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发展到全国民营印刷企业的翘楚,连续十年晋级全国印刷业百强,形成全国独有的集印刷、物流配送、设备贸易为一体的一条龙产业链的大型综合性印刷物流产业集团,历经二十多年发展的山东鸿杰印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杰印务)已经成为中国民营印刷业公认的龙头企业。在印刷同仁眼中,董事长刘杰是个敢想敢干的人,而且特别擅长抓住机遇,敢想敢闯敢干,才造就了今天的鸿杰印务。而在刘杰董事长自己看来,冲劲和魄力也许是一个企业家成功的必备要素,但却还远不足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
联想到鸿杰印务发展历程中的每一次重大决策,在看似大胆甚至激进的背后,其实都凝聚着刘杰对印刷市场独到而精准的判断。在他看来,只有做到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企业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015年,全国印刷产业增长率创下历年新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市场环境的不景气令大多数印刷企业感到经营压力的持续加重,而鸿杰印务仍然保持了近10%的快速增长,并且新增了十几家大型出版机构客户,鸿杰印务的“逆势”增长靠什么?用董事长刘杰的话来说,始终离不开转方式、调结构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
精细化管理打造业界口碑
直到今日,鸿杰印务在100天内成功完成1000万册《新华字典》印装任务仍然被视为印刷业的一大奇迹。日印15万册的高效率,近3000万册无一本退货的高质量,这样的优质服务不仅令同行惊叹,更是成为国内书刊印刷领域的金字招牌,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标志,鸿杰印务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客户。“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太多的业务员,因为很多新客户都会主动慕名而来。”董事长刘杰不无自豪地说道。他始终坚信,对印刷企业来说,只要做好质量,保障交期,提升服务就不愁没有市场。
2016年11月,鸿杰印务接到了三天内印刷一百万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单行本的重大任务。董事长刘杰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并成立了生产专项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提前进行相关生产计划安排,确保生产各工序正常、顺畅、高效率运行;各机台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在确保印装高质量的基础上,既抢抓了进度,又保证了交期。类似这样紧急而重要的“政治任务”选中鸿杰印务绝非偶然,鸿杰印务不仅在讲政治、讲大局上深得客户的信赖,而且坚持以实力说话,证明了自身在效率、质量上无可置疑且无可比拟的优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然,鸿杰印务在业内的好口碑并非一日之功,多年的企业经营经验告诉刘杰,细节才能决定成败,换言之,对细节的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对印刷企业来说,细节涵盖了诸多内涵,质量、效率、服务,缺一不可。曾经,教师出身的刘杰并不懂印刷,但这并不防碍他从头学起,从研究工艺原理开始,到与员工们一起破解质量难题,提升印刷效率,如今的刘杰不仅是当之无愧的印刷专家,更是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专家。发展路上,质量先行!多年来,为了服务好每一个客户,按期将产品保质保量地交到客户手中,刘杰一直致力于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严格把控着关乎质量的每一个细节。
走进鸿杰印务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厂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已然上墙的印刷业“五项制度”,承印验证制度、承印登记制度、印刷品保管制度、印刷品交付制度、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制度分别以公示牌的形象出现在工厂的醒目位置。在生产现场,材料、设备、样品、半成品以及成品井然有序,员工们各司其职,各工序运作流畅,俨然一座高标准的现代化工厂面貌。这是鸿杰印务在精细化管理上最为直接的表现,在这里,制度不仅要上墙,更要入心。在刘杰看来,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执行也是没有意义的,执行力才是确保制度真正内化于企业,作用于员工的关键。从严格的绩效考核,到不断改革和细化的定员、定岗、定责,乃至奖励制度,正是这样的严明纪律才使得鸿杰印务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同时,鸿杰也正在为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及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而不断努力,勇于挑战。
早在2012年,鸿杰印务已先后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绿色标志产品认证,在企业内全面实施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方法势必需要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接轨。2014年,鸿杰印务与富士胶片达成合作,成功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启了规范化、程序化、数据化、网络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之路。通过打造标准化、数字化的印刷工艺流程,鸿杰印务实现了从印前到印刷的贯通,通过G7印刷控制方法以及SOP等管理手段的运用,在色彩管理与控制等方面获得深层次的提升,生产效率控制体系实现了更加良好的生产的高效性及生产管控的规范性,特别是在印刷高难度活件,如高端画册等方面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今,董事长刘杰又瞄准了新的改善目标,新上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将迎来又一轮升级改造:“ERP系统不仅要联通每个生产管理部门,还要细化到每一个机台、每一个订单和每一位员工当天的定额完成情况。”
以精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在刘杰看来,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和不断深化的企业管理手段,而唯有不断强化精益求精的意识,敢于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真抓实干,才能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精细化管理层次的拓展。也唯有如此,鸿杰印务才能够在客户心中屹立不倒。
转型升级,一直在路上
从2010年到2013年,鸿杰印务的销售收入数据出现了爆发式的跳跃:4.5亿元、7.8亿元、9.3亿元、12.4亿元。在印刷企业百强榜上,鸿杰印务一连攀升了几十个名次,一跃成为民营印刷企业中的排头兵。那时的鸿杰印务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风口浪尖。
彼时,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服务领域、新的商业模式在印刷业不断涌现,严重冲击了传统印刷领域,特别是对鸿杰印务这样一个具有超大生产规模,但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传统印刷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及数字化技术冲击的大环境下,董事长刘杰审时度势,开始了转方式、调结构的转型升级之路,以势不可挡的勇气和魄力闯出了一条创新发展、提质转型的新路子!
