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出版:京城出版机构地域差异指南

  北京是文化中心,也是出版业的中心。无论用哪种计算方法,北京的出版机构都能占到全国出版机构的一半左右。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图书出版社有584家(包括副牌社33家),北京至少有两百多家以上。按照百度地图,在北京搜索“出版社”可得到504个结果。(当然这里面包括一些音像出版机构和期刊报社。)很多地方出版机构也在北京设立了分社。北京城就是全国出版业的缩影。

  北京这些遍及四九城内外的出版机构各有各的脾气秉性。北京不同地理位置的出版机构沾染了不同的习气。您要能了解了北京这些出版社编辑的特色,那您就认识了多一半的中国出版业。

  城东:最像“出版机构”的出版机构

  我这里说的“城东”,不仅是指行政意义的“东城区”,而是并区以前“最像民国”的老东城,再加上国贸、三里屯这些朝阳区最热闹的地界。这是传统媒体最集中的城区,所以东城的出版机构最像出版机构(废话)。比如中国出版集团的传统大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社科类的人民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大众类的作家出版集团,少儿类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专业类的科学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以及媒体所属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等等。

雪中的商务印书馆

  到城东的出版机构来参观,您多半会进入一家文物保护单位,这可能是前清的王府,雕梁画柱;也可能是建国后“十大建筑”级别的大楼,一望而知具有典型的苏联设计风格;也可能是胡同里七拐八拐的,突然冒出来一间富丽堂皇的大院,您要一问,还是民国文化名人或者建国后知名文人的故居。胡同里传来悠扬的京胡声和鸽哨。

雪中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在老东城区里的出版机构大多数设备都很古旧,老编辑坐的那把椅子没准是冯雪峰先生坐过的,抽屉里还有汪曾祺先生的手迹,资料室珍藏着刘继卣先生的画稿,出版社院子里停着梅葆玖先生蓝色的沃尔沃,自从梅先生去世之后也不知道这台沃尔沃去哪儿了……楼里还有开水房和食堂,每天编辑早起8:30上班,到开水房打开水,泡茶,要是年轻编辑还给老编辑打好开水,中午吃食堂。晚上到4:30准时下班,赶上班车回家做饭。总之,这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好地方。确实也有很多编辑做好了在这里工作一生的打算。

电影《混在北京》里面描绘的一个传统的图书编辑部,这种场景在北京胡同里的出版社还可以见到

  同样是城东,在王府井或国贸中心、三里屯的大楼上,和这些国有出版机构仅仅一街之隔的地方,生活着另一群完全不同的生物,他们与国有出版机构的编辑们除了“编辑”这个名称,没有共同之处。他们的名字可能是Jack或者Rose,老板是洋人,供职于国际出版企业的驻华机构,比如爱思唯尔、企鹅、培生。他们圣诞节放假,作息时间与国际接轨,说话的时候中英文夹杂。他们的图书造型千奇百怪,带着洋气,他们似乎对数字出版更感兴趣,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先进出版理念。

  如果您再往东走,走到朝阳区的王四营甚至通州,您可以看到另一群画风完全不同的生物,他们自称“编辑”,但是很多人没有编辑资格证。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人没有大学学历,但是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工作的时间都超过8小时甚至周末都不休息,从网上复制黏贴文章拼成“书”的样子销售。他们的产量很高,有的公司只有四五个人,一年能生产上千部“书”,有的销量很高,尤其是在超市和各地图书馆更受欢迎。

  城南:新兴的出版重镇

  这里说的“城南”,指的是以前的“宣武”“崇文”,现在的丰台,以及朝阳区东南(以前的工业区,生产占全国销量45%的乙烯和焦炉煤气,2008年奥运会以后这些工厂逐渐迁出北京,改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这些地方三五年前还可以看到骡车运西瓜,现在成了新兴的出版重镇。城南有很多专业出版社,如法律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中版集团的中华书局和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在南城,我本人就在中华书局的旧仓库里长到18岁。

  这些专业社建社之初多半不在南城,而是南城开发以后搬迁而来。城南的出版社的画风是这样:您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往往不能直达,下车之后有一段夏季泥泞、春季和冬季充满风沙的土路,周围大多竖立着正在修建的高楼,一些低矮的危房上面写着“拆”。但当您见到出版社的时候,发现这是一座巍峨的建筑,内部装修也是美轮美奂。

图书编辑部里有个顶天立地的鱼缸,这个鱼缸是谁家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篇文章发表以后有三家出版机构都说他们编辑部有鱼缸

  南城的这些部委出版机构,编辑们多有一技之长,与部里的联系多于和出版界的联系。有的办公室里竟然有顶天立地的大鱼缸,里面是编辑自己养的鱼。从这个大鱼缸里可以看出三个问题:第一,这编辑视出版社为家,来了就不想走了。要知道这编辑才20多岁,能让编辑这么稳定,说明出版社人员流动频率不高。第二,这编辑比较闲。肯定不像民营图书公司或者中关村码农那样忙得四脚朝天。第三,城南的房租好便宜,出版社空间好大!

