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关税实施方案》正式实施。新一轮关税调整涉及印刷版材、印前设备、数字印刷设备及印刷零配件和辅助设备等主要产品,这些产品均为我国印刷行业需求大而国内生产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的关键设备及零部件。不难看出,该政策将助力正步入转型升级深水区的印刷业快速发展,但关税的降低势必会对国内印机制造业造成一定影响。就目前来看,国内印机制造企业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此番优惠又将对印机制造提出哪些新挑战?
发展空间越发广阔
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变化、金融危机、网络和数字媒体冲击等多重影响,国内印刷品需求总量下滑。加之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印刷业进入调整通道,由此必然减弱对印刷设备的需求。近3年的数据表明,印刷设备进出口额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口额略大于出口额,印前、印后设备及数字印刷设备的出口额则大于进口额。
面对中国印刷市场的新常态,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印刷设备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广阔。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印刷设备进出口正处于从逆差向顺差的转折期,进口设备对行业的冲击力开始减小,为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创造了合适的转型时机;而进口印刷设备种类、数量的逐步减少,也为国产印刷设备提供了用武之地,有利于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增强信心、做大做强。
关键部件还需发力
据中国印刷机械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7年版)显示,目前我国印刷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376家。这些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在印前CTP设备,柔印、凹印印刷设备,切纸机、模切、烫金等印后加工设备制造领域已有长足进步,不仅撑起了国内印刷设备的半壁江山,还成为中国印刷机械出口的主要力量。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由于国内印刷机械起步较晚,加之技术投入、设计理念、管理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总体上,印刷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不够高,高端设备及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虽然中国传统印刷设备已形成市场竞争力,并且正在设备出口数量、档次上逐步增强,但摆脱中低端设备的国际形象不仅需要在整机设计水平、制造精度、整机稳定性和耐用性上下功夫,尤其需要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上加大力度,尽快摆脱关键部件仍需进口的局面。
同时,随着包装印刷市场的强劲发展和国内对绿色印刷的不断关注,注重加强对凹印CTP、宽幅柔印机等相关设备的研发,才能在绿色环保印刷设备领域缩小差距;而满足印刷市场对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加大印刷设备数字化及数字印刷设备的研发力度,才能在顺应印刷市场的变化中努力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数字化要靠综合集成
此次关税调整重点涉及与数字化相关的印刷设备,这不仅与国家大力倡导的数字化、智能化及节能环保理念相一致,同时也反映出印刷业向印前CTP、印刷数字化、印刷附件及辅助设备高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随着关税的下行调整,进口设备对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的压力增大,这种压力必将成为我国印刷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方面的风向标。印刷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大胆转型,不再在中低档次印刷设备上“血拼”,而是站在全球发展高度,更新发展理念,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和人员投入,抓住进口设备压力降低的缓冲期,利用进出口设备贸易变化的转折期,将研发重心转向进口数量多、技术含量高、投入资金大的各类数字印刷设备,积极开始弯道超车。
面对新的挑战,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不能再拘泥于自主研发、独立生产和自己销售的封闭模式,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印刷设备已不单纯是一台机械设备,而是一个机械、电器、软件、网络的综合集成系统,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与资源共享。印刷设备的生产与出口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在企业兼并、资产重组等连横合作的同时,更需要与IT企业、军工企业、风投公司、营销公司等外部力量合纵协同。
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实力,才能开发、设计、制造出世界级的先进印刷设备。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时间:2017-01-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