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末,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问题引起热议。
蔡伦发明造纸之说不可否定
□赵春英
西汉浇纸法造纸工艺的发现与认定,为蔡伦以前有纸之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无疑,这是造纸史与印刷史研究领域的一大成果,可喜可贺。但如果因此否定蔡伦作为发明造纸术的代表人物,则是不可取的。
浇纸造纸法只是雏形
据李晓岑先生介绍,他从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郊放马滩的西汉墓葬中出土、有地图形状图案的那张小纸片上发现了线索,并于2012年亲赴甘肃文物考古所,用实体显微镜对此纸进行观察和照相,发现此纸没有帘纹,较厚,纤维分布不均匀,纸上的地图纹样与附近出土的一处秦朝墓穴中的木板地图相似。这说明中国最古老的浇纸法造纸至迟起源于西汉初年,早于蔡伦造纸250年。
从两种造纸方法的地理分布观察,浇纸法造纸在中国西南、西北以及东南亚和南亚仍在应用。而抄纸法造纸则在中国内地、东亚以及西方国家都有广泛分布。从外传时间和路线分析,浇纸法在东汉时已传到新疆地区,到唐代时传入西藏。而抄纸法造纸则在晋代传到越南和朝鲜,唐代又传入日本。唐代以后,抄纸法造纸陆续西传到今日之中东、欧洲和非洲,并最终向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笔者认为,从上述例证来看,把早于蔡侯纸的浇纸法造纸定位为雏形中的造纸术是适宜的。
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作为造纸术发明的代表人物,蔡伦发明造纸之说是不可否定的。
原因之一是南朝人范晔所著《后汉书·蔡伦传》,其中提到“……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都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指蔡伦)及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造意”即“首创其意”,按照这一记载,可判定蔡伦于东汉元兴元年成功地发明了用树皮、麻头、敝布及鱼网等原材料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技术。
原因之二是任何一项重大工艺技术的发明,都有从起源到雏形、到发明与完善的演进过程。比对浇纸法、抄纸法两项造纸术,浇纸法虽早于蔡伦发明的抄纸法,但其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毕竟不如抄纸法。抄纸法造纸得以遍布全球就是明证。
原因之三是西汉古纸的年代是“借物断代”法进行断代的,而这种断代方法带有不确定性,因此断代结果并不可靠。
原因之四是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所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中国的蔡伦榜上有名。
(作者单位:中国印刷博物馆)
两种造纸法做出的纸张对比。
浇纸法演示。
浇纸法比蔡伦发明早250年
□李晓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笔者考察了中国境内傣族、纳西族、白族、彝族、哈尼族、瑶族、藏族、维吾尔族以及汉族等10多个民族的传统手工造纸,发现中国传统造纸有不同的技术体系:一为抄纸法造纸,二为浇纸法造纸,这成为研究我国早期纸起源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线索。
纸张外表揭示纸张工艺
浇纸法和抄纸法的技术要点不同,有不同的源流和不同的分布区域。工艺特点上,抄纸法用活动式竹帘,加纸药,有压榨工序,而浇纸法用固定式帘模,不加纸药,没有压榨工序。
与抄纸法相比,浇纸法造出的纸由于采用布帘造纸,纸的表面必然没有明显的帘纹,只有织纹或织纹不显,这是区分浇纸法造纸和抄纸法造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同时,由于没有压榨过程,浇纸法造出的纸必然表面较粗糙和松弛。此外,由于是把纸料浇在布帘上面,形成的纸往往为厚纸。这些基本特征反映了可从纸张的外表揭示出造纸的工艺,从而可把浇纸法造的纸和抄纸法造的纸在技术上区别开来。
出土古纸产于西汉时期
