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出版是译林出版社的传统优势,译林社始终以立足长远的态度全心全意做好目标作家的资源开发。如入选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的《乡村生活图景》是以色列国宝级作家奥兹的最新力作。近年来译林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引进国外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做国内最好的原创文学。入选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的《望春风》是作家格非获茅盾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长篇。
回顾上述两本书的出版经历,译林社全体员工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三个责任与担当。出版必须时刻坚守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坚守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坚守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握正确出版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图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这样才能够反映亮点、解析难点、引导热点,不断提高精品力作对人民群众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发挥好优秀作品的思想性、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是专业眼光和专业团队。多年来,译林社建设起语种齐全、科班出身的专业编辑团队,始终坚持对图书选题进行富有专业眼光和前瞻性的严格甄选,才得以积累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确保图书整体保持着较高的品位和格调,形成“经典译林”“人文与社会译丛”“传记译林”等多个品牌书系。
三是专业精神。在图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译林社非常强调不断提升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准。在内容生产的编辑、装帧、营销等各个环节都细心斟酌,精心打磨,让作品呈现出最美的形态,让作者放心把作品交给译林社,让读者放心购买译林版图书。
四是长线运作。出版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出版人必须用持之以恒的态度把图书做好。译林社以外国文学立社,坚持做文学出版30余年,长期以来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始终以“做好书、出精品”勉励自己,坚持文化积累和传承。正因为对精品生产的不懈坚持,译林社才能持续不断地赢得读者的良好口碑,赢得作者的充分信任,逐步形成了涵盖外国文学、原创文学、人文社科、教育出版、文博新知等领域的立体出版格局。
五是品牌溢价。好书成就口碑,赢得市场。依靠一本本好书,译林社从优秀的外国文学品牌拓展到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原创文学出版;从最初的译林杂志发展到品种丰富的大众图书出版,出版品牌溢价明显,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枝繁叶茂的品牌体系,在学者、作家、媒体、读者中拥有很高的美誉度,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资源。
六是营销创新。在出版好书的同时,译林社也高度重视利用新科技、新媒体进行图书营销,让好书能够通过各种营销方式传递到读者的视野中。译林社一直认为出版社要起到桥梁作用,让读者和作者有更多的接触和互动。做好营销,从本质上就是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时间:2017-02-27 作者:顾爱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