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同科技:引领印刷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裕同科技印刷互联网

  通过开拓物联网智能包装和绿色包装,引领国内印刷行业转型升级 

  2016年12月16日,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当日总市值达212亿元,成为当年深交所非金融类上市市值最高的企业。从宝安区一家普通的印刷厂成长为中国印刷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后,裕同科技正通过开拓物联网智能包装和绿色包装,引领国内印刷行业进行深度的转型升级。

  率先转型

  带来高速发展

  2002年,董事长王华君在裕同包装印刷厂的基础上创立了裕同科技,开始与国际一流IT企业合作。通过一系列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改革,企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2006年之后的3年里增速均超过了50%。2008年,当时已发展至行业前十的裕同科技先人一步转型升级,在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普遍陷入价格战的时候,将企业发展定位转型为高端品牌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了将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思路。

  “2008年之前我们是以制造为主的企业,之后我们转型成了‘制造+服务’的企业。”王华君介绍,裕同科技一方面为客户提供创意设计与研发创新解决方案、一体化产品制造和供应解决方案、多区域运营及服务解决方案,提供从产品设计、物流到品牌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另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策略,设立了集团印刷技术中心、包装技术中心和包装科技研究院等各类研发部门,并拥有丰硕的研发成果,累计有上百项行业领先的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新一轮的转型再次激活了企业发展潜能,营收从2008年不足10亿元到2015年42.9亿元,2016年营收预计超过50亿元,成为包装印刷这个传统行业中少有的“高速列车”。

  如今,“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了制造业流行词,裕同科技又率先启动转型,这次的关键词是“环保+科技+文化”。“做企业一定要往领先的方向走,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在王华君看来,“环保包装”不仅是加大研发、应用环保材料和工艺,也不仅是实现制造全过程的绿色环保、打造低碳的“绿色工厂”,更重要的是一份通过生产环境友好型印刷包装产品来为改善环境尽心尽力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公司已布局投产的纸浆模塑产品,可以替代手机彩盒包装里面的塑料托等。“接下来我们希望用这种新产品替换市面上现有的塑料盒、托、卡等产品,如推广使用更环保的纸质餐盒,来减少包装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影响,以及直接代替高端品牌纸质品包装盒。”王华君说。

  智能包装

  挖掘行业潜力

  中国印刷行业具有万亿市场规模,是中国制造的主要行业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国印刷行业中龙头企业的“掌舵人”,王华君认为应通过物联网智能包装为印刷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开辟新道路,以此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包装可以实现产品信息溯源、生产管理、与消费者互动等功能,以后消费者只需要通过产品包装上的标码,就可以了解到产品的原料产地、使用说明书甚至是商场积分等丰富的信息。”王华君介绍,智能包装通过在商品包装上唯一的暗码、水印码或RFID标签,使得每个商品成为一个具有更大信息容量的超级媒体入口,实现跨行业的信息整合,赋予包装行业新的功能,并逐步减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依赖。

  与此同时,裕同科技正在全力布局和推进“互联网+”,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云创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线上平台以及线下配套的专属生产车间,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大量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包装产品解决方案。“消费者和中小微企业客户能获得快速便捷、价廉质优的包装服务。同时,裕同科技会同一些中小印刷包装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让中小印刷包装企业按照裕同科技的要求打造专属的生产车间,制定统一的品质要求和服务规范,共同向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高效服务,起到整合行业生产资源的作用。”王华君认为,云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印刷行业集中度低、运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目前,云创科技线上平台已经开始运营。

  此外,裕同科技正在大力推动“智慧工厂”建设,企业研发投入经费近年来一直持续上升,从2013年近4000万元增长至2015年1.1亿多元,而2016年的增长幅度更大,1至6月已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研发。裕同科技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如基于一物一码、AR、数字水印、暗码等技术的智能包装解决方案和防伪、溯源大数据管理平台,微透镜3D印刷技术、表面精细整饰技术以及彩色3D码等。裕同科技还将“工业4.0”纳入了公司发展规划,全力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推进。王华君认为,要现实智能制造和“工业4.0”,企业首先需要做好内功,“包括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制程标准化和业务网络化,实现人、机、料、法、环境和产品的万物相连和相互感知。”目前,裕同科技已在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大力投入和推进,并已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优质企业

  提供更多产业空间

  “宝安是产业大区,许多宝安企业在国内都是领先的,宝安未来一定要把产业继续发展好,防止产业空心化。”王华君是深圳市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产业发展一直是他的关注重点。他认为,宝安区提出的“产业名城”战略非常符合宝安企业的诉求,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发展难题是缺乏产业空间。

  王华君表示,宝安有许多优质企业精准把握市场动向,主动向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方向进行转型升级,实现了逆市高速发展。然而,宝安缺乏满足这些企业扩大生产需求的空间。“宝安区的企业服务和产业扶持政策在国内的优势很明显,企业一般不愿意往外搬。”他认为,现在有不少企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城市、将总部和研发留在宝安,但一些区域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速度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企业高端人才的需求。例如,裕同科技所在的石龙仔片区有2家上市企业、多家优质企业,但片区交通状况堪忧,且缺少医院、学校、商场等设施,影响了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因此,王华君建议宝安区进一步细化盘活产业空间的政策,同时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时间:2017-02-10  来源:宝安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