为了彻底扭转企业过于依赖教辅教材的单一结构型发展模式,从教材、教辅印刷转向更高端的精装书印刷,董事长刘杰作出了在当时业内人士看来最为“疯狂”的决定:投资数亿元请马天尼定制生产的配页、锁线、精装联动线,向精装书刊市场展开布局。到目前为止,这2条日产能达12万本的配锁联动+精装联动线仍然是国内仅有、亚洲最高效率的精装生产线。当生产线正式调试完成后,《新华字典》近3000万册的大单不期而至,这是商务印书馆主动找上门的业务,因为突然放量的紧急业务让他们明白,能帮助他们承担这个艰巨任务,并能按质按时完成这项政治任务的,非鸿杰印务莫属。而鸿杰也不辱使命,首战100天,成功完成了1000万册印装任务,仅《新华字典》一单,就使这两条精装联动线达到了90%的产能利用率,9000万册《新华字典》的年度印装任务,鸿杰一家就拿到近三分之一。由于一年级新生入学都需要配发《新华字典》,这个长单每年都会有几千万册的新增业务。有人说刘杰不仅创造了奇迹,而且有着极佳的运气,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鸿杰已筹谋精装印刷良久,而机遇也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与精装书刊生产线同步开启的是更大手笔的向包装印刷转型。2010年,占地400余亩的山东奥博包装有限公司已经基本建设完毕,这是刘杰为了转型包装印刷而另建的企业。他规划了两个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的纸箱、纸盒车间,首期投资超过4亿元。在此之前,刘杰也曾做过多方调研,国内印刷业虽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是书刊印刷业务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开始出现总体下滑趋势,而包装印刷则随着社会各行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大量的配套需要,包装印刷俨然成为印刷业最引人瞩目的新增长点。而最重要的是,在山东当地,真正上规模的大型包装印刷企业还很少。
对于奥博包装,刘杰直接将其定位为山东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的精品包装企业,一举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德国产曼罗兰全张四色机,这是世界上最大幅宽的平张纸印刷机,最大印刷尺寸可达1620mm×1200mm,最快时速可达每小时12000张,这一设备的引进不仅为山东省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也确保了鸿杰能够提供药品、食品、礼品、化妆品等精品包装盒及各种规格的印刷包装服务,从而快速吸引了大批优质客户。
2010至2012年,鸿杰印务实现销售收入21.39亿元,平均增幅19.2 %,共计缴税9357万元,平均每年3119万元。2013年,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9.66亿元,利润9010万元。至此,原本以教材教辅印刷为主的鸿杰印务已经从一家传统的书刊印刷企业成功转型为集教材教辅、精装书刊、精品包装为一体的新型印刷产业集团,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多样化的目标。凭借着这一时期成功的市场突围,鸿杰印务于2013年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获得“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为鸿杰品牌收获了业界的最高荣誉。
这就是结束吗?对刘杰来说,转型升级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没有持续的升级,企业就没有发展的空间。深谙市场经济规律的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全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仍在继续,在持续深入的调整中,新的格局随时会形成,但也随时会发生变化,推动着一波波的新行情。对于企业来说,只有紧跟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战略,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刘杰原计划的包装与精品书刊并行的转型战略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实体经济的不振,鸿杰的包装板块在近年的表现并不算好,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地挑选客户。”刘杰坦言,在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他已经决定放慢在包装印刷领域的拓展步伐,静待转机的到来。或者,这正是办企业所无法回避的风险,好在,刘杰对此一直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转型当然是艰难的,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首先要有这样的决心。不能害怕,更不能因为有风险就轻易放弃。”
面对全新的市场形势,刘杰带领着全体鸿杰人快速调整思路、转变心态,转而在精装书刊、精品图书上展开深耕细作。在刘杰心里,书刊印刷始终是他的“老家底”,而且鸿杰印务在这一领域又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积累和优势,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近百家国内最知名的大客户都是鸿杰印务的忠诚伙伴;而服务书刊出版社多年的经验也告诉刘杰,书刊印刷总体发展形势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新的市场新的需求业已出现,有心人会发现,由大众化消费向小众化、个性化、精品化市场的转变已经为企业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依托企业固有的资源优势,围绕“集约化经营,自动化生产,专业化协作,一条龙服务”的经营战略,鸿杰印务按照“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高质量”的书刊印刷市场定位,在进一步完善提高书刊印制能力,为出版社搞好印制服务的基础上,着重确立了以精装书刊为龙头的转型策略,通过精心打造重点图书精品工程,构建精品配套特殊工艺制作,精心打造出了全新的精装书刊市场。据刘杰介绍,目前精装书刊业务已经占到了鸿杰书刊印刷总业务的70%以上,而且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新客户。