  虽然这些国有企业的出版人平时工作不那么忙,但是他们的利益和出版社是捆绑在一起的,该拼命的时候真拼命。真要出版社有个三长两短的,就是轰他也轰不走。

  南城自古就是外省会馆林立的地界,比如康梁变法的湖广会馆就在南城。现在各省市的出版机构驻京办事处很多也落户在南城,他们给北京带来了各地方言、各色小吃以及带着各地特色的书。比如四川的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城就有一座大楼。最近新华文轩旗下的天地出版社头头脑脑的也都搬到北京了,准备大干一场。

南城的新华文轩大楼

  城西:悠然的大院气息

  城西包括以前西城区和海淀南部等地。这地方的国有出版社主要有部委下属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专业社,外文局下属的外文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海豚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等,以及政协等机构下属的出版社等等。尤其是军队系统的出版社,如金盾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等,几乎都在城西。一些最具北京味儿的出版社也在城西,比如经营书画出版的荣宝斋、琉璃厂的中国书店,北三环的北京出版集团等。西城有很多神秘的大院,上面不挂牌子,但是比挂牌子的大院还牛。这些大院外人轻易进不来。这些大院有的也有自己的出版社。

  从生活方式上来说,这些部委下属的出版社和专业类出版社的编辑,和城东、城南的国有出版社编辑没有什么差异。军队系统的出版社,很多人都有军队编制,办公电话有两台,一台是普通电话,一台是军线。虽然编辑们也像其他国有出版社编辑一样睡午觉,但是军线一响马上精神抖擞。其他部委出版社虽然也有内线电话,可不一定有这么严格的管理。

  城西还有一些跟他们精神状态迥异的编辑,他们分布在城区的各办公楼中,比较集中的办公大楼是德胜门的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这些地方有磨铁、新经典、时代华语、新华先锋、精典博维等一批公司。这些公司里的编辑们,工作的时间往往远超过国有企业的编辑,忙得没时间午睡。而这些公司的老板,精力充沛让人咋舌,白天独裁地统治着公司的一切,晚上化身为诗人或者网络小说作家,笔耕不辍。这些编辑的平均学历比起王四营的同行要高得多,创意也往往要高得多。重要的是,他们有理想,最近,“IP”、“新三板上市”是他们口中常说的热词。他们的梦想是成为影视公司的老板。

城北:大学社和码农

  城北是海淀、昌平和朝阳北部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北苑等地。十几年前,这里的工地写着“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诚然,中关村的高校人才是这里最大的资源。城北上风上水,是出版新业态发展的中心。

  城北的教育类出版社、大学类出版社在全国首屈一指。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占据教材市场的龙头老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大学社,不仅大学的教学质量、声誉名满天下,出版社也规模庞大,产品丰富。

  能进入大学社和教育社是很多编辑的最高理想。教辅教材是我国出版业的盈利大户,所以教育社和大学社不愁吃穿。有的大学社放假时间与大学相同,有其他社梦寐以求的寒暑假。而这些大学社多半在大学校园周围,人才济济,编辑的平均学历较高。再说,大学社的编辑还可以和大学生共享食堂,物美价廉。告诉您一个秘密,如果有一部书有多种版本,教育社和大学社的版本往往错误较少,因为很多编辑都是大学老师改行,素质较高。

  城北还存在另外一类“新物种”,他们分布在中关村、上地、天通苑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虽然自称“编辑”,但是不做图书。这个“新物种”叫数字出版编辑,最近他们有了“数字出版编辑资格证”,被国家认可,意得志满。他们承载出版机构的图书数字化的工作,也为出版人打造网站平台。他们的工作时间与网络公司看齐,经常为了一个Bug熬夜,甚至连轴转。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30岁以上的都很少见,口里说的都是epub、mobi、dreamweaver、Axure这类传统出版人没听说过的新词。与其说他们像图书编辑,不如说他们更像“码农”。在所有这些编辑当中,他们的平均工作时间最长,工作最辛苦。

您别以为“码农”都是技术极客。动漫、网剧也是数字出版的范畴。这是北京的国际动漫博览会上的场景。很多数字出版公司是这种画风

  结语: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城市面积又如此之大,各城区都有不同的“画风”,所以出版机构也就有各自的地域特点。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并不绝对,比如有些“码农”工作在南城。除了城东,城北、城西也有国际出版企业的驻华机构。比如我本人就天天逆着人流到南城上班,所以一般不堵车……至于说北京出版人之间有没有地域歧视?文人相轻总是有的,可是出版这行专业性太强,隔行如隔山,这个社的编辑往往看不懂那个社的稿子。所以出版业遇到的,大多数不是看不起而是看不懂的问题。

[时间:2017-02-23  作者:原业伟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