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
中央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又有新进展。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阐述了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这四个重要关系。
金融时报发表记者卓尚进评论文章表示,2016年年底之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2017年要继续深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四项内容”,即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内在逻辑和前后联系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本次阐述的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是中央继提出“四项内容”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最新深化,也是中央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干”的科学方法论。
文章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育和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涉及全面和长远的核心问题。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科学论断,其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坚持这个重大原则,要求我们用好“两只手”,即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作用这只“看得见的手”,使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而不是让它们相互打架、相互制约、力量抵消。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让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等有效调节经济运行和各方主体利益关系。要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更好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就要使政府在法制的范围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是改革中涉及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重要关系。对此,总的原则是,二者一致时协调推进,二者不一致时短期目标要服务于或让位于长期目标。如去产能进程中,有的地方压缩了较多的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短期可能会影响GDP增速、造成下岗失业增多,但中长期会赢得产业升级、绿色增长和新就业机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牢牢记住改革目标是为了满足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要有“壮士断碗”、“刮骨疗毒”的勇气,及时关闭“僵尸企业”,如此才能换来生机活力,找到新增长点,替代“旧阵痛点”。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就好像处理战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战略上要坚定正确目标与方向,着力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坚持持久战;战术上要打好歼灭战,着力落到实处,注重实效,步步为营,一仗接着一仗打,最后取得战略性胜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减法和加法的关系。减法和加法并不复杂,但一定要明确“减什么”和“加什么”。做减法,就是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重点是“三去”,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创新留出新空间。做加法,就是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重点是补短板、惠民生,着力完善公共服务,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同时要加快发展“五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动力。无论做减法还是做加法,都要把握症结、用力得当,突出定向、精准、有度,保障科学和有效。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变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宏观经济调控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其一大重要目标是要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要保持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有机统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牢牢抓住提高供给质量这一主攻方向,又要用好需求侧管理这个重要工具,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以便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达到动态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的一场攻坚战,我们决不能因有困难而不为、因有风险而躲避、因有阵痛而不前。各个部门、各地政府和各种市场主体,只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树立必胜信念、知难而进,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推进,推动中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时间:2017-02-06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