正如刘杰反复强调的,“没有做不好的行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把产品质量做好了,好企业总是能找到市场。在产业格局的变迁与升级中永远孕育着新机会与新力量,只要有梦想,并坚定执着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培育出新的突破口,在转变提升之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
创新,谱写“纸张与设计的对话”
不管是过去单纯的书刊印刷企业,还是今天集多种业务、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鸿杰从来不是一家坐等客户上门、被动提供服务的传统加工企业,他们区别于众多竞争对手的一大特点就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勇于进取和探索的创新精神。
刘杰重视创新,也鼓励创新,他坚持自己培养人才,为了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他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促进员工自我学习,甚至送他们出国学习,帮助大家开阔眼界,开放思路。自2004年成立鸿杰育才培训中心以来,公司每两年都会选拔一批青年骨干,进行半年培训,为公司培养管理技术骨干。通过专业技术考试以及内部职称评聘,他鼓励岗位成才,走技术发展之路,使得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建立起了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经营技术管理骨干队伍。其中高、中级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30%以上,他们已经成为鸿杰印务持续创新的潜在力量。
一直以来,在很多印刷人的眼中,印刷只是一种生产工艺,是一种加工、服务手段。对于绝大多数印刷企业来说,设备、材料是采购来的,产品是帮别人加工的,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印刷企业能够赚取的并不是产品制造的利润,而只是服务费用或加工费用。对此,刘杰从来不以为然,从上世纪90年代创业至今,刘杰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从早期的设备改造创新,到后来持续不断的质量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技术创新,甚至产品创新,他始终坚持要做属于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尤其要做别人无法模仿和超越的产品。
自1999年以来,山东鸿杰印务集团平均每年投入资金近3600万元,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大力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学研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多项实用型技术专利,大大提高了印制水平与设备效率,巩固和发展了书刊印刷国家级定点企业的技术优势,将企业着力打造成了以“专、精、特、新”为特色的高新技术印刷企业。
目前,鸿杰已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印刷装订设备200余台(套),硬件设施在国内首屈一指,包括CTP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对开、全开各一套,方正畅流数字化流程、EFI彩色管理系统、彩色桌面输出系统,海德堡四、五色胶印机,高斯M600C商业轮转机,书刊轮转机,瑞士马天尼胶订联动线,瑞士马天尼骑马订联动线,德国马天尼精装联动线,台湾自动模切机、自动糊盒机、自动贴面机及烫金机等世界先进的印装及配套设备,形成了平装、精装、包装装潢、特种工艺等多条生产流水线,实现了“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的发展目标,不仅保障了最完美的印制质量,而且夯实了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以精装书为龙头的战略指引下,鸿杰印务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精装书刊产品中,力求将每一件印刷品打造成精美的艺术品,以此引导客户的新需求,由服务客户被动化转为吸引客户主动化,实现由加工型服务企业向高新技术文化产业的创新转型。为此,刘杰专门成立了独立的设计与研发中心,他们不仅负责公司新产品的研发,而且还能为客户提供创意设计方案乃至工艺指导。
在与客户多年的交流中,鸿杰印务发现,对于设计师和编辑而言,在前期书刊的策划与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那些艺术性要求比较高的书籍来说,在选择纸张时对纸张的特性和应用并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因此往往造成后期达不到所期望的设计效果,有鉴于此,公司联合有关的纸业公司、设计行业以及色彩服务机构对各种纸张的色域空间、色彩显现以及工艺特性进行了大量测试工作,为各种纸张在产品上的应用做出了很多精彩的示例和样版,同时投入高额成本制作成为精美的纸张应用效果说明书,以帮助客户在策划书籍之初就能充分地认识和了解最终的效果。