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由于环保等原因饱受诟病,此前印染行业的集中地浙江更是因为G20峰会的召开,环保监管趋严的减产。大部分企业产能还没有恢复,今年年初江苏也启动专项督查,中小染料企业的产能受到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染料价格上涨基本成为定势。
印染行业由于高能耗、环境负荷较重,因此是政府监管的重点,近来不断有政策出台来限制新增产能,不少环保设施落后的工厂也被关停。近期节能减排综合治理方案的出台,更是拉开了淘汰安全、能耗、环保不达标企业的序幕,对于重点流域沿岸的防治印染项目更是要严格控制。另外环保部也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不按证排污情况的出现。这种种措施,为印染行业笼罩了一层阴霾。
由于印染企业的业务模式多是对坯布进行染色加工,企业靠收取加工费以及后道整理费用。在政策的影响下,印染行业经营者人人自危,行业的供给也持续萎缩。据统计,2011年-2015年全国印染布的产量从近600亿米减少到500亿米,企业的业务量持续减少,已经严重影响了营收状况。
并且,我国印染行业的集中度低,但是地域集中度却极高。而在政策的制约下,行业的集中度有望提升。
不过对于经营者来说,要充分考虑当下下游需求复苏乏力、环保标准提升、原辅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并作出积极应对。
具体措施上,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业务,从产业链上谋求多元化的布局。如印染设备生产、染料生产等业务。
毕竟眼下在应对环保标准提升这一问题上,不少企业都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因此,在基础设施这一环节上,倒也存在不少投资机会。
再印染行业中,污水处理水平低下也是一大痛点。而绿色生产工艺的创新迟迟没有进展,也亟待参与者去开拓。
结合未来下游服装市场将会以个性化、小批量、绿色环保等趋势,印染企业需要对自身的运营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才能应对未来多变的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印染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的分析,近年来我国印染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滑,也为企企业敲响了警钟。
未来,经营者只有对自身业务模式、生产模式、产业布局进行调整,才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总体来看,经营者想要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容小觑。
[时间:2017-03-28 作者:乔芳帆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