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外出版业的交流合作创造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更为中国出版业提供了丰富的选题资源和市场空间。这一年中,中国出版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丝路书香”工程作为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的重大项目,于2014年获批立项,计划到2020年结束。项目包括5大类8个子项,分别是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互译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项目等。随着项目的实施,“丝路书香”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精品图书、汉语教材在丝路国家的出版发行,逐步搭建了我国对丝路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平台、出版信息资讯平台,与丝路国家出版资源互联互通、内容共同发掘、渠道共享共用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版权贸易逆差逐步缩小
目前,“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共有官方语言55种,通用语言57种,除使用较多的英语、俄语和阿拉伯语外,其他的都是小语种,并且占到相当大的比例。随着“丝路书香”工程的持续推进,在英文版权贸易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其他语种特别是小语种版权贸易实现较快增长,语种结构不断改善。其中,一批解读“中国梦”、传播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主题图书、文学图书、少儿图书、历史类图书、对外汉语教材等作品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包括蒙语、越南语、泰语的《谈治国理政》,马来语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的《双赢的未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印地语、僧伽罗语、乌尔都语的《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等等。2016年,《谈治国理政》 一书海外发行超过620万册,遍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语种涉及中、英、法、西、葡、德、日、俄、阿、韩、越等。随着我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国际上对我国童书又有了新认识,使得一大批优秀的儿童作品进入国际出版市场。
合作方式和领域更加宽泛
根据中国出版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版企业在境外运营的各种分支机构及销售网点达459家,至少16家出版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引入本土化运作机制,通过当地的翻译、出版人才来推广我国优秀的出版物。这包括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在肯尼亚设立的英爵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以色列分社以及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保加利亚东西方出版社的“中国主题编辑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俄罗斯分社、云南教育出版社曼谷分社等。在这些走入丝路国家的主体中,既有国内大型出版集团,如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在肯尼亚注册成立中国首家落地非洲的出版机构、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公司合作经营俄罗斯首家中文书店等;也有单体出版社,如人民大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等;还有民营出版机构。在合作方式方面,既包括投资或并购现有海外机构,也包括与境外文化企业合作经营,建立海外分社、翻译研究机构、中国主题编辑部等形式。
国际书展成为交流的重要平台
2016年, 我国除继续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美国书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巴黎图书沙龙、莫斯科国际书展等综合性和专业性国际书展外,还加大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书展的参与力度,先后参加了新德里世界书展、开罗国际书展、加尔各答国际书展、突尼斯国际书展、阿布扎比国际书展、布拉格国际书展、 罗马尼亚高迪亚姆斯国际图书与教育展等。其中,由81家出版单位组成的我国代表团携5000多种出版物在2016印度新德里世界书展上亮相, 达成588项版权协议及172项合作意向。在第23届罗马尼亚高迪亚姆斯国际图书与教育展上,我国50多家出版机构携3000多册精品图书参展。这两个书展我国均以主宾国身份参加, 参展规模和版权贸易成果均创新高。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目前已成为我国出版业步入丝路国家的重要平台。2016年,恰逢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创办30周年。30年前的第一届图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只有35个,展商总数仅有224家,其中海外展商165家,达成版权贸易也只有97项。而2016年的图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达86个,参展商超过2400家,达成版权贸易超5000项。经过30年的发展和创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的书展之一,得到丝路国家出版界的普遍关注的国际书展。
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在充分看到2016年我国出版走入丝路国家并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要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一些困难有充分的认识。从外部环境来看,首先是对沿线国家对我国文化的接受程度要有充分的认识。“一带一路”辐射范围涵盖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这些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宗教、民俗、信仰、语言差异较大,对我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各有不同。譬如,东亚、东南亚等地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对我国有着比较充分的了解, 在出版领域与我国已有较好合作;而西亚、南亚等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对我国文化的认知不全面,对我国的理解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阶段;南亚、西亚以及中亚大陆内部的国家民族语言数量多, 对我国文化知之甚少,基本没有翻译出版过我国图书。其次,对丝路沿线国别域情要有充分的认识。“一带一路”沿线途经六十多个国家,而目前我国出版企业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相关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当地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和优惠政策了解程度普遍不高。第三,对沿线国家投资和经营的不确定因素要有充分的认识。“一带一路”几乎经过或辐射了世界上政治形势最为复杂的地区。据有关方面统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将有45个国家面临选举,面临政权更迭、政策转向。同时,沿线国家存在六种宗教,国际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立主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十分猖獗。
从我们自身来看,也存在林林总总的课题。其中,亟待解决的就是人才短缺的难题。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对走入丝路国家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这方面我们的版权贸易、经营管理、图书翻译等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现有人才资源和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一方面,具有国际化管理创新和跨文化经营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熟悉当地出版市场和国际出版规则的版权贸易人才依然是当前出版企业人才的短板。另一方面,由于丝路沿线各国的小语种受重视程度不足、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国内高素质、专业化的小语种翻译人才严重匮乏。此外,目前我国作品在海外的翻译传播主要是依托于海外汉学家的本土化解读,丝路国家中熟悉我国文化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为数不多,这极大程度地制约着我国出版走入丝路国家的效果。
提高走入丝路国家的质量和水平
为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走入丝路国家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建立对外传播和跨国经营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民营两个方面积极性;二是推动出版与科技、教育、旅游、金融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 切实增强走入丝路国家主体的竞争力;三是充分运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这一走入丝路国家的平台, 推进提升其高端出版交流平台的影响力。 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国出版企业在涉及“一带一路”的重要国际书展上参展、办展,举办中国主宾国活动;四是着力加强走入丝路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整合相关国别、政策、法律和风险预警等公共信息资源;五是进一步完善走入丝路国家政策扶持体系,协调各级各类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工作,使鼓励走入丝路国家的各类政策相互包容,产生实效;六是加大对中外出版企业共同合作出版的图书的翻译支持力度;七是制定符合走入丝路国家工作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形成“教育体系、行业培训、岗位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努力培育一批通晓国际传媒运营、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端人才队伍。 创造引才、用才有利环境,依托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引进海外高层次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鼓励走入丝路国家的单位大力推进境外经营管理人才的本土化。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丝路也不是一天走出的。
(作者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范军。来源:《国际出版》周刊第27期)
[时间:2017-01-18 作者:范军 来源:国际出版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