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鸣:从纸业到多元产业的嬗变

晨鸣纸业多元产业

  过去的一年对造纸企业来说,环保政策日趋收紧,原材料、煤炭、物流等成本增加,给企业带来压力和挑战。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山东晨鸣集团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强化运行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从“纸业”向“产、融、贸”一体化多元产业集团转变,实现了企业提档升级、跨越发展。2016年成为晨鸣集团历史上发展最好的一年。

  凭借“晨鸣模式”,晨鸣集团不仅经济效益屡创新高,也为我国造纸行业和其他制造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转型升级推出组合“套餐”

  在一些人眼中,造纸行业是被贴上“夕阳产业”标签的传统制造业之一。多年来,晨鸣在规模成本、市场渠道、产品开发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占据突出优势。但随着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和制造业成本的持续上升,这个纸业大亨也一度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晨鸣集团董事长陈洪国清醒地意识到“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他设计了“淘汰落后产能、产品结构调整、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升级组合“套餐”,推动企业变革,用速度和执行力让晨鸣成功度过“阵痛期”。

  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否定过去,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的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过去的高能耗向低能耗升级。造纸是晨鸣的主业,也是晨鸣的基石,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就是给现有产能做“加减法”。2011年,集团在对每个子公司重新进行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对生产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升级空间小的子公司进行了关停或出售,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瘦身变革”。

  给落后产能做“减法”的同时,晨鸣还通过上新项目,对子公司进行升级改造,给产能做“加法”。近年来,80万吨高档低定量铜版纸、65万吨高档文化纸、60万吨液体包装纸等世界一流项目先后投产,晨鸣高档产品比重已超90%。目前,在建的还有寿光本埠40万吨化学木浆、50万吨高档文化纸、湖北黄冈林浆纤纱一体化项目等。“一加一减”,淘汰了落后产能,调整了产品结构,增添了发展后劲。

  原料是造纸的基础,但造纸用木浆长期依赖进口,成本高昂。为解决原料难题,晨鸣利用湛江等项目,成功构建起了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湛江晨鸣迅速成为晨鸣集团造纸板块最重要的盈利大户。

  金融板块占集团总盈利超四成

  在提升高端产能的同时,晨鸣开始布局新的投资蓝海,谋求多元化发展。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晨鸣颇具眼光地提前规划了金融业务。作为拥有A、B、H这3种股票的上市公司,晨鸣集团财务公司于2013年11月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正式跨入金融领域,开业以来,不断开展新业务,丰富业务品种。2016年6月,财务公司电票系统获批上线,并且打通了央行再贴现通道,各项业务全面发展。

  2014年2月,晨鸣又成立了融资租赁公司,成为中国造纸行业第一家拥有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的企业。依托集团强大的资金实力、人才优势和国际化运作平台,融资租赁公司在服务于造纸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基础上,积极为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优质民营企业、成长性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融资平台等提供融资、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据介绍,财务公司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保管型”转变为“运营型”,并实现了资金增值,下一步将通过扩大同业合作规模、开展产业链金融等新业务品种,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融资租赁公司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业务风险控制制度,建立客户分类评价体系,严格防范业务风险,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融资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利润贡献率迅速提升,金融事业部盈利已经占到了集团总盈利的近半。更重要的是,金融业务为晨鸣转型与突破带来了更强的推动力和更大的想象力。

  晨鸣将近期的发展战略确立为以“一个核心、两翼发展”为主要特征,逐步实现协同发展、互为支撑,提升集团整体业绩表现及市场价值,致力于成为“产、融、贸”一体化的多元产业集团。其中,制造业板块为金融板块提供现金流及融资平台;金融板块为制造业提供融资通道,推动制造业转型;通过供应链贸易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增强影响力,提高集团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这一总体发展战略,将引领晨鸣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总资产过千亿元,利税过百亿元。

[时间:2017-03-02  作者:李明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林浆纸周刊]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