与此同时,鸿杰也积累了特种纸张应用的丰富经验,通过自我创新实现了让简单的工艺在特种纸张上级呈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究,鸿杰印务针对色彩艳丽、细节丰富的高端图片,采用独特材料有效扩充了普通印刷的色域的范围,无论是色彩的鲜艳程度,还是细节层次表现的细腻程度,都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地还原作品的真实色彩;通过引入G7这一革命性的工艺,鸿杰印务能够可靠地实现从打样到印刷最接近的“视觉匹配”,从而有效控制并提升精品印刷的质量;通过与高校以及高科技公司的一系列研发与合作,鸿杰印务在激光雕印、3D击凸等新工艺上实现了多项工艺创新,结合模切机、激光机、压牌机等不同设备的运作,新的工艺能够在不同材料上呈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派生出许多新型的精装特效,如激光雕印可以根据材料和工艺要求的不同做出深雕、浅雕和半透雕印,而使用3D击凸加工的产品在视觉和触觉上会显得更有层次感。通过这些新材料与新工艺的持续创新,鸿杰印务已经能够实现上百种应用于不同材质的与众不同的精装特效,并申请了多项设计专利。
正是因为这些独一无二的技术创新与工艺创新,鸿杰印务为精品书刊市场创造了新的需求,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对鸿杰而言,印刷精装书刊已不再是单纯的提供加工服务,而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具有品牌意义的产品,而由此带来的高附加值也为鸿杰印务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让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印刷复制业被列为九大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从此,印刷业作为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级战略,也开启了印刷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探索。鸿杰印务正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鸿杰集团在满足传统的书籍印刷及精品类包装的产业定位之上,着眼于印刷业在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和趋势,积极拓宽主营业务范围,发掘企业活力。在转型的新时期,董事长刘杰紧抓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契机,在改革的洪流中激流勇进,寻求突破,在打造集书刊印刷、精品类包装、精品手工书及物流等特色化产业集群的整体战略中,将“高仿真艺术品复制”纳入了新的转型格局,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升级版。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联姻往往会实现双赢。用现代产业理念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已经成为继承好、保护好、挖掘好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举措。一直以来,历代名家名作的真迹不是居庙堂之高藏于全球的美术馆之中,就是被私人收藏家藏于密室“金屋藏娇”,除博物馆中的展品以外,其他作品,只能耳闻,难得一见。特别是普通百姓,与这些珍贵收藏几乎无缘。随着现代印刷复制手段以及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艺术品能够开始大量进行高仿真的复制和批量生产。以前只能存放在博物馆的名贵作品开始以复制品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数码复制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整个艺术品复制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满足普通民众对赏画的需求,对玩画的渴望。
古语有云:“纸寿千年、绢保八百”。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珍贵。虽然今天的科技可以完成绘画作品的世代传承,但是却不能将这经典遗作带入寻常百姓家。鸿杰印务集团适时引进了艺术品高仿真复制项目,依靠国内和国际先进的艺术品复制设备以及高效高质的色彩管理体系,以制作最接近原作的高仿真艺术品为目标,再现历代名家名作的内在神韵与气质,让名画走近普通大众,为大众呈现出一场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让更多的普通百姓领略珍品艺术的博大精深,也使得普通百姓有更多机会领略艺术珍品中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往大局说,我们希望通过充分发掘民间艺术品收藏以及对这些作品的复制促进古代绘画艺术的传承,沟通中外优秀艺术文化的交流。往小了说,我们希望满足普通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董事长刘杰如是说。
2014年,以传承并弘扬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及璀璨的书画艺术为目的,面向市场需求,鸿杰印务新上马了复制车间,引进了全新的数字化设备,开展各类工艺品以及高清古画书法等复制业务。专业的高清艺术品数据库、专业的色彩校正体系成为高仿真作品品质的保证,专业的高清扫描设备有着超高分辨率,能够完美再现作品的笔墨神韵、墨色、线条、韵味和精度。
据了解,目前鸿杰印务的“高仿真艺术品项目”已经拥有完整的中国历代遗留绘画作品数据信息,其中包括中国画,壁画,唐卡,帛画等等。还有海外各大美术馆的经典绘画遗作数据信息,作品资源囊括了四大洲,其中包括油画,壁画,帛画,漆画等等。集团公司立足于新的视野高度,紧跟数据时代的步伐,依靠设备更新及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了与设计师、出版社、画家、藏家等多层面、多角度的交流与合作,建成了高端艺术品信息数据库,为每一幅作品制作了其专属的数据信息,为产品生产和产业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持,更为艺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数据储备。同时,鸿杰印务正在着力建设普及艺术教育的平台——“流动美术馆”,以此来彰显鸿杰立足于公益事业的价值尺度,通过加大艺术教育的普及,将小家融入大家,将鸿杰印务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新形象传递给千家万户。
