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彬:学生成才是我人生中最大快乐

刘焕彬制浆造纸造纸

  刘焕彬,196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1986年至1987年赴美进修,受聘为美国爱达荷大学客座教授和加拿大高技术应用公司客座研究员,1995年至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焕彬重视学科交叉、技术创新与集成,重视研究成果产业化,先后主持和承担了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带领和组织中青学术骨干在制浆造纸过程、数学模型与过程模拟、软测量和智能控制、节能减排和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表论文350多篇,著作6本,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12项。 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04年荣获俄罗斯国家工程学突出贡献伊万•古列宾勋章,2013年荣获首届叶剑英奖。

  2012年初,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步入古稀之年。中国造纸学会为他发来贺电:“刘焕彬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制浆造纸界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几十年来培养出大批造纸专业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已成为生产、科研、教学一线的骨干。近半个世纪以来,刘焕彬教授孜孜以求,勤奋敬业,为我国造纸工业科技进步尽力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堪称楷模。”

  如今,关心青少年的科普和创新教育的刘焕彬,每年都深入到各地大中小学作科普和励志报告,辅导和鼓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活动。近日,在刚刚做完广州大学生创新创业高端论坛上的讲座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广东制浆造纸学科开拓者之一  

  1960年,刘焕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1965年从制浆造纸专业毕业留校任教开始,他与造纸行业休戚与共五十多年。

  造纸工业是传统的材料工业。在上世纪六七十代,我国的造纸工业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刘焕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华工制浆造纸工程专业负责人和后来的学科带头人,组织和带领团队开展教学和科研,制浆造纸学科的学术水平显著提高,1984年批准为博士点继而成为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批准建设全国唯一的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批准建设全国唯一的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如果说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是基础研究,那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则更强调研究成果产业化。至此,华工的制浆造纸学科成为全国高校中少有的兼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高水平学科,成为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成果转化等方面在国内同行最好、广东唯一的“五星级”学科。

  上世纪70年代,刘焕彬意识到传统造纸工业的发展和转型将离不开自动化技术,但当时我国高校的制浆造纸专业既没有开设这门课更没有相应的教材。因此,他自学(进修)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础原理和专业课程,并在1972年在全国率先开了“制浆造纸过程自动测量与控制”课程,编写出了全国第一本讲义。在此基础上他主编的《制浆造纸过程的自动测量与控制》,成为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经三十多年的多版修改,现在已成为国家规划教材并在2015年荣获全国轻工类优秀教材—等奖。

  上世纪80年代中,刘焕彬赴美国进修,在被称为“造纸过程模拟之父”的爱达荷大学L.爱德华教授团队中学习和研究造纸过程数学模型建立、计算机模拟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前沿科技。由于研究成果突出,他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和加拿大高技术应用公司的特邀研究员。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节能减排、转型提效成为传统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刘焕彬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节能与过程优化,并组织了新的研究团队。十多年来,团队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省部重大科技专项和企业研发项目,研发出我国第一套《造纸过程能量系统综合诊断技术》《造纸工业能源管理与节能优化信息云平台》和《高档生活用纸智能制造云平台》等成果,科研水平走在国内同行前列。团队研发出的新成果新技术已在五十多家企业和区域应用,节能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长期以来,刘焕彬关注学科前沿、重视学科交叉、技术创新与集成,重视研究成果产业化,先后主持和承担过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在制浆造纸过程、数学模型与过程模拟、软测量和智能控制、节能减排和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表论文350多篇,著作6本,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12项。正是刘焕彬的卓越贡献,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04年荣获俄罗斯国家工程学突出贡献伊万•古列宾勋章,2013年荣获首届叶剑英奖。

  推动高校省部共建1991年初,刘焕彬被任命为华工副校长。从1991年担任华工副校长开始,到2003年卸任校长,他8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上。“不把学校工作做好,对不起华工的前辈和后辈,我把做好校长当成我的最主要任务。”他说。

