发布了新闻报道。另外,要将图书展示、捐赠和出版合作活动相结合,连接民心、沟通民意,影响和提高目标国高校在校师生和中国问题研究人员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在活动形式上,可在程式化的签约仪式和新书发布会的基础上,增加图书展示和捐赠活动。
第二,要因人而异,联合专业媒体。
2016年,人大社下大力气研究国外学术图书宣传推广渠道的特殊性,整合目标国知名专业媒体和书评人资源,并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发布关于中国学术图书的书评。如2016年2月,朱永新在美国亚利桑州立大学和麦格劳希尔集团公司组织的2016年度全球Harold W. McGraw, Jr.教育奖中获得提名,是首位获得提名的中国教育家。借此时机,人大社邀请了韩国前教育部长为这套图书撰写书评,刊发在韩国《牧会》上,受到很多韩国读者的反馈,也促进了《中国新教育》韩文版的销售。
第三,要以我为主,策划专项活动。
在走出去项目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以后,人大社还有计划地综合利用自身的媒体资源,策划专项活动,保持走出去项目在媒体影响中的长尾效应。
在蒙古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成立以后,人大社和北京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对中蒙之间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的出版流程、运营机制,以及后续活动等进行了两地专栏报道。在日本,人大社授权出版的图书不断登上当地的畅销书排行榜。为了持续扩大图书出版的规模效应,人大社积极利用日本出版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项宣传活动,如在八重洲图书中心举行了译者推介《中国人的价值观》的读者恳谈会。在8月北京国际书展期间,邀请日本富士电视台对人大社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的日文图书《中日关系大事辑览》《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抉择》采用追踪、访谈的方式进行报道。
数字出版:积极探索主题图书多介质传播
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数字出版逐渐成为了出版领域的“宠儿”。在各国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下,数字出版在教育出版领域的份额不断扩大,而大众出版领域的数字化经营模式也随着内容投放渠道和平台的多元化而日渐明晰。主题图书国际出版也要重视数字化领域的拓展。
我国数字图书出口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等图书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国门;汉王电子书海外销量突破5万台;盛大网络文学在线阅读,读者分布在几十个国家。一些出版企业把握发展机遇,不断更新技术,借助数字出版推动企业“走出去”。如,众书网打造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按需出版数字网络平台,目前已与国内外主流图书营销平台共同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全球营销网络,并在韩国、美国等国家与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中南传媒与全球第二大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公司进行资本合作,共同注资3亿元重组中南传媒旗下的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为目前我国覆盖国外用户群最大的内容发布网络;中图公司成立“易阅通”(CNPeReading),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数字内容交易与服务平台,成为数字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数字枢纽。
主题图书数字化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亚马逊、苹果商店等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纸版图书在国际电子书平台上的销售,另一方面要聚合国内优质数字出版资源,打造具有品牌影响的中国当代研究成果数据库,通过对接国际图书馆配送平台和图书数据库经销商,准确、快捷、精准地推送给国外读者。主题出版图书的数字化除了数字版权输出以外,还要积极打造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多媒体传播途径。多媒体融合趋势下,主题图书国际化的数字化路径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寻。
[时间:2017-04-01 作者:李永强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