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学校印刷支出,非“减负”之良策

印刷支出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认为,过多过滥的试题印刷和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和家长怨声载道,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加大对中小学纸张、油墨等支出的监管,减少不必要的试卷、作业印刷,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绿色指标”考核,实现教育的减负增效。

  我认为,学校大量的试卷与作业印刷并非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源头所在,所以,以监管学校印刷支出实施“减负”非治本之策,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在当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没有大的调整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其进入优质学校的敲门砖,指望减少学校的试卷印刷就彻底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学校平时减少了试卷印刷,控制了不必要的考试,但学年结束之际终会有对学生对教师的考试评价。如此一来,教师、家长、学生都还得向最终的考试俯首称臣。

  把学生负担归因于评价制度看起来没有问题,但评价制度改革又是教育改革的硬骨头,非一地之力、一时之机就能实现。在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某些区域与个体若反其道而行之,吃亏的终究是自己。但在现实环境下进行减负并非无突破之口。

  就学校而言,要追求一种教学过程轻负,教学结果高效的教学方式。在考试评价体系不变的情况下,追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有一些空间的。以我身边的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来看,有的班级学生就学得轻松一些,对该学科的兴趣也更高一些。有的教师则采用大量重复训练或反复记诵默写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忽视对学习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他们以为这样的教学更直接,更有效。其实,这是一种短视的教学观念。学校在教学管理与校本教研中要加强引导,不要让这种教学方式有生存空间。

  家长也不可只盯着眼下的分数,要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与综合素养提升早作准备。小学阶段,少为孩子买一本《教程》《练霸》之类的书,参考作文[m.zw.i1766.com]评论文章,要引领和陪伴他们爱上阅读,走上一条关注生活,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道路,孩子形成了良好的文学素养,何愁将来的高考语文成绩不理想?带孩子走出家门,一次科学展览活动,一处名胜古迹踏访,说不定会在孩子心中播下一粒粒致力于某项事业的种子,这将胜过多少次苦口婆心的说教?

  总之,“减负”在当下并非不可为之事,但要找准方向——立足孩子长远发展,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

[时间:2017-03-13  作者:宋孝雁  来源:草根博客]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