  刘焕彬推动实施部省共建与校企联合办学,推动办学体制的改革。实施共建与联合办学后,华工不仅是教育部的部属学校,也是与广东共建、为广东服务的学校,打破了过去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华工扎根和服务广东,广东大力支持华工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为华工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在刘焕彬任内,华工还深入进行了包括校内管理体制的系列改革,刘焕彬告诉记者,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是系列改革中最重要和最大的难点,他亲自负责组织实施。他制定和实施了“兴华人才工程”,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待遇,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科研骨干。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列入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计划的100多位教师和部分引进的拔尖人才,后来大多数成为各学科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多人成为学校自己培养的院士,如曹镛、吴硕贤、瞿金平、李元元、王迎军院士等,实现了华工校内自己培养出院士的零的突破。

  根据2002年《中国大学评价》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改革的华南理工大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水平有了大幅的上升:综合排名从1995年的第35位上升到第20位、人才培养排第20位、研究生院排第18位、科学研究排第19位、专利列全国高校第3位、教师的人均效益排第8位,在工科类院校中华工总排名为第7位。

  “教书育人就是我的事业”,刘焕彬说。1965年大学毕业时,他报考了本专业的研究生,考分虽然优秀,但学校却动员他放弃读研究生,留校任教。

  长期的教学实践,刘焕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认为,老师最难的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他五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中,不论是给本科生上课还是给研究生上课,总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他讲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灵活生动、气氛活跃。“我们都很喜欢听刘老师的课。他教给我们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从他身上我们所获许多,他是用他坚实的肩膀,为我们搭起了人梯,使我们眼前豁然开朗。”他的学生说。

  刘焕彬说,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人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2016年刘焕彬教授在第七届中华纸业浆纸技术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实现三代人的“广州梦”刘焕彬的爷爷奶奶都是贫苦农民。上世纪之初,爷爷奶奶一起闯荡到省城广州,做纺织工人。他的父亲1914年生于广州。在父亲4岁和7岁时,奶奶和爷爷相继去世。成为孤儿的父亲,只能被送回乡下托付给一个远房亲戚抚养。父亲16岁时只身来到广州,寻找他的“广州梦”,也进了纺织厂做工人。

  上世纪30年代,刘焕彬的父亲买了六七部织布机,准备自己办织布厂。这是刘家第二代人“广州梦”即将实现的起点,对于刘焕彬父亲来说,没有什么能比靠自己的双手,在一座世代梦想的城市里打出一片天地更令人欣慰的了。然而1939年,广州沦陷, 父亲的“广州梦”碎,他又回到了故乡成家立业。

  但是父亲的“广州梦”并没有停止。1958年城市大发展,父亲拉上几个“发小”,又来到了广州,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在城里立住脚,只能回乡下去当农民。刘焕彬说,父亲三进三出广州的历程,是家里第二代人为实现“广州梦”不屈不挠的写照,是身处贫困山区的农民希望通过城市化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又一次的向往与努力。很可惜,他们的梦想都没能实现。

  刘焕彬说,实现家中上两代人的“广州梦”,是他努力考上大学的动力之一。其他两位兄弟也先后来到广州工作、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先后把父母亲接来广州住,并入了广州户口,圆了他们为之奋斗了近八十年的“广州梦”。

  刘焕彬说,他早已经与广州融为一体,也深爱着这座城市。“广州最大最好的特点是包容性和实干性,包容性也就意味着开放性和创新性。”作为广州的老市民,他一直关注广州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早在1998年,刘焕彬就向广州市委、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把广州建成科技创新的中心城市”的建议书。在他的积极参与下,天河区政府以华工为依托于1998年申报成功“天河国家软件园”,为广州市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近年来就广州市创新驱动发展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过不少建议和意见。他说,我自1960年赤脚从梅州山区来到广州后,已做了五十多年的广州市民。是广州这块沃土培养了我,为广州服务我义不容辞。

[时间:2017-03-27  来源:中华纸业传媒]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