为了更好地对接普通消费者的需要,鸿杰印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驻各大成熟的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淘宝网上商城、义乌小商品城等,建立起了艺术品复制的直销平台。“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我们开启了新的产业模式和服务模式。随着网络购物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众习惯于参与到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中,客户消费生态的变化也使得以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印刷业务成为可能。”刘杰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优势来提升服务优势以及拓展产品范围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网络接单模式,不仅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也为公众带来了便利。尽管目前艺术品复制业务的总销售额不过几百万元,但是刘杰对这一市场的前景仍然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当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不仅能够在文化中孕育出新的品牌,也会让文化产生一种强大的生产力。
环保先锋 始于行动
走进鸿杰,让人感到最为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田园般的厂区环境,营造出了一幅印刷业世外桃源的景象。参观过鸿杰印务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家生态型印刷厂。企业养鱼养猪种菜,自给自足,厂区内还有一条人工河,河水形成了企业的水循环系统,用于车间的制冷。风景、田园与制造业生产融为一体,显得和谐而又美丽。这也是刘杰一直以来的理念:坚持绿色印刷,做一家环保企业。
在实施绿色印刷战略上,鸿杰印务一直走在前面。2012年,鸿杰印务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了国家“绿色印刷”认证标志,成为山东省第一家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唯一印刷企业。对于环保,董事长刘杰的态度始终如一:“虽然印刷业不是重污染行业,但是在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印刷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实现绿色印刷。”
在鸿杰印务,不管是教材教辅这类国家明文规定的必须实行绿色印刷的印刷活件,还是其他的精品书刊、包装产品,刘杰都自觉地采用了国家的环保标准来生产,从原辅材料到设备改造,不管增加多少成本,刘杰从无抱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更多企业有责任有担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赢利,更应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令他感到高兴的是,绿色印刷的推广已在印刷产业的上下游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与之合作的出版社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也让他更有信心在绿色印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
在严格按照绿色印刷标准实现了废水废液的减排与净化之后,刘杰近年来已经对VOC减排开展了多方调研,去同行企业中取经、去减排设备供应商现场考察,直到最近,他正式定下了进行生产线全面改造的新计划:投资200多万元,在所有生产线上安装配套VOC减排系统,实现VOC减排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与此同时,以节省人力、节能降耗为目标的设备改造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通过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技术改造或增加小型后道加工设备,刘杰希望进一步增强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这不仅能够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也是向现代化环保型企业迈进的必要举措。
“创新、效率、质量,再加上环保,这八个字对于一家成功的印刷企业来说缺一不可。”这是一个民营印刷企业家总结出来的最朴实的道理。回首二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刘杰已将印刷视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相信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虽然几经起落,但却永不言败。奔跑在创新路上,鸿杰印务的转型升级仍在继续,未来,企业要“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市场,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员工们还需要更好的成长平台……刘杰仍在执着地追求着更高的目标!
[时间:2017-01-18 来源:中国印刷]