笔者考察了陕西、甘肃等地出土的早期古纸,如放马滩纸、灞桥纸、中颜纸、金关纸、绝大部分悬泉纸等,这些被认为是西汉时代的古纸,事实上正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批纸张。其共同特点是,原料均为麻质,厚纸类型,表面粗糙,纤维分布不均匀,没有抄纸法特征的帘纹,说明并没有经过压榨、抄纸等步骤,这些因素符合浇纸法造纸的技术特征。
放马滩古纸的时代处于西汉文景时期,比蔡伦造纸的时间约早250年。甘肃悬泉古纸虽然出土于不同的汉代层位,但早期两个层位(第四层和第三层)的伴出物只有西汉纪年的简牍,没有东汉纪年的简牍,并且层位分层清晰,所出土古纸无疑属西汉时期,可确定浇纸法造纸应起源于西汉时代,说明最早的造纸术应为浇纸法造纸。且如今这种最古老的造纸方法在云南傣族、西藏藏族和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中仍使用,甚至还多见于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等亚洲南部地区。
方法外传从西汉开始
浇纸法造纸在西汉时代产生后,就开始向外传播,成为中国造纸方法外传的第一波,这种技术先传到中国西北的甘肃和新疆一带,后传到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至今浇纸法造纸仍在东南亚、南亚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留存。而中国传统造纸向外传播的第二波是抄纸法造纸,唐代先传到中东地区,再传播到西方和全世界。
尽管浇纸法造纸目前主要见于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以及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北方无踪迹可寻,但中国拥有这些最早的古纸样品,表明浇纸法起源于中国内地,而不是印巴次大陆。东汉以后,中国出现了抄纸法造纸,这是一种完善的造纸方法,代表着一整套成熟的造纸术的发明。这些情况反映了中国造纸术源远流长,是浇纸法和抄纸法两种不同体系造纸的发明国度。
(作者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教授)
古董级装订机的珍贵之处
□刘漾波
在新华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装订生产车间里,有一台古董级马天尼牌骑订龙自动装订机,这台装订机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1974年10月从瑞士进口,目前已服役超40年,至今仍在使用。
珍贵一
几代人都把它当作“宝贝”
40多年过去了,这台瑞士马天尼依然在新华社印务的生产车间里发挥着作用,好几代员工都使用过它,都对它充满感情。要知道,在过去40多年里,有无数杂志、文件通过这台机器装订成册,发往全国,它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和印务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仅仅是几代装订工人对马天尼有感情,新华社印务的领导们也把它当作“宝贝”。新华社印务董事长吴国清曾要求,一定要把它作为印刷文物好好收藏保护。
珍贵二
现有设备工艺追不上它
这台已服务40多年的马天尼机器,外壁用的都是铝合金,既轻薄,又坚韧。对比现在装订机的电子测控系统,这台机器用的是纯机械控制,这就可以看出它的精密度有多高。综合来说,现在有的设备工艺也追不上几十年前这台机器的水平。
如今,这台机器虽显陈旧,锈迹油脂让它外表不再光鲜。与此同时,其周围还安装着几台簇新的国产装订机,但论工艺、精密度、耐磨性,这些崭新装订机仍比不过老装订机。
珍贵三
40多年仅出现老化问题
据介绍,40多年来,这台装订机除了电机老化换了两次外,其余零件一切正常。就算是尼龙制的传送带,现在仍然在使用。
当然,这台装订机虽然在使用过程中,但用的频率不算太高,主要是怕零件损坏而找不到相应的型号。同时又不能不用,因为机器一旦不使用会损坏得更快,所以必须把它当“宝贝”使。
珍贵四
促国产骑马联动线上新台阶
以前,新华社印务装订文件书刊都是靠手工,既费时,又费力,还老出差错。后来,随着内参、期刊印量加大、时效性加强,装订能力严重滞后。为提高内参、期刊印制时效和质量,新华社领导才向中央申请引进这台宝贝。这台装订机的引进,体现了中央领导对我国印刷事业的支持和对新华社印务的关怀。
据了解,当时的上海订书机械厂,也就是如今上海绿新紫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的前身,根据新华社印务引进的这台装订机,改进了自己的骑马联动装订机,从此使我国骑马联动机生产线上了新台阶。
[时间:2017-01-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