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古法造纸术期待复活

造纸术鲁庄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后汉书·蔡伦传》中有“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的记载。虽然随着历史的演变,现代造纸已经和古法造纸截然不同,然而,两千年后的今天,在阳谷县石佛镇鲁庄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法造纸的民间工艺,并已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井边作纸传承千年

  “身为竹骨与木皮,杀其青而白乃见,万卷百家基从此起……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张开时,下有纵横架框。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述了“杀青”“抄纸”“焙纸”等古法造纸工艺。

  鲁庄造纸历史悠久,相传其古法造纸术源于蔡伦。《汉书》记载,东汉元兴元年(105年),宦官蔡伦在谷城(今阳谷城)传授造纸技术,为了取水,蔡伦还在鲁庄村挖了一口井,直到现在,村里仍保留着这口“蔡伦井”。鲁庄的造纸术就是蔡伦那时候留传下来的。后人称其纸为“蔡侯纸”“谷纸”。

  “我们对古法造纸的原料方面做了一些改进,由从前的桑、谷皮改为用麻、破绳头和废纸边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揉攘、切碎、舂捣、抄纸、榨干、焙纸等10多道手工程序,造出白净、柔韧、光滑的纸张,透明度好,韧性强。”造纸技艺传承人鲁清田从11岁就开始造纸,50多年的造纸生涯,将他锤炼成古法造纸的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鲁庄古法造纸的主要原料有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经过选料、浸沤、切碎、浸灰水、碾压等工序形成粗纤维浆。这是古法造纸的第一步—打纸浆,打纸浆在造纸中是最费力的。先用石碾碾碎原材料,并捣碎成泥面状,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此道工序可使植物原料中的纤维脱胶、分散、帚化,再经过漂洗除去浆中皮、穰、杂质,精选细纤维,再倒入纸槽里面。

  通过用木托打槽,使植物纤维均匀浮溶在水槽中,最后用竹丝编成的细竹帘浸入槽中,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帘子的密度不同,所抄制的纸厚度亦不同,抄纸后将其放在墙壁或木板上晾干,就形成了成品纸。

  古纸技艺后继乏人

  长久以来,鲁庄主要生产呈文纸、小麻纸和草纸,品种多、用途广、行销东北、声名远播。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突破敌人的经济封锁,鲁庄群众改良生产出加厚毛头纸,解决了印刷用纸的困难。当时冀鲁豫边区印发毛泽东著作、党报、纸币、地约和《中国土地法大纲》小册子等,都用鲁庄产的毛头纸。

  鲁庄生产的毛头纸透明度好、韧性强,最宜做糊窗纸和棉衣内衬。据了解,因为天气寒冷,解放前的东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用这种毛头纸做炕席。一层毛头纸,刷上一层桐油,大概五六层就可以作为炕席用,不比棉褥子差。因此,鲁庄生产出来的毛头纸有相当部分运销到东北三省。另外,由于毛头纸质量能和宣纸相媲美,价格却比宣纸便宜得多,很多人把毛头纸给学生们练字。

  鲁清田说,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这门手艺,改革开放时,村里的造纸业达到鼎盛,全村有89家造纸作坊,如今村里废弃的众多石碾就是当时辉煌一时的历史见证。鲁庄造纸业鼎盛的时候,附近的很多村子也都学会了造纸,据估计,鲁庄一带造纸作坊曾有数百户,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各种纸张对古法制造出来的毛头纸冲击很大,市场一直萎缩,原来的东北地区市场几乎丧失殆尽,目前只有销往陕西、河南、山西等地方,大多是糊酒篓或者作为酱菜产品内包装,还用于落后地区糊窗户、学生写毛笔字。因此,鲁庄村的造纸作坊也变得冷清,有的已关门歇业,不少人只得改行出门打工,抄纸师傅变得越来越少。2003年的时候,村里只剩下3家造纸作坊,到现在,村里只有鲁清田还在坚持古法造纸。从家家户户造纸,到相传近两千年的古法造纸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跌宕起伏中,让鲁清田在坚守中有一种担忧。

  传统艺术期待复活

  “目前古法造纸的传承和发展形势非常严峻,首先因为手工纸用途的减少,另外毛头纸的利润很薄。现在年轻人挣钱的门路广,没人愿意学造纸术,随着我们这些手艺人慢慢变老,这个营生渐渐就没人做了。传承了千年的造纸工艺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鲁清田感慨地说,繁杂的工艺和原始的技术,限制了毛头纸的精细化加工和大批量生产,难以成为家庭经济支柱。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古法造纸的工序及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其文化价值、历史意义有彰显国粹、启示后人的作用,已成为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为群众所创造,为群众所享用,也必然要依赖群众来传承和延续。传承非遗必须认识到它的民间性与生活性,才能避免“政府喊、专家干,百姓看”的尴尬局面。

  传承非遗文化,需要从国家顶层设计到民众意识普及,但是其主流方向仍是民族的凝聚与文化认同,因此首先必须传扬其重要意义。作为曾经全民造纸的鲁庄村来说,完全可以把手工造纸作坊建设成一个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吸引大中小学生来参观学习,让传统文化的弘扬得到广泛认可,并且要在恪守“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原则下,积极开展培训推广工作。

  非遗保护不是单纯为了留住历史,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技艺创造。因此,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毛头纸,要实现纸张的创新才能有出路。

  古法造纸术的非遗传承不仅要保护,更要市场化推广。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仅仅依靠保障制度很难让古老的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大力推进古法造纸术非遗的市场化应用,依靠市场化的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才能推动传统文化价值转化为现代经济价值,让全国乃至世界都认识到古法造纸术非遗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与工艺价值,才能真正实现非遗的传承和发扬。

  虽然老石磨早已停止了转动,虽然抄纸师傅的人数越来越少,但是,碾压纸浆用的大石碾留下的那两尺深印痕,蔡伦井里清澈井水依然在诉说着岁月的印记,房屋外那静默的石灰墙却似乎正等待着再次披上千年来的皎白……

[时间:2017-03-30  来源:聊城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