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增长的快递垃圾已成为城市垃圾增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严重浪费资源,更威胁着自然环境。统一标准与强制性法律法规的缺失是当前快递垃圾处理的一大软肋。鉴于此,全国两会上,有关快递垃圾处理的声音渐高。
快递业高歌猛进,但持续繁荣的背后,存在快递过度包装、循环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有些包装物甚至会产生大量污染,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和沉重负担。
快递垃圾:不能承受的城市之痛
国家邮政局去年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共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
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同比增长53%,继续稳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00亿件。
无论是谁,看着这些巨大的数字都会觉得可怕。然而,与之相对应的一项数据更令人担忧,有关调查显示,快递业中快递包装实际回收率不到10%,绝大部分被直接送进垃圾场填埋。以包装胶带为例,其主要原料为PVC(聚氯乙烯),废弃的PVC埋在土里至少要经过上百年才可能有效降解。
要知道,无论是编织袋,还是胶带,绝大多数最终都成为废弃物被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还非常浪费资源。如何有效减少这类快递包装材料的使用,以及尽量让这些材料低碳、环保、可回收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尴尬境地:强制性方案规划成短板
“随着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快递包装形成的垃圾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呼吁,快递包装垃圾污染问题亟待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郑惠强说:“快递包装不仅‘大材小用’、过度包装,有很多企业为了压缩成本,还使用‘回料’再加工而成的含有毒害物质的劣质包装材料,极易对寄件人、收件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快递包装回收使用率极低,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2016年 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的《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稳步推进快递业包装的依法生产、节约使用、充分回收、有效再利用。 要求大幅提高环保箱、 环保袋和环保胶带使用率,并进一步减少编织袋和胶带的使用量。遗憾的是,该方案缺乏强制性。
2017年初,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广绿色包装,但在落实方面也没有提出具体措施和鼓励政策。所以,截至目前,国家对快递业、电商的包装规范标准、指导意见还没有明文规定。
两会声音:立法、标准一个都不能少
为此,今年两会上,有关快递垃圾处理的声音此起彼伏。
郑惠强建议加快包装行业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快递条例等行政法规:“尽快将快递包装列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强制回收目录;同时,贯彻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修订完善《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并将其调整为强制性标准,为推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规范。”
杜惠平也建议尽快出台行业标准,统一快递包装。对快递包装的结构、规格加以规范,对快递包装材料制定标准,原则上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对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要严格限制,逐步禁止使用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材料。
全国政协委员孙步新还建议充分利用地方财政专项资金。他认为,应该大力推进落实国家鼓励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资源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快递用可降解、可循环包装材料的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卫视新闻主播许婷许婷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标准,以立法的形式对快递行业包装材料进行规定,同时研究建立物流绿色包装的准入、检验和惩戒机制;二是对企业加强规范管理和政策引导,鼓励包装材料制造企业及快递公司生产和使用绿色包装;三是搭建绿色包装材料采购平台,集聚碎片化需求,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快递企业的成本;四是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实现快递包装循环再利用。
[时间:2017-03-14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